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贵州辣酱界的"扛把子"老干妈,也有今天?
2019年,老干妈的年营收刚刚突破50亿,可喜可贺啊!但谁都没想到,这数字背后藏着一段让陶华碧老人家"气到想打人"的故事。
这不,前脚刚宣布退居幕后安享晚年,后脚就被两个儿子的操作给"叫醒"了。
大儿子李贵山,这位爷可真是个人才。拿着老干妈的家底,非要去玩房地产。要说创新嘛,没毛病,可关键是你得懂啊!这位爷愣是把好好的项目搞成了烂尾楼,一顿神操作下来,9个亿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么说吧,光是赔偿费用,就够买下一座小型辣椒加工厂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小儿子李妙行这边还有更精彩的。
作为陶华碧最疼爱的小儿子,李妙行可是拿着最多的股份。
没错,就是那个让老干妈火遍大江南北的秘制配方。李妙行觉得,用贵州本地的辣椒太贵,换成河南的辣椒多省钱啊!结果呢?2014年,短短一年时间,公司就损失了2个亿的营收。
这可把陶华碧给气坏了。多少年的金字招牌,差点让这俩儿子给毁了。
面对公司越来越多的烂摊子,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家坐不住了。好好的退休生活也泡汤了,必须得重新站出来。
陶华碧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配方改回原来的样子。在社交平台上,她还亲自出面道歉,这份诚意打动了不少老顾客。
你说这事闹得,一个要玩房地产,一个要改祖传配方,这对活宝兄弟硬是把好好的"麻辣帝国"折腾得够呛。幸好陶华碧及时回来"救火",不然这位老人家打拼27年的心血,真就让这俩儿子给败光了。
现在回头看看这事,简直就是"富不过三代"定律的活生生案例。只不过这次,是在第二代就开始作妖了。
这不,网友们都调侃说:"这对兄弟俩,一个搞烂尾楼,一个改配方,愣是把'老干妈'给坑成了'苦干妈'。"
要说这事儿最魔幻的是啥?是陶华碧本来都准备安享晚年了,结果被两个儿子的骚操作给逼得重出江湖。这位老人家也是够拼的,为了自己的"辣椒江山",只能继续打拼下去。
这故事告诉我们啥?创业难,守业更难。尤其是当接班人不是在创业者身边一步步学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
可能在他们看来,改个配方、投资个房地产都是小事,但在老干妈这样的传统企业里,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从街边小贩到"辣酱天后"的逆袭之路
说起老干妈陶华碧的故事,得从1947年说起。
那时候的贵州遵义,有个八姐妹家庭,陶华碧就是最小的那个。你敢信?她还没出生的时候,她爹就盼着能生个儿子。
结果一看,又是个女娃,这下可把老爷子给愁坏了,整天唉声叹气。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别说上学了,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八姐妹天天下地干活,可家里人太多,种地挣的那点钱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口人。
饿肚子是常事,树皮野菜更是家常便饭。
但天生带着"吃货基因"的陶华碧可不简单,从小就爱琢磨吃。家里那点可怜巴巴的食材到她手里,总能变出新花样。
这么说吧,人家是被逼出来的厨艺,她是天生的美食达人。
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一名会计,生了两个大胖小子。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了。可天有不测风云,26岁那年,丈夫突然得病去世了。
这下可把陶华碧给愁坏了。两个儿子还小,总不能饿着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她只能起早贪黑地在学校门口摆摊卖米豆腐。
说到"老干妈"这个名字的由来,还真是个暖心的故事。当时有个"问题少年",总在上课时间跑来吃米豆腐。每次来,身上都是灰扑扑的,一看就是刚打完架。
陶华碧后来才知道,这孩子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总被人欺负。看着这孩子,陶华碧就想起自己的两个儿子,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有一天,她对这个孩子说:"以后想吃就来,不收你钱,就当我是你干妈。"这话一出,那孩子感动得不行,从此天天喊她"干妈"。
其他学生听见了,也跟着叫"老干妈",这名字就这么叫开了。
谁能想到,一个卖米豆腐的小摊贩,后来会创造出一个年收入50亿的品牌?更妙的是,她最火的不是米豆腐,而是那个随便做来配饭的辣椒酱。
这事说来也挺逗,有一天陶华碧身体不舒服,没做辣椒酱。结果好家伙,客人一看没辣椒酱,饭都不吃了,扭头就走。
看见附近的店铺都来买她的辣椒酱,陶华碧灵机一动:与其做个小饭店,不如专心做辣椒酱!这一转型,可算是找对了路子。
你看,这就是命运的神奇之处。一个因为丈夫去世被迫摆摊的寡妇,靠着一罐罐辣椒酱,硬是走出了一条传奇之路。
从贫困少女到"辣椒皇后",陶华碧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的转机,往往就藏在看似最普通的时刻里。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吧。陶华碧没读过多少书,但她懂得人情世故,明白做人的道理。这份朴实的情怀,才是老干妈能够走到今天的真正密码。
三、从作坊到工厂:陶华碧的"辣椒江山"是这样打下来的
1996年,对陶华碧来说是个大日子。这一年,她终于下定决心,要把路边摊的辣椒酱生意做大。
要说创业,陶华碧可是从最苦最难的地方开始。刚办厂的时候,哪有钱请工人?剁辣椒、装瓶,全都是她一个人干。
那会儿要是去工厂看,准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中年妇女,手上沾满辣椒油,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你以为是老板?不,人家是在自己的工厂里当苦力呢!
但就是这种实干精神,感染了工厂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看在眼里:老板娘自己都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这不,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年下来,就发展到了200多号人。
这速度,简直神了!要知道,那会儿的陶华碧可没什么先进的营销手段。她只做了一件事:把自己的照片印在瓶子上,再把"老干妈"这个接地气的名字注册成了商标。
这操作看着简单,效果却出奇的好。1998年,也就是开厂后第二年,老干妈的营业收入就冲到了5000万。
你说这增长有多快?那叫一个坐火箭!从小作坊到年入上亿的企业,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这要放在现在,都能评选"最快独角兽"了。
但陶华碧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没有被这些数字冲昏头脑。依旧是该干啥干啥,从不摆架子。工人们都说:"华碧姐不像老板,倒像是咱家里的长姐。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陶华碧从不端着老板的架子,她更愿意跟工人们打成一片。谁家里有困难,她都记在心里;谁干活出色,她第一个表扬。
就这样,一群人愿意跟着她一起打拼。
最绝的是什么?老干妈从来不打广告。陶华碧的营销理念简单得很:把好东西卖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的口碑来帮你宣传。
这哪是在创业啊,简直就是在织梦!一个靠剁辣椒起家的农村妇女,硬是把一罐罐辣椒酱变成了"麻辣帝国"。从作坊到工厂,从小打小闹到年入上亿,陶华碧用自己的双手,踩出了一条创业致富的金光大道。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你就明白为什么后来陶华碧要从退休中回来拯救公司了。这可是她一刀一剁剁出来的江山啊!那些年的艰辛,那些为了质量宁愿少赚钱的决定,每一步都写满了她的心血。
这么说吧,陶华碧的"辣椒江山",就是靠着一颗诚心,一双勤劳的手,还有对产品质量近乎偏执的坚持打下来的。
造化弄人的是,这么好的基业,却差点被两个儿子给败光了。但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