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越发人深思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5-09 19:00:32

(吴大帝 孙权 绘像)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皇帝,名字叫做孙亮。

这个孙亮,他是东吴的第二位皇帝,东吴的头一位皇帝是孙权,而孙亮则是孙权的儿子。

孙亮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岁,是个结结实实的小朋友。

我们都知道,小朋友爱吃零食,爱吃甜食,爱吃糖,孙亮是一国之君,但他毕竟是一个小孩,所以他也不例外。

那孙亮喜欢吃什么呢?他最喜欢吃梅子。

梅子,是一种蔷薇科杏属植物,原产中国南方,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这梅肉香甜,汁水饱满,止渴生津,当然很多人都会喜欢吃。

但是,孙亮吃梅子和别人不一样,他专门爱吃还没成熟的梅子。

什么意思呢?就是别人都吃已经成熟,已经熟透的梅子,而孙亮只喜欢吃外表还是青色的,一看糖分就还没饱和的那种梅子。

咱们说梅子这种水果,它有些种类就是偏酸的,孙亮还专门挑没成熟的吃,所以按照他的标准采摘下来进而送到御案之上的梅子,那真是又酸又涩,能吃一个算你有本事,能吃两个算你了不起,年轻人吃了酸的直叫唤,老太太吃了得把假牙给涩掉了。

而孙亮为了解决这种口感上的问题,他也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把梅子浸泡在蜂蜜中,把它给腌制一下,腌入味了,把酸味和涩味都去掉了,那么就只剩下可口的甜味了。

这宫里啊,规矩很多,负责给皇帝采摘梅子的是一个人,负责给皇帝腌制梅子的又是一个人,而负责保管蜂蜜的,则又是另外一个人。

(梅子)

负责给皇帝腌制梅子的,是宫里的一个小宦官,而负责保管蜂蜜的,则是另外一个小吏。

有意思的是,这个宦官和这个小吏,俩人认识,不仅认识,俩人之前还一直不对付,那是有仇有矛盾,可以说是积怨已深。

宦官呢,把梅子放到了一只银碗里,然后又从小吏那里取来蜂蜜倒到了银碗中,这就算是把梅子给腌上了,然后腌制个三五天再拿出来,送到皇帝面前让皇帝品尝,这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看着银碗里被蜂蜜浸泡的梅子,宦官却横生出了一条毒计,他返回自己的住所,在屋里是翻来覆去的找,终于让他在角落里找到一粒鼠粪,这位仁兄胆子可真够大的,直接就把这粒鼠粪给扔到了银碗里。

可以说,这位宦官同志的良心,那是大大的坏,因为他很明显是想要栽赃陷害,所以在做完手脚之后,他立刻把这碗藏了鼠粪的梅子端上去,然后报告自己在蜂蜜里发现了鼠粪。

一般来说,皇帝一看碗里竟然有如此秽物,肯定当场红温,愤怒异常,到时候自己祸水东引,说这粒鼠粪肯定是最开始混在了蜂蜜当中,这属于是管蜂蜜的小吏严重失责,皇帝一生气一处罚,自己借刀杀人,这小吏还有个活么?

诚然,孙亮的反应在宦官的意料之中,皇帝当时就问呐,说这咋回事儿啊,你说要有个石头子,有根头发什么的我也就忍了,可是这碗里竟然有粒老鼠屎,这也太离谱了吧?

一旁的宦官立刻火上浇油,说自己清洗和腌制梅子的时候十分仔细,一点脏东西都没有,所以这粒鼠粪一定是来自于蜂蜜之中。

听小宦官这么说,孙亮又把负责看管蜂蜜的小吏叫来,说你这工作不认真呐,好好的蜂蜜让老鼠给拉粑粑了,你这样我是要处罚你的。

(古代 宦官 形象)

如果是一般人,在充足的证据和责问面前,基本上也就认罪了,因为谁工作都难免有个疏忽,这小吏不仅仅负责看管皇帝的蜂蜜,皇家的很多御用物品都归他管理,他一天到晚的工作量那是很大的,一时疏忽,蜂蜜罐子里让老鼠给方便了也很合理,再加上面对皇帝质问的精神压力,想来这小吏很容易就会陷入到自我怀疑的阶段。

但是,这位小吏真不是盖的,他到了现场之后十分镇定,反应迅速,立刻申辩道:

皇帝息怒,这的确是我工作上的失职,您要处罚我,那也是应该的,但是问题是,这事儿还真不一定是我干的,就是一整个环节执行下来,出错的不一定是我。

不得不说,这个小吏很是机敏,他摆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这事儿是不是他的错,他都认错,他都主动把罪责给揽下来,这就无疑在皇帝面前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也正是因为他坦然和从容的面对态度,孙亮才会继续追问,本质上这是小吏在为自己争取机会。

孙亮一看这个小吏,他也是饶有兴致,因为这宫里的小吏很多,但是咔咔有派头的小吏不多,于是他就反问小吏:

你说不是你干的,那你有什么证据吗?

