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女孩火上央视,88㎡的家6件家具,常年坚持“不消费”

秘闻娱超 2025-01-08 13:28:57

“有些人有钱,但却选择不消费,这就叫‘新穷人’。”

这话用来形容90后女孩乔桑一点儿也不过。

她放弃大城市三四万的月薪,回到小城市靠爸妈买下一套90平米的房子。

之后她就过上了“极简主义”的生活,她不买床不买家具,出门坐公交只花1分钱,吃的菜是从市场上捡来的“烂叶子”,有时候还会“白蹭”邻居的饭菜。

靠着每月20块的开销,她成功火上了央视。

可在此之前,她却是个一次旅游就能花掉5万块的“消费狂魔”。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让她产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断舍离是一场生活的重启

2019年,乔桑辞去了高薪工作,回到了家乡石家庄。

她贷款买下了一套88平米的小房子,以为新生活会给她带来新的希望。

但当搬家卡车上的行李塞满了房间时,她感到头皮发麻。这些东西大多是她从北京带回来的——成堆的衣服、包包、鞋子、用过一次就闲置的厨房用品,还有很多她早已忘记的杂物。

看着满屋子的杂物,乔桑决心过上极简的生活。她把用不上的物品分类处理,能卖的挂在二手平台,能捐的送给需要的人,实在用不上的直接扔掉。

她花了整整两个月,终于清空了家里的“杂乱”,只保留下最必要的几样家具:一张床板、一张木桌、两条长凳、一面衣柜和一台冰箱。

当这些多余的物品消失后,乔桑的内心竟然也跟着轻松了不少。她发现以前的生活就像是一座“物质牢笼”,现在她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

不消费让生活的负担越来越轻

清空了家里的杂物后,乔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她不再沉迷于购物的“快感”,而是开始尝试“不消费主义”。

这是一种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通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去寻找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她不再去超市大采购,而是学会了“以物易物”。家里剩余的物资,例如速食面、饮料,她拿去和邻居交换新鲜的蔬菜水果。

有时候她会去菜市场找那些即将被扔掉的蔫菜,或者直接找菜贩低价买一些没人愿意挑的边角料。

最初这种行为让她感到尴尬,但慢慢地,她开始享受这种“资源置换”的乐趣。

日常生活中,她几乎不再网购,也很少花钱买新衣服。她坚持断舍离的原则,家里每双鞋、每件衣服都得有明确的用途。

她甚至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月开支不超过300元的目标,严格控制自己的消费。

刚开始周围人对她的做法充满不解,有人说她“抠门”,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在“装”。

但乔桑并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简单的生活实打实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她再也不用为还信用卡账单发愁,也不用担心满柜的衣物“永远缺一件”。

极简生活里的精神富足

虽然乔桑的物质生活被大幅简化,但她的精神世界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实。

她为自己留出了一片宽敞的“空地”——原本属于卧室的地方现在完全变成了她的瑜伽空间。

每天清晨5:30,她都会早早起床,铺好瑜伽垫,开始晨练。瑜伽不仅让她找回了身体的平衡,也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安定。

她迷上了阅读,书房里有一面书墙,全是她通过以书换书或二手淘书的方式积攒下来的经典著作。

从文学小说到哲学思考,她每周都会为自己安排读书时间。

2021年,乔桑一共读完了160本书——这是她以前忙于工作和消费时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她还用自己的书房开设了一个公益书角,邻居和朋友可以随时来借书。

她相信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而这些书籍能帮助她,也能帮助别人找到内心的力量。

从自我到影响他人

乔桑的生活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甚至央视也邀请她参加了《生活的减法》节目。

在节目中,她坦然分享了自己的转变,从购物狂到极简生活的背后,是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审视。

“我不反对消费,但希望大家能分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广告和环境洗脑,去买那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乔桑的故事让不少年轻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开始尝试减少不必要的购物,有些人主动清理了家中的“垃圾堆”,还有些人开始探索“低欲望”的生活状态。

如今的乔桑辞掉了过去的高薪工作,也不再追求社会定义的“成功”。她用最低的物质消费,换来了最大的内心自由。

当别人在星巴克里刷手机,她可能正在家里练瑜伽;当别人花高价买“限量款”,她正在书房里沉浸在经典著作中。

乔桑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那么复杂,简单一点,或许能活得更快乐。

和她一样的不消费主义者

丁红是中国最早关注“不消费主义”的人物之一,她的“不消费”不同于大多数人倡导的那种,通过减少消费,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担。

她的生活方式近乎自给自足,依靠大自然、废弃物和闲置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在她的“不消费主义”生活中,最初是通过节省资源、回收再利用物资维持生活。

她曾在上海工作时,由于搬家的经历,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很多无用的物品,最终决定把不必要的东西清理掉。

后来她放弃了购买衣物和不必要的消费,选择使用别人闲置的物品或从大自然中寻找食物。

她的生活方式让她的银行账户保持盈余,也帮助她在经济上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

在35岁时丁红飞往新西兰留学,开始在一个简单、节奏缓慢的环境中生活。

在那里她依然保持着不消费的习惯,采集野菜、蘑菇和海产品,甚至在公司附近的花坛中种植蔬菜。她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减少了对金钱的依赖。

如今丁红的生活方式被一些人称为“新西兰的李子柒”,但她自己更喜欢把自己比作洪七公,生活简朴而实用,追求内心的宁静。

信息来源:

b站个人账号:一乔桑哇

央视视频《生活的减法》

观天下零距离《成为“消费主义逆行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度过人生”》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