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犹如滔滔江水,淘尽了许多英雄,只留下了最后的王者。
公孙瓒拥有一个天胡的开局,出身贵族人家,长得又高大帅气被涿郡太守看重,招为女婿,从此进入官场顺风顺水。公孙瓒教育也是非常好的,他拜了当时庐江太守卢植为老师,卢植实力可不一般,剿灭了庐江一带的南蛮叛乱,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公孙瓒在他那里求学,约到了不少实战对敌,带兵打仗的经验。

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退到空亭对随行队伍说:“如不主动进攻必将被杀。”于是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幸免于死,自己也损失过半。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公孙瓒升迁为涿县县令。这样公孙瓒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了一种威慑,他也成立了他的招牌白马义从,公孙瓒主张武力镇压游牧民族,这与后来的幽州牧刘虞的怀柔政策完全相反。
公孙瓒在卢植处求学,还遇到了一位知己,那就是刘备,一个没落的汉室宗亲,两人都是少年英雄,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雄心壮志的烈火在两位少年心中熊熊燃起,公孙瓒和刘备结拜,公孙瓒成了刘备的老大哥,后来公孙瓒成为了涿郡县令,刘备是他的私人武装部长,为他招募兵马,这为后来公孙瓒讨伐黄巾军打下了坚硬的基础。刘备也一直跟随着这位学长老大哥,大哥吃肉他喝汤,也是很快乐的,后来做到了平原令,还和公孙瓒一起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聚会。

为何刘备在公孙瓒被袁绍围困的时候不去救援呢?原因是公孙瓒做了一件事,刘备果断地远离了。
公孙瓒为了实现自己北方霸主地位,不断的兼并大小诸侯,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公孙瓒却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导致公孙瓒人心全失,后来几乎没有人才可用。刘虞是汉室宗亲,比刘备还要皇亲国戚,为人处世又特别的友善,包括对待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那些游牧民族心里都很佩服他,于是朝廷委任刘虞出任幽州牧,感化那些入侵的少数民族。刘虞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州牧长官,公孙瓒内心很不服,特别是他看见刘虞对少数民族怀柔,与自己的杀伐果断相冲突,公孙瓒想得到北方话语权,于是他把刘虞给杀掉了,同时扣留了朝廷使者,用这种手段使得自己得到了北方四州的话语权,接下来就是和曾经的盟主袁绍争夺北方了。
刘虞剧照

公孙瓒杀刘虞,直接挑战了皇权,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皇帝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不过却是一个标签,你撕掉标签,那么其他人就不会认可你。接下来说刘备,刘备本身就是打着仁义忠义的牌子吸引天下的目光,自己后来弄了一个皇叔的名号,他这是往皇帝靠拢,那么他就要离开撕掉标签的大哥公孙瓒,不说出兵攻打他,最起码要远远的离开,不要让大家知道他刘备是假仁假义。
公孙瓒被杀的时候是公元199年,那个时候刘备正投靠曹操,一面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一面又和国舅董承准备通过衣带诏诛杀曹操。刘备以忠义为幌子积攒自己的力量,后来衣带诏事发,刘备跑得远远的,甚至投靠了杀害自己结拜大哥的袁绍那里,因为只有北方的袁绍才足够强大可以遏制曹操。

刘备和公孙瓒都是乱世英雄,公孙瓒前期发育良好,有很好的资源。刘备前期发育不良,到处依靠别人,手上除了关张赵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刘备打出的名片是忠义仁义,通过这张名片让自己慢慢发育。当公孙瓒开始逐鹿北方的时候,刘备在中原地带发展,两人渐行渐远,后来公孙瓒公然杀死刘虞,强行扣押朝廷使者,这就让刘备铁了心远离公孙瓒,兄弟情义就此结束。那么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公孙瓒被袁绍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刘备没有救援公孙瓒的原因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都非常落后,公孙瓒和刘备失去联系后不了解彼此境况,所以刘备没有发兵救援。那么大家觉得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导致刘备没有救援自己曾经的老大哥公孙瓒呢?

欢迎留言交流,点赞关注一下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