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让兄弟改名,嘉庆则自己改名,为何乾隆本人和兄弟都不改?
世人皆知雍正继位后,为了避讳,让兄弟们将"胤"字改为"允"字。然而,到了乾隆时期,情况却有了不同。乾隆不但没有要求兄弟们改名,自己的名字也保持不变。这让许多大臣们困惑不已,毕竟改名避讳是祖宗之法,乾隆为何要如此特立独行?
更让人不解的是,到了嘉庆年间,嘉庆帝却一反常态,主动将自己的名字从"永琰"改为"颙琰"。同样身为皇帝,为何三位帝王对于避讳之事,态度却如此不同?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引人深思的是,若说是为了避免麻烦,那乾隆为何不效仿雍正?若说是遵循传统,那嘉庆为何要改自己的名字?这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深意?
一、避讳制度的演变历程
康熙五十年(1711年),朝廷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一位叫张永年的秀才,因在考卷上写了"玄"字,被人告发触犯圣讳。朝廷重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从重治罪,也有人认为应该从轻发落。
康熙帝听闻此事后,沉吟良久,对身边的大臣说道:"避讳之事,关乎君臣大义。但若因一字之差,便要治人于死,朕心实在不忍。"最终,康熙帝下旨将张永年革去功名,但免于死罪。
此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大臣们这才意识到,避讳制度已然成为一把悬在臣民头上的利剑。从此以后,凡遇皇帝名讳,文书上必须改用别字,就连科举考试也不例外。
然而,追本溯源,清朝建国之初,情况却大不相同。努尔哈赤时期,朝廷上下根本无需顾虑避讳之事。据《满洲实录》记载,努尔哈赤的名字在公文中常常直书,就连他的兄弟们见了他,也直呼其名。
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后,顺治帝继续沿袭了这一传统。一日,大学士范文程在朝会上提出,是否要效仿明朝,实行避讳制度。顺治帝听后笑着说:"我等原本游牧之民,不必拘泥这些繁文缛节。"
但到了康熙年间,情况发生了转折。康熙十二年(1673年),一位翰林院编修在编纂《大清会典》时,发现许多汉人官员在上书时都刻意避开"玄烨"二字。此事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
经过深思熟虑,康熙帝决定正式确立避讳制度。他在一次廷议上说道:"我大清虽为满洲之国,但既已入主中原,就当采纳华夏之礼。避讳乃是尊君敬上的表现,今后凡遇'玄烨'二字,皆当避讳。"
这一决定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北京城内的玄武门便在此时改名为神武门,各地官府衙门的匾额和文书中但凡有"玄""烨"二字的,都要重新更改。
有趣的是,当时江南一带有不少书院和寺庙都用了"玄"字,一时间改名之声此起彼伏。苏州玄妙观的主持更是亲自进京,请求保留原名。康熙帝深知此事涉及民间信仰,便特许这些历史悠久的寺观保留原名,但要求在书写时必须改字。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雍正年间。雍正即位后,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避讳制度,更是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下令自己的兄弟们改名,将"胤"字改为"允"字,由此开创了皇室成员集体改名的先例。
二、雍正朝的改名风波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的一个清晨,紫禁城养心殿内,一场特殊的家族会议正在进行。雍正帝对gathered着的众位皇子和亲王们说道:"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为名讳一事。"
当时的朝廷大臣们都知道,康熙皇帝为诸位皇子取名时,都用了"胤"字作为辈分。雍正即位后,这些带"胤"字的名字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雍正对众位兄弟说:"朕思来想去,为避免日后麻烦,诸位兄弟不如将'胤'字改为'允'字。"话音刚落,大殿内一片寂静。
第一个表态的是十四王爷胤禵,他站起来说:"皇上所言极是,臣弟愿改名为允禵。"其他王爷们纷纷响应,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然而,就在改名即将尘埃落定之际,怡亲王胤祥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先帝为我等取名,字字珠玑,实难更改。"这番话让现场气氛一度尴尬。
雍正看着自己这位支持他登基的十三弟,沉吟片刻后说:"既然如此,十三弟可保留原名。"就这样,怡亲王成为了唯一一个保留"胤"字的皇子。
