中阿峰会结束后,大家心心念念的石油结算,中沙、中海、中阿3份正式声明,却没有一处提及,弄的不少人大失所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开场讲话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未来三到五年内,提出要“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软妹币结算”。
这个三到五年的时间限制,我并不认为是一些人所说的,是出于避免美国的歇斯底里,才给予的缓冲。
2018年,川宝以一系列极其扯淡的理由,发动了贸易混战,明面上打的旗号,是各国占了美国的便宜,美国要补回来,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贸易平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重建美国的制造业,做到美国传统精英做不到的事,后期川宝不分亲疏的对各国动用关税大棒,明显是想留下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这又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按照美国的要求,尽其所能的采购其商品,但因这个不能明说的因素,川宝依旧处处挑刺,等到老拜头上去,问题则更加突出。
认真说起来,以老拜头上位两年的表现来看,完全不像早期的一些大V所说,双方的关系会趋于缓和,就手段而言,明显要比川宝厉害的多,黑暗的多!
美国精英之所以搞出金融全球化,本质上是要借助美元的便利性,源源不断的收割世界的廉价资产,这种内虚外补带来的利益,远比单纯内卷要大的多,再依靠这些资产的盈利能力,也能反补美国的资产负债表。
川宝推动的策略,则完全否定了这点,试图通过重振制造业,再通过兜售商品的方式,使美国贸易达到平衡,债务虽然说不好能不能解决,理论上却可以得到一定限制,以此来证明,自己上去的合法性,以及谁才能真正挽救美国的国运,但是,这个模式有个最大的问题,传统精英的利益,再这种模式推送下,会被动的进入财富再分配。
庞大的内部需求,确实是美国无可争议的另类优势,日本只是经历了一次房股双破,消费观便被重塑,内部需求就此瓦解,后续更是直接迷失的三十年,反观美国,韭菜被割了几十年,依旧“韧性十足”,2020年的零售数据已经与我国相当,2021年,靠着印钞,再度拉大了两国的数据(美7.41万亿,中6.83万亿),上演了一场十分戏剧的反包抄。
持续的需求,向来是供给的第一推动力,再加上关税壁垒,美国制造业的基础,就可算是初步完成,失去了比较优势的传统美国精英,也只能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普罗大众的收入能不能提高,说不准,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应该没有问题,经济模式会由之前的长期加杠杆变为长期降杠杆,美元也会进入极具收缩的状态,原因并不复杂,美国一旦转型为生产型国家,高端和低端等于一起出口,各国存量的美元只出不进下,只会越来越少。
而且我怀疑,只要时间充分,那些完全依靠外需,或者说极度依靠美国需求而存在的国家,产业链大量崩溃的时候,美国人即使做不到完全降低生产成本,但依靠这种人造稀缺性,创造美国之外的市场,完成成本转嫁(新马歇尔计划?),并非不可能,走到这一步,传统精英的花费几十年建立的收割程序,无疑会自行崩灭,这种有利益大众,但不利于精英的事,是川宝最终败北,以及不容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注 ,川宝并非真的如此高尚,毫无根基,决定了他只能牢牢地抓住 送他上去的那群人)
后来的老拜头,充分吸取了川宝的“先进经验”,那些我国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制造业,他没那个精力耗时耗力的去抢夺(比如燃油车与电车?),每增发一美元,对美国,都是多增加一份税收,有它国愿意用源源不断的商品,换取那些看似很美,实则已经丧失应有功能的纸币,为美国的生活,添砖添瓦,他为什么要阻止?
真正要做的是,既然增量下滑,创新短期没有可能,那就尽可能的把剩余的存量产业聚拢在身,在结合美国全球第一页岩油产量(2019份额18%,高于沙特的13%和俄的12%),一则是保障了美元的结算,确保有可交换的资源,不至于出现意料之外的轰然倒塌,二则,万一真的出现了美国“念叨已久”的全球危机,保存的产业,如一战和二战般,成为国运腾飞的二此节点,也没什么稀奇。
俄乌局势中,普帝一直要求,西方各国不要参与其中(其实也参与了,但并未拼尽全力),否则就要用“大蘑菇”,把他们全给寄了,奇怪的是,欧洲各国多多少少都听进去一些,不敢过分相逼,只有美国,一直到处嚷嚷,他不敢送蘑菇。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你不送代表你不行,你不行代表你已无底牌,大家自然可以玩群殴,假设的真的送了,美国地处美洲,除非俄愿意同归于尽,不然即使是送蘑菇,到乌也就结束了,后续欧洲则成了四战之地,恐慌情绪之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属性,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持,以上这些虽然是我的个人想法,但未必不是美国的真实想法,不然何以解释对俄咄咄相逼,真不怕人家扔蘑菇?何以解释明知道逆全球化,会导致包括美国在内的通胀率长期上扬,还要强制别人的产业搬迁?(某个芯片厂?欧洲去工业化?)
