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谁关系最好?李讷:有四个人,父亲称革命成功离不开他们

熹然说历史 2023-02-19 07:46:06

毛主席有很多个子女,然而陪伴了他时间最久的就是他和江青所生的孩子李讷,也成为了与他关系最亲近的孩子。

在毛主席晚年时期,他经常会同李讷说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李讷在听完父亲的问题总会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他的疑问,毛主席也会认真回答。

一次,他们又在一起聊起以前的事情,这时毛主席说起了许多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这时李讷问出了藏在自己心里很久的那个问题。

她问到:“爸爸,在那么多人中,谁与您的关系最好?”

毛主席思虑良久,认真地回答了李讷的问题,并且告诉她如果没有这几个人,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毛主席的回答中,他说出了哪些人的名字,他们之间又是怎样成为关系最亲密的朋友的呢?

难得的手足情周总理

在毛主席的回答中,他说出的其中一个名字便是周恩来,他与周总理不仅是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更是不可多得的兄弟。

在党刚开始成立之初,周总理便成为了毛泽东的战友,也是他们一起将党一步步发展壮大,在这期间更是创下了很多功绩。

周总理在外交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因为有了他在毛主席左右,给毛主席解决了不少的麻烦,甚至很多时候,他总能给主席很多的建议和解决事情的办法。

周总理的一生实实在在地都在为人民奋斗,甚至因此一生无儿无女,在他逝世的时候更是举国哀痛,甚至联合国也为他降下了半旗以示敬重。

作为一国的总理,他对祖国的贡献可以用鞠躬尽瘁来形容。

在毛主席被剥夺权力的时候,党处在危难之际,毛主席也处于艰难的境地中,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与博古等人对峙,在关键时刻为毛主席赢得了一个机会,让博古等人没有得逞。

在后来的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毛主席的人,在他的心中毛主席是那个可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人。

如果不是周总理对毛主席的全力支持,只怕党会有更加艰难的路要走。

从毛主席对周总理的回忆中,提到的全是总理每次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他的身后,他们不仅仅是战友关系,更是几十年的手足情。

对于毛主席所有的决策和问题,周总理总能够很快心领神会,也能够很好地把所有的事情执行落地,可以说他是毛主席最好的帮手,也是最好的兄弟。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更是竭尽全力地处理与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让毛主席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共同建设着这个刚成立的新中国。

那个时候的中国经济落后,工业的发展更是与其他国家差距甚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做出了在中国优先发展工业的决定。

更是在毛主席决定研发核武器时,全力支持,更是为此到处奔走。

周恩来同志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外交家,他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如果不赶紧研发核武器,很难在国际上立足。

于是他才毫不犹豫地支持毛主席的决定,不得不说他们之间的默契在经过几十年的磨炼后变得更加地默契。

他们不仅在工作上默契,在生活上更是关心着彼此。

1972年以后周总理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甚至一再病倒,后来在病情的恶化之下住院治疗。

在此期间,毛主席每天都要查看关于周总理的病情报告,连周总理每天的失血数字以及手术次数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然而就在周总理住院以后,毛主席的身体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白内障越来越严重,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作的帕金森病。

两位历经时代沧桑亲密无间的战友,就这样同时病了,周恩来每次手术之后都会问毛主席的病情是否稳定,更是把多年佩戴的眼镜给了毛主席。

他们对彼此的关心和爱护一直只增不减,直至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

文学知己柳亚子

毛主席一生留下了许多的诗词,若不是他出生在战乱年代身负拯救国家的重任,他可能会在文学上有着更高的造诣,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文人。

不过,就算毛主席身负家国重任,在文学上也有着不小的造诣,甚至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词。

在这条道路上,毛主席也有着一个知己,这个人便是出生于清朝末年的爱国诗人柳亚子。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中,从小就博览群书,也是最先接触到先进思想的那一批人。

他虽然身处国民党阵营,但也是跟着孙中山先生走上的革命道路,在他的心中他所拥护的不是某一个党派,而是心中那唯一能够拯救中国的道路。

柳亚子比毛主席虚长几岁,也比毛主席多几分文人的样子,在那个乱世之中,他手中的笔就是他的武器。

相同的是,他们都向往着心中的革命道路,也是这样的相同点,让出生于天南海北的两个人终于在广州相遇。

在那唯一的一次会见以后,两人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在后来很多年里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

在抗日战争期间,柳亚子因为反对蒋介石的反共行为,差点被蒋介石通缉。

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坚决抗日,他的这些行为让毛主席颇为感动,柳亚子是真正有文人风骨的革命之人,毛主席更是因此将他视为知己。

在抗日战争期间,柳亚子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为祖国作出了许多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祖国的和平毛主席亲自前往重庆谈判,也是这次谈判让他和柳亚子多年后再次见面。

柳亚子对毛主席的到来十分地高兴,也很敬佩主席的勇气,为了称赞毛主席,柳亚子还特地作诗一首相赠。

在收到柳亚子的诗作之后,他非常的感动,并且于同年的9月6 日,再次造访柳亚子的住处对他便是感谢,文人的惺惺相惜,恐怕是我们常人不能及的,他们俩,一个写诗夸赞一个回诗感谢。

