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永和九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失败,正在会稽当官的王羲之,对官场彻底失望,准备辞官退隐。
那年初春三月上巳,风和日丽,王羲之邀请了谢安、孙绰等人,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聚会。
大家饮酒作诗,流觞曲水,推杯换盏,诗成之后,有人提议,将这些诗汇集成册。
最后,再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写一篇序言,记叙这场盛事,这个责任,就落到了王羲之头上,毕竟,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闻名天下,而且文采辞章,也是少有人及。
彼时,王羲之已经喝了不少酒,飘飘欲仙,他拿出笔,挥毫泼墨。
谢安站在王羲之身后,简直看呆了。
自从见了王羲之这次写的书法,谢安对谁的书法都不服,只服王羲之。
324个字,一气呵成。
对于人生,王羲之说:
向之所欲,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对于生死,王羲之说:
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真名士,自风流,王羲之一生,随性而活,今天我们读他,不仅是欣赏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更是喜欢他对人生的态度,权势富贵,只是过眼云烟,人活过了,就像天上的云,终究会散在天涯。
然而,正因为一切都有一个终结,去做自己,才是一件很酷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
01话说当年,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由他的书论专著《笔论》开始,就开始了一段离奇有趣的故事。
蔡邕死后,将《笔论》传给了他的女儿蔡文姬。
可是战乱频发,《笔论》从蔡文姬手里丢失,被一个书法狂人韦诞偶然获得。
蔡文姬从匈奴归来后,凭借自己的记忆,将《笔论》的一些内容传给了钟繇。
钟繇得到这一点真传,书法突飞猛进,直接突破了当时汉隶的限制,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书法,冠绝当时。
得知完整的《笔论》被韦诞所得,钟繇便上门求教,希望能一观全貌。
韦诞不答应,钟繇竟当场急得吐血,差点一命呜呼。
而这位书法狂人韦诞,爱《笔论》爱得如痴如醉,死后还要将之当成陪葬品,一直陪着自己。
钟繇得知后,不顾当时的某些道德束缚,拖着病体,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掘开了韦诞的坟墓,撬开了韦诞的棺材,得到了《笔论》。
拿到《笔论》的时候,他双膝跪地,感谢苍天有眼。
钟繇去世后,也把《笔论》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棺材。
然而,他的墓也被人掘开了,《笔论》重见天日,来到了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手中。
这位卫夫人,是王羲之在书法上的一个重要老师。
303年,王羲之出生在琅琊,琅琊这地方,遍地都是名门望族,当王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族。
王羲之五岁的时候,王家迁往江南,住在秦淮河畔,不久后,谢家也迁居到此处,两家毗邻而居。
王家子弟喜欢穿丝质皂衣,谢家子弟纷纷仿效。
从此,王谢两家宅院间的小巷里,乌衣碰乌衣,这就是有名的“乌衣巷”。
王羲之就在乌衣巷里,院门深墙,为他挡住了生活的某些风雨,但却无法为他挡住人生的某些意外。
不管那堵墙多高,命定该来的灾难,一点都不会少。
02王羲之是真正的公子哥。
他的叔伯们,或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丞相,或是手握重兵的将军。
他出身好,惹人羡慕,在看重门第的当时,根本就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然而,对于这些,王羲之并不在意。
在别人眼里,王羲之从小就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
这样的孩子,家人都在为他的前途担忧,父亲也曾问他: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王羲之说:
我不在乎能否荣华富贵,也不在乎是否能飞黄腾达,我只想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父亲说:
做自己,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甚至家族的人,也会排挤你,那时候,你怎么办?
王羲之回:
当全力以赴,在所不惜。
所以从小,王羲之就不喜欢热闹,当别的孩子到处玩闹的时候,他安安静静地在书房看书。
看着父亲临摹字帖,王羲之心生好奇,也跟着临摹,从此,他爱上了写字,常常从早写到晚。
人的努力,都会有回报,只是有些回报看得见,有些回报看不见,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到。
他的字越写越好,超过了家里的人,在当时的贵族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气。
为了更进一步,他拜了著名书法家卫夫人为师,专心学字。
一开始,他学楷书,后来,他爱上了草书,又开始学草书。
看着王羲之的努力和认真,卫夫人对周围的人说,不出几年,他就会青出于蓝,远远超过我。
此时的王羲之,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尼采说:
一个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够忍受一切生活。
这世间,追求名利的人很多,但名利富贵,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那些融入血液里的知识、教养、智慧,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
03小小年纪,王羲之就成了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但他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努力。
有些东西,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什么,而是为了突破自己,去看到一个更丰富更从容的自己。
王羲之努力到了什么程度呢?
