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坦克导弹“红箭”-8到底有多牛?
一枚小导弹却获国家特等奖?
出口20万发,实战中成美俄坦克的克星?
但有人却说,“红箭”-8的诞生需要感谢一下越南?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个头不大的“红箭”-8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定奖获奖名单中,出现了一位有些迷你的身影,它就是“红箭”-8。
“国家科技进步特定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奖项呢?大家从往年获奖项目名单中,就可以窥见一丝这个奖项的分量。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将我国的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送上天穹,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因此成功摘下了这顶桂冠。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经过一年的摸索与总结之后,2008年"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成功获得了此项殊荣。
除了“红箭”-8难道没有热武器拿过这个奖项吗?当然有,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定奖”的高科技项目可不止一个,除了“红箭”-8,另一个就是第二代氢弹核武器。
一枚反坦克导弹却可以和氢弹相提并论,“红箭”-8究竟拥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反坦克导弹半自动制导领域下了很多功夫,当时半自动制导是反坦克领域的大趋势,美苏遥遥领先,但是我国也不愿落后。
只可惜,我国对于半自动制导系统领域的研究十分薄弱,想要在短期内取得突破,与他国合作是一条性价比极高的道路。
直到1987年,红箭-8反坦克导弹系统才姗姗来迟。
红箭-8并不是哈瓦斯手里的那种,扛起来就跑的火箭炮。不过也没有因为不能手提而影响它的机动性。
它可以直接矗立在地面上进行定点打击,也可以在装甲车和军用越野车上,依靠机动车来提升自己的机动性,只要空间允许它甚至可以装载在飞机上,让飞机带着他上天入地。
巨大的三脚架发射器,在保证足够稳定的同时,还可以适应各种地形。
发射器上还配备了光学瞄准镜、红外辐射接收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它可以适应多种环境。
既然是半自动系统,弹道计算装置自然必不可少,实战中除了讲究火力压制,也要讲究发射效率,简单有效的计算装置,可以让导弹发射的时间成本进一步降低。
第一代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打击半径其实算不上远,大致可以将一枚重约11千克的120毫米反坦克导弹,送到100到3000米范围之内。
别看它射程只能算是一般般,最大飞行速度以及打击能力却相当强劲,每秒钟220米的炮口初速度,进一步增加了拦截的难度,高爆反坦克弹头可以穿透500毫米的均质装甲,放在当时也算够用了。
后来科研人员们又研制出了新款红箭-8А反坦克导弹,高达600毫米的装甲穿透力,放眼全球反坦克导弹市场,绝对在第一梯队傲视群雄。
等到20世纪末的时候,运用了新技术的红箭-8C反坦克导弹性能更加优秀,在串联累积弹头的加持下,800毫米的军事弹夹也不在话下。
红箭-8D更是在扩大打击半径工作上下了很多功夫,4千米的射程足以应付射程越来越远的坦克炮台,保证反坦克导弹的射程永远在坦克射程之外。
之后我国还研制出了红箭-8E、红箭-8F还有红箭-8N,26个字母写写都不够用了。
红箭家族的新成员在数控技术上完成了进一步的突破,更加精准的算法、更加紧凑的电子设备,可以让装甲穿透力进一步增加,1000毫米的均质装甲也不在话下。
越南“贡献”?每当中国手里有了什么好东西,西方总会先站出来质疑一通。
红箭-8也是如此,当年就有西方人士声称,如果没有美国的陶氏反坦克导弹以及法德的米兰反坦克导弹,以中国的研发基础,根本没有能力开发此量级的反坦克导弹系统。
我们无法否认,红箭-8的成功研发确实受到了欧美反坦克导弹的启发,但是逆向研究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一部分,红箭-8最终能够成功问世,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
话说回来,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社会确实存在一段蜜月期,但是按照欧美以往的风格,他们也不可能将核心技术全盘托出,中国的研究基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曾经和中国关系相当不错的国家了,曾经的越南。
提起越南,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但是在越南反咬一口之前,也就是越法战争、越美战争期间,中国与越南的关系算得上是相当密切。
当时越南刚刚建国饱受西方国家奴役之苦,连连的炮火让农业都发展不起来,更不要谈工业和军工产业了。
中国对他们那是又援助粮食,又援助军火。
越法战争结束后,还帮助越南建立工业结构。
出于礼尚往来,越南也把一些好东西送给了中国,其中就包括美国大名鼎鼎的二代反坦克导弹BGM-71TOW导弹,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陶式导弹。
美国的导弹怎么到了越南手里呢?
