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足球,叮哥其实在数年前就说的差不多了,很早意识到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
当下我们看到的0-7差距,并不是当前队伍里某个球员或教练的问题,而是前一段发展时期结出的果子,进行对比后的结果。
中国足球的问题,其实根本不在足球层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993年日本足球进行职业化,1996年川渊三郎提出百年计划,曾经无比低迷的日本足球开启了不断积累的过程。
1994年中国足球进行职业化,两者同样是将足球投入到市场中启动职业联赛的发展,30年后直接对垒的差距却到了七个球。
明明是而立之年,却仿佛还不如原点……
遵循百年计划中定下的长期目标,视川渊三郎为日本足球教父,这些年来整个日本足球界均在明确框架下向着世界杯冠军而尝试进步。
按照当初的设想,冠军只是达成某一发展阶段后有可能达成的目标,争冠并不是日本足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能踢出自己风格的高水平足球,增强人们对足球的关注以及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重视。在扩大足球人口后,日本足球的水平自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如果说日本足球像是一只循规蹈矩的乌龟,那么中国足球就像是一只总想着抄捷径的兔子。
中国足球被认为有着潜在的庞大足球人口,曾经金元足球也让人们看到,中国足球要想发展根本不差钱。
然而坐拥全国14亿人,还真就挑不出11人首发再次踢进世界杯……
多少外国球员或是教练,都曾表示过对中国足球发展所需基础条件的羡慕,看似不差人也不差钱。然而搞笑而荒诞的是,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中国足球始终在一个怪圈中徘徊。
东边蹦跶西边溜达,中国足球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基本框架,浪费了整整三十年。因为每一任上去之后,都有着自己的主张。
一会学巴西,一会学英格兰,一会看看意大利西班牙,始终没有打造出自己的足球风格。
叮哥很早就在说与日本足球的差异,只是数年前两边之间的差异,还并没有通过国家队战绩、球员个人水平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职业化的时间明明差不多,但发展的过程和目前能看到的结果却极为迥异。
如果真要说当下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或许并不是国家队或职业联赛水平的高低,而是同样进行了职业化的足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完全不同。
职业化也意味着民间化,从原本由国家队投入培养转变到民间参与,然后出色的人才将能够进入国家队效力。
经历了相近的时间,足球在日本的地位已截然不同,尽管棒球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但足球后来居上,已然深入了更多人的生活当中。在并非单一的教育价值观下,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家长心目中孩子可选的道路。
日本足球百年计划中,有着扩大足球大家庭的重要一环,于是日本足协在东京巨蛋城建设了一个足球文创基地:blue-ing!
日本足球在世界足坛已拥有了一席之地后,现在的目标不单是提升国家队水平,而是进一步在国内扩大足球影响力,让更多人喜爱足球,从而建立更深厚的足球文化。
相比之下,其实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足球只能说是一个小众娱乐活动,并没有多少人将足球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日本足球日益庞大的足球人口,来自家人朋友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对提升个人水平胜于短期利益的渴望。以数量力争球星,鼓励年轻球员留洋。如此一来,国家队整体实力的提高,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足球在人们心中地位的差异,会让两者的足球水平产生更大的差距。
反观中国足球,从1994年职业化以来,只是将其投入到了市场里,不用体工队模式进行管理,实则民间的根基从未打下,依旧是足球荒漠。
管理者似乎未曾试图让中国足球深入民间,试图获得来自普罗大众的喜爱,往往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足球若想在市场上获得好的名声,方式其实超出了体育的范围,会发现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
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本不在足球层面。那些年定下的有些莫名其妙的目标,现在来看极为荒诞,严重脱离实际。
对于职业联赛和俱乐部的管理,更是与J联赛的禁止企业冠名与营收要求的截然不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无序进入,因此导致了一批俱乐部在高负债后直接消失在职业足坛。
相比于得到规范的日本职业联赛,中国职业联赛在无序中竞技水平倒退,职业俱乐部难以盈利正常运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更多的俱乐部消失,导致本就没多少成果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看起来更加糟糕。
到头来,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往往只能作为企业的广告牌而已。
更多的俱乐部消失,导致本就没多少成果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看起来更加糟糕。
由于同年龄段的对手越来越少,年轻小将在国内缺乏高水平的较量,中国职业青训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徘徊不前。
从职业到民间,从球员到教练,中国足球的发展彻底陷入僵局。无人可动,无人敢动。
球迷不解,「很震惊14亿人为什么不能找到11个人会踢球?」
穆里奇表示,「对我来说,问题在于足球俱乐部不培训球员。中超、中甲、中乙所有俱乐部应该强制设立U11、U12、U13、U14、U15、U17、U20的青年梯队,世界各地都要这么做。」
国家队战绩离不开国内职业赛事,而国内职业赛事需要有足够多的球员与比赛作为基础。
日本足球在《足球小将》的火热后,意外扩大了足球人口,随后出现了更多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在官方的引导之下,建立了更多的青少年赛事,久而久之拥有了更高的职业水平。
昔日依靠体工队模式,中国足球展现了不俗的实力,曾被日本足球视为亚洲强队。多年以前,早已有足球人士发觉了足球在日本的发展与变化,然而个人显然难以改变中国足球的大局。
2022世预赛时,当时还有不少球迷觉得中国队是有机会冲击世界杯的,和日本队还能扳个手腕,毕竟只输了0-1。
但由于这届班子的各种乱象,国足最终错过2022冲击世界杯的机会,至少往后2届世界杯是肯定没戏了。
随着武磊等人的老去,1993-2005年左右,在中国足球人口较少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批球员,即将成为国足当打球员。
从小没有经历高强度国内比赛的竞争,甚至在中超中甲23岁左右才踢上球。整体水平在亚洲范围能排在第几位,可想而知。
错失了让中国足球发展得到更大动能的机会后,亚洲各队已经迎头赶上,就连昔日亚洲鱼腩印尼都依靠归化球员获得史无前例的增强,可号称荷兰三队。
见证三十年职业化的各种乱象后,现在中国足球的直接对手已不是日本足球,先看看国足能否从印尼和巴林上拿分吧。
浪费了整整三十年,中国足球依然没有自己的发展框架和足球风格。其实,很多东西并不见得能比国足这三十年强多少。
只是国足经常需要在公开透明的场合与对手进行正面较量,结果总是让人一目了然,无论男女老少都能看懂谁输谁赢罢了。
当下的中国男足,不敢说往后二十年五十年,至少会是往后五年内最好的。在无序低迷的状态下继续白白消耗着时间,真正的低谷还并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