有一次吃饭,书童送来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馒头,可王羲之正专心致志地写字,书童催他吃饭,他连头也不抬。
书童出去后,母亲走进来,却看见王羲之用馒头蘸着墨汁,吃得满嘴发黑,母亲看得一笑。
王羲之看到母亲,还感慨说:
今天的蒜泥真好吃。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努力,才会有这样的成就。
一转眼,王羲之就到了16岁。
太尉郗鉴,位高权重,有一爱女郗璇,知书达理,才学过人,太尉想给女儿寻一门好亲事,可是寻常的凡夫俗子,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听闻王家子弟众多,还有不少青年才俊。
有一天,太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丞相王导,希望两家能联姻,珠联璧合。
王导欣然同意。
第二天,郗鉴就让管家带上厚礼,到王家去提亲,在众多王家子弟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
王家众多子弟,听说郗鉴的管家来挑人,都无比殷勤,希望能选上自己,大家都铆足了劲,努力表现自己。
就在这时,管家看到东床上的一位年轻人,英俊潇洒,对眼前的一切不为所动,自顾自的吃着东西,光着肚皮躺在床上。
管家觉得被轻视了,回到家里后,就添油加醋地将这事说了,没想到郗鉴一听,高兴不已,当场决定,要招这人做自己的女婿。
郗鉴觉得,这位年轻人之所以这样,是没把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这位年轻人,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与郗璇的婚姻,就是人人都渴望的幸福婚姻。
婚后,两人一个劲地生孩子,差不多一年一个,两人总共生了八个孩子。
他们举案齐眉,一起爬山,一起寻仙访道,一起探讨人生乐事,还能一起谈论书法。
有一次,王羲之得到了一张张芝的草书书贴,夫妻两人就一起学习。
这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到处都是,能够相互理解的灵魂,却少之又少。
04婚后,王羲之也在家族的推荐下,走进了官场。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校书郎,负责整理校对宫中图书文库。
这份工作,是个肥缺,很多人都想要。
在这里,王羲之有机会阅读大量名家经典,总而言之,钱多事少。
沉迷于书法的王羲之,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写字。
做了一段时间的校书郎,王羲之便由校书郎转为会稽王司马昱的役从,工作是“会稽王友”。
比起做官,王羲之最喜欢的,还是书法,可是在他心里,也想为百姓谋福,造福天下。
随后,王羲之又做了临川太守。
他带着美丽的妻子,去了风景如画的临川。
在临川,王羲之入乡随俗,勤勤恳恳地上班,闲暇的时候,就带着妻子一起去爬三清山,他们吃山中的杂粮,住山民的茅屋。
这位王太守,入乡随俗,毫无架子。
两人登山,王羲之登上绝顶,郗璇不甘落后,二人累出大汗,躺在草地上休息,山风呼啸,云卷云舒。
对于这位毫无架子的王太守,村民都很喜欢,而王羲之的妻子郗璇,身上不戴名贵的首饰,戴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在临川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王羲之喜欢上了抚河,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临川,又在城东建了一个房子,安安稳稳地住了下来。
在自己的屋子里,王羲之每天临帖、挥毫,橘子熟了,他给朋友送橘子,还写了一个帖子: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朋友边吃边欣赏书法,这一帖子,传为名贴。
此时的王羲之,书法已经渐渐脱离传统的窠臼,自创行草,成为一代宗师。
人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有所成就,这是一种幸运。
但就算没有成就,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0530岁,王羲之带着妻子,畅游衡山。
那时候,衡山上有个学道的魏夫人,八十多岁,看起来面色还跟孩子一样。
夫妇二人,慕名而去。
在道观住下,学魏夫人打坐吐纳,内思五脏六腑,外接松风云气。
