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第二季第七集长期股权投资

喜欢甜妹 2024-11-09 03:31:24

由于净利率可以近似地看成:净利率=毛利率-三费率+投资净收益率,投资净收益率=投资净收益/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增长的幅度大于投资净收益增长的幅度,则导致投资净收益率下降,进而导致净利率下降。

最后,我们拿估值逻辑与此处的财务逻辑、业务逻辑交叉验证:

从华域自身的历史PB区间来看,其上市后PB区间大致为1X~3X之间

华域汽车在2009年刚注资上市,PB维持在1.6X~3X之间;2014年增持延锋后,PB从1X开始一路提升;2015年延锋和江森业务重组,PB最高提升至2.7X

2016年汇众注入华域汽车,使得其PB从1.2X提升至1.5X;2017年收购小糸后,PB从1.5X进一步提升为2.3X

第一,从财务层面。

先看关联交易:

2015-2017年,华域汽车及其下属企业向上汽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供应商品金额为:656.61亿元、792.43亿元、879.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06%、63.75%、62.60%。

2014-2016年,上汽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向华域汽车及其下属企业供应商品为:105.35亿元、127.82亿元、152.37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为:13.49%、12.05%、12.68%。

对比来看华域关联销售增速和上汽的营收增速,两者的增速相近,进一步印证关联交易的增长合理性。

再看装资产。

由于华域属于上汽集团合并范围(上汽持股比例58.32%),给华域装资产,其实也是在给自己装资产。

第二,从业务层面。

上汽能装的资产都是自己供应链上的企业(如延锋、汇众),其中大部分是与外资合资的零部件企业。

此处,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合资零部件公司的成因是什么?

零部件无法国产,只能对外采购,但由于汽车工业存在国家意志,因此,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各退一步,形成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公司局面。

上汽能够增持这些零部件公司,只能说明一件事——自身话语权提升。

因为只有在零部件生产上摆脱了海外巨头依赖,上汽才会提高股比,敢于将外资零部件巨头移出合营公司

第三,估值层面,我们拿近3年的三次装资产来看估值情况:

2015年,延锋和江森合作

2015年下半年,华域完成延锋和江森自控的业务重组,成立延锋内饰公司,华域控股70%。从产品上来说,江森内饰的车顶内衬、地板控制台等新产品得以因此注入华域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