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老美,一定会觉得这届韭菜着实不好带,钱少事多找外援,完全没有以往收割时的畅快淋漓!
近几日,一直默默享受大漂亮雨露的欧洲,开始有了些不一样的声音!
10月6号,马克龙一改往日风格,在一场大会上喊话美国和挪威,埋怨两国的天然气卖得实在太贵,友谊的价格不应该是四倍,为了能够继续做彼此的天使,希望美国和挪威可以降低点天然气售价,这种利己损美的主意,马克龙也不是蛮干,嘴上也是打着,这是不少欧亚国家的共同心愿的旗号。
德国则更奇怪,朔尔茨可是出了名的亲鹰抗兔,自一上任,就不停叨叨要和兔子分家,虽然德企没怎么搭理他,但也足以证明他是哪一类人,现在则是一反常态,先是从美国传出消息,说是11月3号至4号要来咱们这,10月11号又在柏林机械工程峰会上,再度表态,全球化是世界繁荣的基础,国与国之间的互相排斥,互不相让,是错误的,所以不仅要支持全球化,还要加强与某东方大国以及亚非拉的贸易。(印度!)
咱们分析事情起因,不要过于关注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一定要从利益的角度来思考,才能拨开迷雾,借用常说的一句话,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德法的种种反常举动,究其原因,还是被榨得受不了了,法国户部尚书勒梅尔,10月10号,在一场会议上,就毫不留情地痛斥大漂亮,受到鹅乌事件影响,法国的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工业型企业受此影响,要么减产停工,要么正打算将产业链迁往能源价格更稳定,更便宜的地方,而首选地,便是美国,加拿大。
这一系列举动,造成法国正在被动去工业化,造成全球经济,由美国主导,而欧洲被全面削弱,欧美之间需要一种“更加平衡”的经济关系。
类似的话语,之前德国的瓦根克内希特女士也同样说过,甚至比他更“坦诚”,直言,德国正以产业流失,数百万企业倒闭为燃料,充当大漂亮再次伟大的基石。
德法作为欧洲的领头羊,现在能够同时跳出来,说着之前不敢说,甚至完全相反的话,还是挺不容易的,欧洲那疙瘩跟个大号筛子似的,被美国来回穿插,大家有兴趣可以查查欧盟话事人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这位冯娘子,一家八口,七个是美国人,欧美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估么多少还能给欧洲办些事,如果有冲突,瞅瞅那一大家子,稍微想想,就知道会向着谁,堪称欧洲版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也算侧面证实了,欧洲为啥明知道是个坑,还要往里踩,本国的中枢神经和欧盟的中枢神经,已经是两套系统,任何指令发出,都会出现互相抵消的奇特情况。
说起来挺可笑,类似德国类的某些人,一直把咱们不断推进的产业升级,视为眼中钉,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制造集中区,和中低端制造只隔着一层,如果说想达到美国那种创新型国家,需要天赋,机遇,以及人和,升级高端制造国,只要踏踏实实的干中学,就能相对容易的达到,也因此美国挥动贸易大棒时,他们还挺高兴,总觉得经此一役,这项计划即使不停摆也得延迟,他们的高端产业,还能维持多年,一个星期只上四天班的好日子,还能继续下去。
这也是德国朔尔茨,为什么一直嚷嚷要逆全球化的原因,一个国家的产业,如果长久没有晋级,后来者又追得较为凶猛,通过不好言说的手段打击后来者,延缓他们的脚步,短期内确实是个损人利己的事。
可悲的是,他是这样想的,美国也是这样想的,甚至比他想得更多!
美国其实非常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只有在爆发一次类似90年代的互联网革命,美国的债务,阶级流动,贫富差距,才可以有效缓解,但前提是,爆发的地方必须是美国本土,注意,这一点非常关键,任何一个新兴赛道,在刚刚兴起时,以此延伸出的次赛道,带来的就业机会,阶级更替,产业利润,都是极其恐怖的,恐怖到足以掩盖之前所有的不足。,
要做到这关键性的一步,就要满足两个条件!
1,确保全球范围内不能有一国可以与美国匹敌。
2,进行在工业化。
第1点还好理解,全世界的有效资源,高端人才就那么多,一方多了,另一方必然是少了,马太效应下,强势的一方必然会获取更多的优势,产业升级理应更加迅速,已经处于王朝周期循环的美国,想要不重蹈覆辙,想要万无一失,必然会对视野可见的一切竞争对手,给与重拳出击,其中有某东方大国,也有欧洲。
整合鹅的能源,再结合欧洲内部的资源,俨然一个小型版的全球化,再往前一步,就是美国所处的位子,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德法能够完全整合欧洲和大鹅,对大漂亮的威胁远比某东方大国更大!