王羲之用小楷抄写《黄庭经》,迎着日出,在阳光下书写,字里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郗璇跟魏夫人请教养生、驻颜之术,闲吃松粉石粉,慢嚼奇花异草,郗璇欣然仿效。
郗璇还为王羲之寻求养生秘诀,魏夫人说:
临川太守若能守静,寿至百岁何难。
两人下山的时候,一群道士在后面追赶,知道王羲之爱鹅,就打算用几只白鹅换王羲之抄写的《黄庭经》。
王羲之欣然应允。
王羲之爱鹅,如痴如醉,在他的院子,一群白鹅,一个墨池,一白一黑,黑白分明。
后来,庾亮做了征西大将军。
王羲之应邀前往庾亮的幕府,做了长史,领导一大群文化精英。
彼时,庾亮的弟弟庾翼擅长书法,是号称天下无双的书法家,可是看了王羲之写字,闭口不敢称第一了。
庾亮也是魏晋名士,每有空闲,就和其他文人一起谈玄赋诗。
王羲之也经常参与这样的活动。
一个人,从世俗中跳出来,去清谈,去读庄子和老子,胸中的世俗气,必然会有所减少。
然而,王羲之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官员考察下属,甚至不管办事能力,只看玄言、玄学。
对此,王羲之很担心,他将这些事告诉做丞相的伯父,伯父笑着说:
下属清谈误事,该罚当罚。至于玄风嘛,该刮仍当刮。
在庾亮的幕府,王羲之结识了鼎鼎有名的才子谢安,两人聊天,王羲之说: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谢安微微一笑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王羲之一边警惕着玄谈对社会的某些危害,一边又被玄谈所影响。
他的书法,脱离世俗之气。
里面,也是玄之又玄。
对于生活,走进去,是能力,但能走出来,方能超越,总是困于生活的人,很难见到更大的天地。
06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是当时的丞相。
晚年的时候,为了家族的利益,王导想让王羲之当自己的接班人。
可对当丞相这件事,王羲之没兴趣。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说:
吾素自无廊庙志。
他无意于丞相高位,无意于权力核心,只想做自己。
四十一岁,王羲之在江州隐居,他盘桓于庐山,流连于乡村美景。
在庐山之南,王羲之建了一个房子,对面是高达三百丈的玉帘泉瀑布,瀑声清脆如散珠玉。
瀑布下有一个深潭,深潭旁边,有一个山洞。
他经常到山洞里去练字。
家中仆人,把纸张拿进山洞,不到几天,纸就写完了。
在江州,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出生了。
小家伙生得漂漂亮亮,妻子说:
比你小时候还乖巧吧?
王羲之笑笑说:
我希望他的风度和书法均胜于我。
王献之跟父亲一样,热爱书法,常常爬到墨池边玩耍。
隐居七年后,王羲之再次出山,出任右军将军,领会稽内史。
这一年,王羲之48岁。
在做会稽内史期间,王羲之政绩卓著。
然而,他终究是不想逢迎任何人,他只想做好自己的事,写好自己的字。
他有一个老领导,叫王述。
但王羲之对王述的很多做法,十分看不惯,因此,他连拜访都懒得拜访。
而这位王述,一直等着王羲之前去拜访自己,每次听到王羲之出巡的号角声,就亲自打扫院子,想好好接待王羲之。
可是王羲之连看都懒得看,更不要说拜访了。
王羲之作为文人领袖,这么不给领导面子,也就得罪了人,后来,王述的儿子成了王羲之的直系领导,开始报复王羲之。
逼得王羲之不得不辞官退隐。
有些人懂得讨好,懂得曲意逢迎,懂得虚与委蛇,他们的位置可能会越爬越高,可是他们的人格,却越来越低。
王羲之不会逢迎谁,他只想顺应自己的性情去生活。
一个人必须先为自己活着,然后才能为其他事活着。
07对于官场,王羲之并不执着。
他“欲隐则隐,欲仕则仕”。
毫无做作和勉强,一切听从内心的召唤。
他喜欢山,经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
山中美景,尽收眼底。
水中月,是天上月。
眼前人,是心上人。
他喜欢白鹅,喜欢得不行。
山阴有个老太太,养了一头大白鹅,叫声大而婉转。
王羲之听说后,经常拉着妻子去听鹅叫,还打算花大价钱买下来。
可是老太太十分尊敬王太守,听说王羲之要来,竟将大鹅宰了,用来招待王羲之。
王羲之得知后,悲伤不已。
王羲之喜欢鹅,散步的时候,都经常抱着一只大白鹅。
山阴城里有个道士,擅长养鹅,他养的鹅,鹅冠红于三月花,鹅毛白如腊月雪,鹅颈转动,人莫敢近。
王羲之看到后,非常喜欢,想要买下来。
道士也是奇人,不要钱,只要王羲之的字。
他要王羲之为他抄写一部《道德经》,所有的鹅,全数奉上。
王羲之答应了,写了半天,手都写酸了,但把鹅带回家的时候,还是像如获至宝一样。