这场改名风波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大臣认为此举有违祖制,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雍正帝对怡亲王的特殊恩遇。
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礼部尚书张廷玉向雍正帝呈递了一份奏折,建议将改名一事正式制度化。雍正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将所有兄弟改名的事宜记入《大清会典》。
这一决定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各地方官府的牌匾、文书中凡是提到这些王爷的名字,都要一一更改。光是京城里就有数百处需要更换。
有趣的是,当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顺天府的一位官员在更改文书时,将"胤"字误写成了"引"字,引起了一番风波。雍正得知此事后,特意下旨明确规定,改名只能用"允"字,不得擅自更改。
雍正三年(1725年),一位叫冯璋的翰林编修在修改《世宗实录》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怡亲王胤祥的名字在奏折中经常出现,每次都要特别注明"胤字照写",以示区别。
这种特殊待遇一直延续到雍正末年。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朝中不少官员在写奏折时都会特意留意,遇到怡亲王的名字时要格外小心,生怕写错了惹来麻烦。
如此看来,这场始于雍正元年的改名风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更名过程,更是清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它既体现了雍正帝对兄弟们的态度,也反映出当时朝廷对待名讳问题的严谨。
三、乾隆坚持不改的深意
乾隆十年(1745年)的一个下午,乾隆帝正在御花园赏梅,大学士张廷玉匆匆前来觐见。张廷玉手持一份奏折,说道:"皇上,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来,这份奏折是礼部呈上来的,建议效仿雍正年间的做法,让乾隆的兄弟们将"弘"字改为别字。张廷玉说:"先帝在时,诸位王爷都将'胤'字改为'允'字,不知陛下的意思如何?"
乾隆放下手中的茶盏,说道:"此事不必再提。皇考在时,已经定下了诸位兄弟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皇祖父康熙爷亲自过目的。如今再改,岂不是不敬?"
这番话传到朝中后,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说乾隆是为了彰显孝道,有人说这是对康熙特别的敬意。确实,在乾隆的诸多政令中,常常能看到他对康熙的推崇。
乾隆十一年(1746年),礼部又上了一道奏折,说是各地官府在处理公文时,遇到"弘"字颇为为难,不知是改还是不改。乾隆当即下旨:"凡遇朕的兄弟名字中的'弘'字,一律照写,不必更改。"
这个决定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的官员在写奏折时,遇到乾隆的名字"弘历"要避讳,而遇到他兄弟的名字中的"弘"字却要照写,一时间让不少人感到困惑。
乾隆十五年(1750年),江南一位叫钱大昕的学者在修改族谱时,特意写信向朝廷请教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乾隆得知后,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态度:"皇祖父所赐名讳,岂能轻易更改?"
据《清宫起居注》记载,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乾隆在一次家宴上谈起此事,对着众位兄弟说道:"当年皇祖父为我等取名,每一个字都是精心挑选的。我等应当永远记得这份恩典。"
这种坚持一直延续到乾隆朝末年。乾隆五十年(1785年),一位翰林院编修在编写《满洲氏族通谱》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乾隆朝的官方文书中,"弘"字的使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双轨制——皇帝名字中的要避讳,兄弟名字中的要保留。
这种做法影响深远。后来的档案专家在整理乾隆时期的奏折时发现,那些奉旨誊录的文书都严格遵守着这个规则,形成了清代避讳制度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乾隆末年,当大臣们问及为何如此坚持时,乾隆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此事关乎孝道,朕岂能为了一时方便,就改动皇祖父所赐之名?"这句话被后人收录进《清史稿》,成为了解读乾隆处理这件事的重要线索。
四、嘉庆的改革创新
嘉庆元年(179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刚刚即位的嘉庆帝召见了当朝重臣刘墉。这位年轻的皇帝开门见山地说:"卿家可知朕为何召你来?"
