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射洲际导弹15天后,美国发布涉华秘密报告,指责核扩散问题

说来听听 2024-10-11 10:22:35

2024年10月10日,美国国会政策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引人关注的报告,聚焦中国核力量发展和导弹技术扩散问题。这份报告的发布时机格外引人注目——就在15天前,中国刚刚时隔40余年进行了一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9月25日,中国对外展示了这一重要的战略威慑能力。这次试射不仅打破了长达40多年的沉寂,更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在核力量建设方面正稳步推进。对此,美方反应迅速且强烈。

美国此次发布的报告措辞严厉,将矛头直指中国的核力量发展。报告声称,自1979年以来,中国曾向多个国家输出过导弹和核技术,包括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伊朗。美方认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既有政治目的的考量,也有创汇需求的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提到了中国在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的角色。1992年,中国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四年后,又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标志着中国在政策层面对核技术扩散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然而,美方报告仍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相关业务表示担忧,认为这些活动可能违反美国的制裁政策。

对于这份报告的诸多指控,国际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有失偏颇。事实上,在核技术扩散问题上,美国的历史记录远非清白。从冷战时期在欧洲部署核武器,到暗中协助以色列发展核能力,美国在核扩散问题上扮演了关键角色。最近的美英澳AUKUS联盟更是饱受争议,该联盟向作为非核国家的澳大利亚提供可用于武器级别的核材料,这一行为本身就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核扩散风险的担忧。

美方此时发布这份报告,背后的战略意图耐人寻味。专家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布局的一个关键棋子。通过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美国可以为其在该地区部署中程导弹寻找理由,同时也为增加核力量相关预算制造舆论基础。更深层的目的,是通过制造恐慌心理,来巩固其与地区盟友的关系。

然而,随着中国成功展示核威慑能力,这种老套的恐吓战术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中国的洲际导弹试射不仅展现了技术实力,更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具备为地区安全提供保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展示,反而可能提升各国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信心。

近期,多位国际关系专家指出,美国这种借机炒作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对亚太地区影响力下降的焦虑。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在核安全问题上,国际社会需要的是理性对话,而不是相互指责。"

2 阅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