喜欢的东西,得到了,不管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永和九年,王羲之已经有了退隐之心。
他邀请了一群好友,在兰亭聚会,饮酒作诗,尽兴处,就有了《兰亭集序》。
谢安亲自目睹了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全过程,此后对谁的书法都看低三分,纵然后来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名声已经超过了王羲之,谢安也不以为然。
在《兰亭集序》里,凡是遇到相同的字,王羲之都用不同的写法写出来,仅是“之”字,就有二十种不同的写法。
一挥而就,千古传奇。
世上的人太多了,但真正将自己活成一道光的,大多顺着自己的本性喜好,深入自己的灵魂。
这样的人,走着走着,走过许多荒芜,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道光。
0852岁时,王羲之彻底绝了做官的念头,真正归隐山林。
妻子问他:
你不是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不做了?
王羲之长叹一声,没有言语。
这一年,他写了一封辞职信,告老归田。
归隐后,他常约三五好友,一起游山玩水。
然而,他终究心系国事,即便归隐山林,依旧挂念着国家太平。
可是,对那个大多数人都在争权夺利的社会,他无能为力。
公元361年,58岁的王羲之,与世长辞。
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但王羲之早已留下遗言,希望家人不要厚葬他,他要“以身亲土”,他不接受朝廷的任何封号、谥号。
因此,子孙拒绝了朝廷的追封,遵从了王羲之的意愿。
王羲之死前,叮嘱家人一定要保护好《兰亭集序》。
这本帖子,被王家人一直保存下来,后来,传到了智永和尚的手里。
智永和尚是王献之的后人,也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后来皈依佛门,成为僧人。
智永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但智永没有后人,临死之前,就将《兰亭集序》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辨才和尚。
就这样,《兰亭集序》在王家子孙中传了七代之后,首次落入外人手里。
但辨才也是热爱书法的人,知道这本帖子的价值,悉心保存。
转眼到了唐朝,唐太宗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四处搜罗王羲之的作品,作为收藏品。
可是,《兰亭集序》一直不见踪迹。
他派人到处寻访,终于有了《兰亭集序》的消息。
这一年,辨才已经七十岁。
有一天,一位中年人拿着一贴《兰亭集序》来到辨才面前,辨才一看,简直就跟真的一样。
那人说,大师,您收藏的是赝品,这才是真迹。
两本帖子,实在太像了,辨才将自己藏在房梁上的《兰亭集序》拿出来,仔细对比。
后来,辨才才发现,他被骗了。
可《兰亭集序》已经到了唐太宗手里。
太宗临死前,交代身边的人,一定要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那是他最喜欢的。
从此,《兰亭集序》的真迹便从人间消失了。
这是有关《兰亭集序》的一个传说,此时,王羲之已经离世一百多年。
真名士,自风流。
我想,在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真”吧,名不名的,又有什么要紧,我们活着,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一个人真正做了自己,自然就有一段风流。
09王羲之的故事讲完了,《兰亭集序》的故事讲完了。
可我们的故事,也许刚刚开始,我们该怎么活,该怎么爱,都才刚刚开始。
在这个名利横行的世间,大多数人,都忘了怎样真实地活着。
然而,不真实,我们就是将自己装进某个容器,得按照容器的样子去活着,那样的话,又怎能从容,又怎能自由?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很多东西,都会在时间里消散于无形,再热的心,也会在四面冰冷的人情里变冷,再热爱的事物,也终会失去它原来的色彩。
其实,不是事物变了,而是人变了。
在这世间,我们所能拥有的最重要的,无非就是自己而已,所以,随性而活,让灵魂发出自己的光,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比起用物质让环境变得明亮,最重要的,是要照亮灵魂的黑暗。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