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有班级群吗?平时你爱在里面积极发言吗?
现在学校和老师提倡家校配合,微信群、家长群、班级群基本上家长人手一个或N个,各科老师在群里发消息、布置作业,有时候会@某个家长,特别提醒注意。
家长们基于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对老师的尊重,一般都会将班级群置顶,一旦群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会第一时间关注、回复。
有人就吐槽过:不怕单位点名批评,就怕班级群老师@自己。
真是懂得都懂。
班级群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公共空间,但是一些宝爸因为粗心大意,总是能在里面闹出一些笑话。
一位朋友就给我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尴尬事,有一次她和老公正在私信聊天,他外地出差有段时间,终于快回来了,谁知道她老公一激动,竟然将想她的话发到了班级群里。
估计当时老师正好在班级群里发布作业,弹框蹦出来,他不知道怎么就鬼使神差的发到了里面。
她赶紧让老公把消息撤了,不过眼尖的几个家长早已看到他们在“秀恩爱”,还忍不住在群里调侃起来。
当时宝妈真是羞红了脸,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更是觉得没脸放学接孩子了。
宝爸错发信息到班级群,实力上演“社死”瞬间身边就有不少宝妈吐槽,自己的老公作为“猪队友”的存在,真是没少给自己丢脸,因为粗心大意,错把班级群当作私人聊天,闹出不少尴尬事。
有大早上起来给媳妇报备,自己去上课的;有晚上快下班时,问老婆做什么饭,还不忘嘱咐“鲫鱼弄了没?”
还有一不小心说出心里话的,话说这位宝爸在家长群里看到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哪是给孩子布置作业,这分明是给家长找事嘛。
就在别的家长还在“阿谀奉承”老师,主题好,一定积极完成时,这位爸爸忍不住给媳妇吐槽,直言:怎么那么多作业,成天围着作业转。
发出来,过了一会不打紧,定睛一看,这是班级群啊,可是已经过了时效性,撤不了了。
求宝爸的尴尬指数,求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
当然,也有好事八卦的宝爸,让他偶尔去接下孩子,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给媳妇报备,不是说幼儿园的年轻老师是单身,就是直呼新来的英语老师真漂亮,长得像大明星。
报备就报备,他还发错群,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蒙蔽了他的双眼,眼也不看的就把消息发到班级群里,也是没谁了。
你以为“猪队友”只是会错发信息、八卦那么简单吗?对于宝爸这种生物,没有尴尬,只有更尴尬。
老师在班级群里布置作业,别的家长都回复“收到,老师”,偏偏这两位爸爸回答“收到,老婆”,估计输入法比他本人更懂自己,老婆两个字一定是经常打,自动带入了。
这位爸爸承认错误的速度也够快,就是“屡教不改”,“不好意思”后面跟的还是“老婆”,这是妥妥的脚趾头扣出三室一厅的节奏。
这些班级群“神回复”,尴尬值拉满有时候家长的无脑跟风回复,也是堪比“车祸现场”,让老师无言以对。
明明英语老师姓金,她好心在群里告知各位家长,希望家长们督促孩子一起学习。
因为就因为殿昭爸爸的回复:好的,潘老师。结果,下面一溜的爸爸都跟风,都如是回复。
看似非常有礼貌,实则大不敬,擅自篡改了老师姓,老师明明已经强调,我姓金,还是有家长执迷不悟的回复:好的,潘老师。
这是刻在HNA里的执着啊。
还有这位叫胥腾的语文老师,明明人家那么有文化氛围的一个姓,硬是被家长们看成了“蛋”,还直言“欢迎蛋老师”,面对下面的欢迎词,她是该感谢呢,还是该感谢呢,还是要感谢呢。
跟风回复,真是害死人。但凡有个家长能够认真的看一看,也不至于造成如此“车祸现场”。
这么多孩子“已服毒”,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回复的 “好的,谢谢老师”,结果被写成了“ma de,谢谢老师”;
还有本来是诚心诚意的说“老师,我也是”,结果画风突变,成了“lao zi,我也是”,这这这,这位家长你是认真的吗?
面都班级群里,这些粗心的家长,真是主打一个“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这位侯嘉怡爸爸,可以你的不小心说错话,导致真是拖了女儿的后腿啊,这是实力坑娃啊。
还有这位执着的家长,他估计还没搞懂老师为什么频繁的改群名称吧,是因为他啊,一遍遍的将群名改成私名,这是还没搞懂在哪修改自己的群昵称吧。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班级群不得不说,班级群也是个小社会,里面也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可以看出一个小小的复杂的人情社会,以及每个人的个性。
无论家长们想在班级群里表达什么初衷,其实班级群就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一个桥梁,家长在群里不用特别刷存在感,适当的回复老师的信息即可。
第一,设置区分标志
现在每个人的手机里各种群不下几十个,为了区分不至于误发消息到群里,可以借鉴有些宝妈明智的做法,将群背景图设置为深颜色,并用明显标志注明:班级群。
另外,每次发送信息前,再三确定下要发的内容,和所发的群名是否对号入座,发送完毕后,也再检查下,是否发送正确,以免发错弄出不必要的尴尬。
第二,不要在班级群里起冲突
豆芽妈妈之前所在的一些家长群,经常见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私下起了冲突,家长回家后得知气不过,于是直接在群里@另外同学的家长,质问是怎么回事?
往往两个家长说着说着就对骂起来,影响非常不好,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也会造成困扰。
班级群就是一个公告和简单沟通的平台,对于老师在里面的消息或通知,无论是批评或者夸赞,家长不要太在意,也不要让情绪在里面过度放大,如果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沟通的,可以和老师电话或者私信联系。
第三,不要做班级群里的“显眼包”
班级群里有几种家长,由于过于活跃,喜欢奉承老师,吹嘘自己的孩子,或者总是在群里刷存在感,其实是比较招人烦的体质。
过来人都建议,在孩子的班级群里,家长最好做那个潜水者,不要盲目随意跟风,“好的”、“收到”、“谢谢老师”,这些回复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冲淡老师的消息;
也不要积极主动策划给老师买礼物、奉承老师等等,不仅会引起其他同学家长的反感,本身这种牵头行为也是校方不鼓励的。
你怎么对待孩子的班级群?你会在里面积极发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