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BGM-71TOW导弹还算不上是一项完善的系统,在雷达引导系统的支持下,它具有极高的打击精准度,也可以对运动中的目标进行追踪。
然而1970年,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这批BGM-71TOW导弹其实是存在硬伤的,那就是他的“哑炮”率极高,而这些没有在第一时间爆炸的炸弹,大多数都会被越南士兵捡回“家”中。
越南在枪林弹雨中捡了不少漏,自然也不会吝惜于向当时的“好兄弟”中国分享,而这对于中国来说,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当时中国的反坦克导弹,基本上都是苏联留下来的“老古董”,对待第一代坦克这种“大龄装备”勉强够用,对上第二代坦克这些“帅小伙”,穿甲能力严重不足。
成功拿到陶氏导弹的中国科研人员当然如获至宝,开始了长达几年的逆向研究。
运作方式搞明白了,技术要点也知道了,再加上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逐渐深入,红箭-8的生产研发正式提上日程。
军火市场上的畅销品把红箭-8研究出来的是中国,真正让它在国际市场上声名鹊起的却是巴基斯坦。
这件事其实也不用太过在意,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虽然我国周边仍旧有势力虎视眈眈,但是中国也确实做到了几十年无战火,红箭-8在中国本土基本不会有用于实战的时刻。
至于它为什么到了巴基斯坦手中,那就要说一下巴基斯坦与印度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了。
有意思的是,当年站在印度背后的是苏联,站在巴基斯坦背后的却是美国,老美的作风大家也很清楚,该给的东西都会给,但是给的量就差强人意了。
所以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边境威胁,巴基斯坦不得不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卖家,与之一直维持着良好关系的中国,就成为了巴基斯坦的首选。
巴基斯坦同时采购了一批中国的红箭-8与美国的陶氏导弹,陶氏导弹已经是老面孔了,打击能力自然不必多说,红箭-8倒是让他们十分惊讶,甚至在精准度与破坏能力上比陶式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基斯坦索性一掷千金,开始疯狂引进我国的红箭-8,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武器就是“争气”,印度的装甲部队碰上它,几乎一秒钟变成一个空壳。
难道说印度的装甲部队很弱吗?
那可不是,印度可是苏联军工的坚定拥护者,他们麾下的装甲部队用的可都是苏联的先进坦克,苏联的钢铁洪流有多厉害自然不必多说。
经此一役,中国红箭-8彻底打出了名声,各国订单纷至沓来,我国的新款反坦克导弹一下子就成了军工出口业的新宠。
为什么它能在短时间之内,占领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呢?
优异的专业性能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生产的军事武器,实在是太注重性价比了。
2012年,美国向黎巴嫩出售了6676颗新型陶氏导弹,总价高达3.49亿美元,平均每克的售价将近6亿美元,以2012年的汇率来算,大概为38万人民币一颗。
红箭-8的官方售价大概每科在20万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颗陶氏反坦克导弹差不多购买咱们家的两颗了,中东土豪们确实有钱却也不是冤大头,相比之下人家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那一个。
如今红箭-8依旧在中东地区发光发热,前前后后我国总共出口了20万发左右,或许未来还能创下更加惊人的出口额。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人民网:IS敢跟美军叫板靠9种武器 中国制红箭8导弹显威中国新闻网:美军采购6676枚“陶”式导弹 总值超3亿美元
只要穿深足够,剩下的就看导引头了,不知道最新型号有没有攻顶和空地两用型的,那肯定大卖[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