小吏则说,您身边给您清洗和腌制梅子的小宦官,我俩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几年前他找到我,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一张草席,我没给他,所以他就一直记恨我,因此很明显这粒鼠粪是他放进去栽赃陷害我的。

小吏反指小宦官,小宦官当然不承认,于是问题就来了,这粒突然出现的鼠粪,到底是因为小吏失职,而被老鼠光顾,早就被泡在了蜂蜜里,还是在蜂蜜已经把梅子包裹腌制之后,小宦官滋事报复,后放进去的呢?

这若要人不知,除非你没干,你说你没干,不好意思监控说了算。

(监控器)

但是问题是,那个年代没有监控,而某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句细思极恐的话,那就是,没有监控拍摄下来,就等于是没有被记录,而没有被记录,就等于是没有发生过。

小宦官就说是小吏放的,小吏则说是小宦官放的,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无解之题。

当时孙亮身边正好有俩大臣,一个叫做张邠,一个叫做刁玄,俩大臣一看都没什么主意,只好是建议皇帝把宦官和小吏都移交司法部门来处理。

但是问题是,司法部门连宫里的情况都不了解,他们的设定就和不明所以的围观群众是一样的,你让他们处理,他们无非是严刑拷打,说白了那就是谁先挺不住谁认罪。

别人无解,可是孙亮有办法。

有人说孙亮一个孩子,十岁登基,下台的时候也不过十八,面对这种棘手的问题,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来看唐代文学家许嵩对孙亮的评价:帝幼而聪悟有成人之鉴。

许嵩认为,孙亮虽然年幼,但是年幼不代表他的思维一定就是幼稚的,事实上,孙亮不仅不幼稚,反而经常会用大人的视角去看问题。

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说:乱贼诬伊尹,奸臣充霍光。可怜聪明主,不得莅朝堂。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由于孙亮是幼年即位,因此主少国疑,朝政大权先后掌握在诸葛恪和孙峻以及孙綝的手里,一诸葛两孙,这仨人都是权臣,都是狠角色,孙亮能在复杂的时局变化中斡旋,能在这些人的手底下生存这么多年,那也是很不容易,足见其是具有一定的聪明才智的。

当然了,罗贯中对诸葛恪等人的评价大概都是负面的,说他们冒充伊尹和霍光,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限制了孙亮的能力和发挥,这才让孙亮没能有什么作为。

(吴废帝 孙亮 形象)

当然,大事儿解决不了,小事儿孙亮还是挺说话算数的。

那么面对鼠粪的这个问题,孙亮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他用筷子把这粒不算太大的鼠粪挑了出来,然后放到了桌子上,最后用小刀一分为二,从中间把鼠粪切割成了两半。

大家围过来一看,哎,这鼠粪的外部虽然沾满了蜂蜜,因此已经变得湿润,但是内部却是干燥的。

如果说这粒鼠粪最一开始就在蜂蜜中,那么经过长期的浸泡,鼠粪的内部一定也会湿润,而现在切开鼠粪之后发现里边是干燥的,那就只能说明,这粒鼠粪才刚刚被放进去不久。

事实面前,小宦官终于低下了头。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名将很多,名臣更多,帝王圈子里的闪耀明星当然也不少,深谙权谋之术的魏明帝曹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乡公曹髦,大智若愚的刘阿斗...而吴主孙亮,在位时间短,没什么政绩,还很快被废黜了,下台之后死的还不明不白,实在是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他在位时这一桩智破鼠粪的小案,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接手一个割据政权,时局不稳,朝政动荡,权臣环伺,命运带给他的压力或许太大了,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

弄清楚蜂蜜梅子茶里的鼠粪到底是谁放的当然改变不了孙亮自己和吴国的命运,可除此之外,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三国时代,在乱世之际,任何超脱飞扬的人物,任何惊世骇俗或者精巧奇妙的思想都会砰然落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一则小故事,唯愿诸君受益。

4 阅读: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