然而,柳亚子与毛主席之间的交情,却让蒋介石大为不满,甚至一度想要残害柳亚子等一批爱国文人,使他们陷入了危险之中。

在多次的考虑之后,柳亚子收拾行李远走香港,在那里开始了自己的爱国活动。

在经历了解放战争之后,祖国终于安定了下来,毛主席便亲自写信邀请柳亚子回国,柳亚子在接到毛主席的信后,他感激得痛哭流涕,他没想到毛主席居然还记得他,更是亲自邀请他回国。

在多年的辗转流离中,两个知己老友再次见面,回国后的柳亚子也对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对生于战乱时代的文人知己也有了一个最好的结局,而让他们能够有此结局的原因无非是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始终不变。

灵魂战友鲁迅

在毛主席提到的几人中,有一人他们一生从未见过面,但毛主席却将他引为知己,视为朋友,这个人就是我们人人熟知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一篇狂人日记,打开了白话文的大门,在近代文学上他的成就恐怕无人能及,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还是对于现在的我们,影响都非常之大。

他原本是一位在日本学医的学生,他的初衷是为了行医救人,在那个乱世之中这是他最初的想法,只是后来他发现行医改变不了人的思想,更拯救不了中国,于是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从此手中的手术刀变成了笔杆子。

毛主席之所以将鲁迅视为知己,还得从他最初接触进步思想开始,那个时候还是一名学生的毛主席,从鲁迅的笔下读懂了新思想,可以说鲁迅对毛主席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毛主席记得那个在新文化运动中,为拯救危亡之中的民族而大声呐喊的鲁迅,那些深刻又尖锐的思想慢慢地影响着毛主席。

他从鲁迅的笔下感受到了一股力量,也是这股力量成就了后来的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书房里,放着许多鲁迅先生的书籍,他更是叮嘱很多人要好好学习鲁迅笔下的中国精神和那股爱国之情。

虽然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各自选择的路上马不停蹄地奋斗,始终没能见上一面,但他们所走的方向却都是出奇地一致。

鲁迅先生笔下的社会,是毛主席用尽全力想要去改变的,而毛主席所奋斗的伟大事业也是鲁迅先生所向往的新社会。

他们一个在文化上成为了领袖,一个在政治上成为了领袖,而他们的共同存在则产生了一个新中国。

毛主席曾经高度重视鲁迅先生笔下的思想,更是称他为民族英雄,本以为他们就在各自的道路上奋斗,终有一天会在顶峰相见。

然而,就在毛主席经历了遵义会议成为我党的领导人之后一年,鲁迅先生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能,是他知道毛主席能够了却他未完成的心愿,所以才走得如此匆忙吧。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逝世,比很多人都悲痛,立于文学界的泰斗倒下了,曾经给过他力量的人离开了,他只好以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的身份送了他最后一程。

但就算鲁迅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作品不会离开,他笔下的思想也不会溜走,他笔下的精神会继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鲁迅先生对拯救中国也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在精神上给予了想救中国的年轻人力量和方向,所以毛主席才会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中国。

红军之父朱德

在毛主席提到的几个人中,只有朱老总是真正与他一起上阵杀敌,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感情。

他们两个有着相同的经历,也走上了相同的道路,在这一路上他们并肩作战,成为了生死之交。

朱老总被称为红军之父,他是一个有着系统军事知识理论的军事家,他擅长指挥打仗,擅长武装斗争,而毛主席是一个政治家和战略家,他能够把控全局,他们两个珠联璧合,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他们一起在井冈山过过苦日子,也在战场上相互配合打过不少的胜仗,更是在万里长征中相互搀扶着走出雪山跨过草地。

毛主席和朱老总更多的交际是在军事上,是在一场场的战争中,他们懂得彼此的优点,也知道彼此的弱点,所以他们才能多次完美配合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

他们之间的情谊是通过战争联系起来的,随着战争的推进,他们将彼此视为支柱,在战争中成就了彼此。

朱老总对毛主席来说就像一个兄长,始终坚信不疑地站在自己的身边,哪怕是面临分裂主义的离间之时,也丝毫未变。

他们之间的情谊也是历经了十几年,经过了无数场战争,最后才成立了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朱老总站在毛泽东的身旁成为开国元帅之一,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也始终在为新中国的发展而奋斗。

直到1976年,朱老总在北京逝世,留下了与他并肩作战十几年的毛主席黯然伤神。

朱老总逝世后,毛主席经常提起他,这种怀念是对战友的也是对兄弟和朋友的,虽然伟人已逝,但他们的功绩和成就依然会留存于世,包括他们之间的情谊。

毛主席所提及的这几个人不仅仅是跟他关系最好的,也是对中国贡献很大的几个人,他们有的擅长文,有的擅长武,文武结合才救下了危难之中的中国。

不得不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和知己,是有原因的,他们都坚定不移地走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终其一生地去奋斗,从不改变,从不退缩。

回顾他们几位对中国的贡献,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并且将他们铭记,没有他们的奋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全13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版孙玉坤、张树德《诗词为媒·毛泽东与柳亚子》《学党史|《红色档案》领袖的致敬:毛鲁之交》.澎湃新闻毛泽东《论鲁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