第2点可能很多人就不理解了,美国已经去工业化了,怎么可能还要再工业化,我以前看西方历史时,就发现不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是由衣袜鞋裤的低端制造业慢慢升级到高端制造,再靠着天时地利,成为创新型国家,再往后,无一例外,手拉手的奔向了金融帝国。
高端制造和创新,虽说远比一般的行业更能赚银子,但凡事就怕对比,金融业不需要精细打磨,不需要千军万马过赛道,只要收割的手段足够高明,着实是一本万利,问题是,如果所有的资金都去追逐金融利润,玩资金空倒的游戏,实体产业就会因为得不到资源,逐渐没落。
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本质上是物品交易,倘若一个国家只能够提供纸币,而没有任何一件可以兑换的商品,这样的国家只会成为下一个津巴布韦。
再者历史上由高端制造国,升级到创新型国家的例子有好几个,但一个过度金融化的创新型国家,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开创下一轮产业革命,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八十年代的美国虽然开始金融全球化,也出现了互联网变革,但当时,美国去工业化还没那么彻底,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产业工人,以及大量的中产阶级,还没有大量遗失,这股力量在当时是扮演主要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是有些说不清!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从特斯拉身上看到一些端倪,电车(新能源)是已知的下一轮产业革命的最大风口,上下游所形成的产业价值高达数万亿,日本在房股破灭后,高端产业虽多,但能够真正形成支柱,支撑日本经济的就只有汽车,换句话说,汽车产业链如果经营的不错,是有可能对房地产取而代之。
讽刺的是,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产业链,在美国的境遇并不好,特斯拉一度是走投无路,直到来到咱们这才算绝地逢生,还混了个世界首富的位置,你要说美国不重视,可他现在整天惦记这事,你要说重视,特斯拉,为什么之前混的那么惨?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因素可能还是产业工人断代,之前我还查过资料,发现现阶段,机械手之类的智能制造,还无法取代汽车上的产业工人,甚至以后也不太可能。
假设现在的电车在未来演变成智能电车,他会不会像手机一样,进行一年一次超快速迭代?汽车的零件总和远比手机多得多,超快速迭代下,你很难要求每一个零件供应商做到一年替换一次机械模具,即使做到了,以投产的效率来说,人的双手掌握熟练的速度远比你开发模具的速度更快,手机时代已经充分验证过,落后一步的后果,是步步落后,直至泯然众人!
有些朋友肯定会说,汽车毕竟是个大件,不可能做到像手机一样年年替换,个人觉得这里的关键点是价格和收入,汽车价格虽然在我国不怎么便宜,放在欧美,普通人的年收入足以买辆普通版,中产则更高档一些,买的奔驰宝马,原因不外乎,他们是汽车制造强国,本土不需要那么多的税和专利费,自然可以更实惠些。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把产能做到他们的十倍以上,再加上人均收入的提高,到时,买个一般的电车,可能还真和买个手机没什么区别,想想电视机,在我们完全掌握了技术后,和当初日本兜售的价格相比,55寸电视现在只不过千把块,另外多说一句,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工业品价格,都是相对低廉的。
智能电车手机化本身也只是一个想法,未必会实现,但现阶段它想大规模普及,产业工人却不可或缺,我们通过汽车这个例子,联想到其他赛道,逻辑是相通的,你可以有很多想法,你可以在实验室做出样品,但你想大规模普及,就得和电车一样,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而美国早就去工业化四十年,能够剩下来的,不是太老,就是太散漫。
美国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制造业,从奥巴马时代就搞制造业回归,成果嘛,从富士康墨迹了几年,还是一事无成,就可略知一二,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即使美国开创了下一轮科技革命,他也得找生产大国生产,如此,利润上就没了保障。
思来想去,再瞅瞅周围,正好有一个欧公子,有银子,有人才,有资源,还容易相信扯淡的价值观,距离自己,又只有一步之遥,把它吸干了,不仅可以削弱对手,更可以让大漂亮再次伟大,所以有什么理由放过他呢!
不出意外的话,不论德法怎么说,怎么做,美国的那把火,都会继续烧下去,甚至会越来越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