总的来说,川宝与老拜头的方式虽然不同,本质上却也是想要延续美国的国运,前者是要放弃美国的铸币权,一部分精英的利益,以时间换空间,后者要酷烈的多,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自我改革,而是寄托于重演一战和二战。
之所以用了一大半的篇幅说这个事,也是考虑到,路走到今天,某种意义上,我国也和美国一样,出现了路径上的关键节点。
齐白石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国恰恰就处于这样一个环节,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的产业升级会不会成功,但是成功之后,我们是不是过的,能够像欧美那么滋润,就要打个问号!
什么是高端产业,不少朋友会下意识的以为,自然是高科技,这句话是非常笼统的,英国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规模性纺织业,苏联时期的大炼钢,放在当初的环境,说一句高科技并不为过,可放在如今,就成了大家口中的落后产业,由此可以看出,再先进的产业,随着时间流失,也会慢慢变成低端,唯有利润,确定性的高利润,才足以成为众人追逐的高端产业。
可现实是,我们产业升级后,就一定可以带来高利润,生活水准的急剧提升?这可就未必,美国高端产业的暴利,是建立在美元是世界货币,掌握了贸易平台的基础上,说的简单点,大漂亮给世界各国画了一个美味的大饼,只要你肯安心的做牛做马,几十年后,拿着一家老小积攒的银子,可以从我这购买先进的技术,从此你就能和美国一样,靠着高端产业,过上与美国一样的日子。
这个大饼好不好吃,各国为什么相信,自不必多说,双方贸易的媒介,美元,才是关键,越多的人使用美元,代表以美元为体系建立的市场才会越大,利润才会更高。
此时我们再来想一想,假设所有卡脖子的技术,通过重金援助,终于成功,又该怎么收回成本?
任何长期迭代的事务,一定是有着长期需求(资金)的推动,大家经常念叨的市场化,其实就是指一件事,给现在有的技术找一个足以自负盈亏的地方,苏联当初就是没看懂这点,等到80年代石油崩盘,没了银子,以往不起眼的,诸如轻工业缺少,某富汗泥潭,科技上的重投资,全都成了催命符!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犯这个已经证明的错误,国内的需求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产业升级与需求旺盛本身就是相悖,资源不论何时,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范围内,还要抽出一部分,去加班加点的完成产业升级,剩余的资源,还能否支持后续所有的产业持续迭代?是值得思考的,(注,升级不止是只有芯片)如果可以,我们为什么要把已经升级的产业做出成白菜价?自产自销,自我迭代,虽然一样会陷入存量博弈,卷的厉害,可一味的白菜价,无法提升生活水准,和之前卖衣服鞋袜又有什么区别?
你要说是为了卷死对手,然后提价,获取垄断利润,可又该怎么交易?在没有颠覆性的货币出现之前,美元结算是绕不过去的坎,最奇葩的是,产业越齐全,科技越先进,利润率越高,越有可能吸干美国之前的所有存量美元,只要美国还是消费中心,其他国家还没有脱离与美国的贸易,卖的越多,承担了美元超发的成本不说,其他国家还得把你视为抢饭碗的,到时,美国一看美元这么抢手,指不定大手一挥,又得没日没夜的给各国增发纸币。
现在再让我们绕回,本文开篇所说的三到五年的石油结算,推迟绝不是因为惧怕美国,而是我国的产业升级,大概率会在3~5年之内初步完成,此时再顺手推出石油结算,扩大软妹币的结算范围,才会事半功倍。
须知任何贸易的本质都脱离不了交换,你给不了别人想要的东西,别人自然不会大量储备你的货币,同样你在别人主导的贸易循环中,进行再多的交换,都免不了被人家割上几刀,唯有在自己定制的规则内,再结合别人需要的东西,两者相辅相成,利益才会得到最大化。
当然,至于如何主导自己的贸易循环,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注 ,有些想法来源于某乎,感觉很有意思,以此写了这篇文章!
说到底百姓有钱了敢消费了才循环得起来,问题是大部分人一辈子积蓄变成了一套房,还能消费?
大谈产业升级,都升级了啥?能不能拿出来讲讲?
说到底就是希望人民币体系尽快建立!
看看历史:米国19世纪末经济实力就超过英国,一直到2战结束(米国特别是二战对世界和平贡献巨大),才确立米国时代,才建立美元体系!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与米国还相差不少,军事落后更多,科技更是如此!现在真的不是取代米国霸权的时候!
别闹,先把5天8小时落实好再说[得瑟][得瑟][得瑟]
每次看到的新闻都是,中国学会了啥,然后就变成了白菜价。最后谁都没挣到钱,都没了利润。典型的就是光伏发电板。这样真的能提升国人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吗
公民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履行政治性义务
其实还是没有建立自己国家平等机制和金融体系。迅哥的拿来主义是说的抢。而不是买。然后转化为平等主义国家自己的东西。
你思考了。
产业升级,经济大萧条的遮羞布
只要你别理会它们定制的条条框框,你发现它们不过如此,如果你武力强过它们,你发现它们就是个菜。它们不遵守自己定制的法,却要求我们严格遵守。
美自己都活不了,还学什么?利比里亚小美国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