刘墉躬身答道:"回皇上,可是为了名讳一事?"原来,嘉庆帝登基时名为永琰,这个"永"字在清朝典籍和文书中经常出现,一旦实行避讳,势必会带来诸多不便。
嘉庆对刘墉说:"朕思来想去,与其让天下臣民为避讳之事劳神,不如朕自己改个名字。你看如何?"这番话让刘墉十分惊讶,因为在清朝历史上,还从未有皇帝主动提出要改自己的名字。
经过一番商议,嘉庆决定将自己的名字从"永琰"改为"颙琰"。这个"颙"字极为生僻,在日常文书中几乎见不到,可谓是一举解决了避讳带来的诸多麻烦。
嘉庆二年(1797年)春,礼部尚书觐见时说道:"皇上改用生僻字作为名讳,此举确实为朝廷和百官省去了不少麻烦。"嘉庆笑着回应:"为政之道,当以便民为先。"
这一改革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趣的是,当时朝中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一位翰林院编修在誊写档案时,将"颙"字写错了笔画。这位编修吓得不轻,连夜向嘉庆请罪。嘉庆却说:"此字本就生僻,写错了也不必太过介怀。"
嘉庆五年(1800年),江南一带发生水灾,当地官员在上报灾情时,发现新的避讳制度大大提高了文书处理的效率。往日里需要反复斟酌的避讳问题,如今已不再是困扰。
有意思的是,嘉庆的这个决定还影响到了他的兄弟们。当时有大臣建议其他王爷也跟着改名,嘉庆却说:"朕改名是为了方便天下,又何必让兄弟们跟着更改?"
这种务实的做法在当时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清宫档案》记载,嘉庆年间的奏折处理速度明显快于从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避免了因避讳而反复修改的麻烦。
嘉庆十年(1805年),一位名叫阮元的学者在编纂《十三经注疏》时,特意在序言中提到了这一点。他说:"今上圣明,知避讳之繁难,特改名为生僻字,此举实为千古创举。"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嘉庆朝末年。后来的道光帝也效仿父亲的做法,将自己的名字从"绵宁"改为了"旻宁"。这种使用生僻字作为名讳的传统,成为了清朝避讳制度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五、皇室命名的历史意义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一位来自江南的老学者在整理家中典籍时,发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清宫避讳档》。这位学者名叫钱林,他的祖父曾在乾隆年间任职翰林院。
翻开这本档案,钱林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朝皇室的命名方式,从努尔哈赤到咸丰,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早期多用满语名字,后来逐渐采用汉字,但始终保持着两个字的规矩。
据《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在关外时期,满人的名字大多来源于自然界。比如,贝勒硕塞的名字就是"雪"的意思,而固山贝子阿巴泰的名字则源自"叶子"一词。
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开始推行一项新政策:凡是满族贵族子弟,都要学习汉文化。这项政策对皇室命名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这时起,皇子们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字。
这种变化在雍正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雍正不仅给皇子们起了汉字名,还首次引入了汉族的"字辈"制度。他给自己的儿子们取名时,统一用"弘"字作为第一个字。
此后,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下来。嘉庆的儿子们用"绵"字,道光的儿子们用"奕"字,咸丰的儿子们用"载"字。每一代都有自己特定的字辈。
在钱林整理的档案中,还记载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乾隆四十年(1775年),一位蒙古亲王上书建议皇室也采用蒙古人的命名方式。乾隆回复说:"我朝立国,虽源于关外,但治天下必须兼采汉满之长。"
道光元年(1821年),礼部曾对历代皇室命名做过一次系统梳理。他们发现,清朝皇室的名字虽然形式上越来越"汉化",但在字数上始终保持着满族的传统,从不用三个字。
这种独特的命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在位时,曾有大臣建议效仿汉族,给皇子起三个字的名字。光绪说:"我朝祖制,不可轻改。"
有趣的是,这种命名方式不仅影响了满族贵族,也影响到了一些汉族官员。据《清稗类钞》记载,当时不少汉族大臣给子孙取名时,也刻意模仿皇室的做法,只用两个字。
同治年间,一位叫张佩纶的翰林编修在修订《会典》时写道:"我朝皇室命名,既采汉字,又存满制,实为满汉一家之明证。"这段话生动地概括了清朝皇室命名的特点。
从康熙到光绪,这种独特的命名传统持续了二百多年,直到清朝灭亡才最终结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见证了满汉文化的交融,也记录了一个王朝的兴衰。
嘉庆大家的评论都是他是个好人,但算不上好皇帝,而且前半辈子被老爹乾隆压制,后面又遇到白莲教焦头烂额,唯一被人记住的就是天理教攻入紫禁城还有被厨子刺杀周围大臣侍卫束手无策,倒是他儿子道光被称为大清狙神,火枪狙人贼准[笑着哭]
老十三的名字是,后面恢复的,乾隆是因为兄弟们名字是康麻子取的,加上他比较看重兄弟感情。永琰改名是乾隆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