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2岁,去养老院当义工后,我决定余生不养老,从此云淡风轻

穗说情感 2024-05-12 02:10:38
有些老人谈起”养老院”这三个字色变,觉得到了那里就是等死。

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孩子的我们这代人,或许将来有一天,也要走进那里。

与其这样,倒不如提前去了解一下,如今的养老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讲述人:卫红

记录人:穗雪

来源:作者身边的故事

我今年52岁,从前在企业里工作,如今退休一年多了。我有一个儿子还在上大学,老伴还在工作岗位上。

退休一开始,我放飞自我,吃喝玩乐了大半年。每天刷剧、逛街、爬山、到处周边游。。。

我想把前半生没有享受过的悠闲时光,通通都补回来。没体验的生活,也都来体验一把!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和一个同事闲聊的过程中,从一个和我一样刚刚退休的同事口中得知,她把母亲送到了养老院,因此偶尔会去养老院里做义工。

坦率的讲,到了我这个年纪,对“养老院”这三个字,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感触。响应计划生育国策的那个年代里,我们都是只有一个孩子。

很多家庭,两个年轻人需要照顾四个老人,他们不仅工作压力大,还有孩子需要照顾,很容易力不从心。

有些老人谈起”养老院”这三个字色变,觉得到了那里就是等死。我知道,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也要走进那里。

与其这样,倒不如提前去了解一下,如今的养老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于是我和同事一起去了那家养老院,我成为了那里的一名义工。

在这仅仅短短一天的体验里,却让我对人生、对晚年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也促使我做出了一个看似决绝,却充满着深思熟虑的决定。。。

这里是一家是我们市里比较有名气的养老院。同事也是经过再三比较,最终决定把母亲送到这里。

这里的收费是分不同等级的。完全能自理的、半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每一个等级的收费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老人:他们当中有的曾是国企的退休员工;有的是城市人民教师;还有一些曾是事业单位的公务员。。。

他们的前半生,都曾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些也曾是工作单位里的中流砥柱;有些也曾经有着优雅的身躯与姣好的面容。或者谁,也曾是别人心中的白月光。

然而,无论前半生多么的风光,那都已经成为历史,如今的他们是这个社会上最弱势,最需要关怀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里,拼的不是能力、不是容貌、不是昔日的社会地位,而且你的身体。

在我做义工的这一天里,我帮忙照顾了一些老人,也和他们其中的一些,意识清醒的老人聊了聊。。。

让我最为感触深刻的,就是当你年龄越大,身体就越来越不好,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慢慢地老去快速地死去,成为这里边最为幸福的一类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姓左的阿姨。他退休前在国企单位上班,是一名会计。他的退休金一个四千多块钱。

老伴儿去世两年的她,有两个女孩儿,大女儿在本市,小女儿远嫁去了外地。

去年的一个晚上,左阿姨突发心梗住院了。幸运的是,当时大女儿刚好在家里,送医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

只是苏醒后,只剩下嘴巴还能说话,身体的其它器官已经基本失能了。这种病人最痛苦的是,她的意识还是清醒的。

听说刚来这里的时候,她嘴里常常念叨着:“老天爷为啥不收我?我还不如走了算!不用活受罪了!”

左阿姨刚瘫痪的时候,大女儿正好也退休了,来家照顾左阿姨了一段时间。可是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大女儿家里也是有一堆事呢!

大女儿的丈夫还没有退休,儿子、儿媳都得上班儿,一岁多的小孙子没有人看。如果她来照顾左阿姨,小孙子就只能雇保姆了。

保姆费用,一个月怎么说也得4000块钱,小两口都是工薪阶层,又有车贷和房贷,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呀。

另外一个小女儿远嫁去了外地,还没有退休。换她过来照顾左阿姨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两个女儿商量下,为左阿姨找到了这家养老院。

左阿姨自己也不想给两个女儿增添过多的麻烦,尽管万般无奈,她还主动提出来这里的。

左阿姨的床头摆放了一张她年轻时候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她气质优雅、风姿绰约。

不知道的人,很难把照片上的人和眼前的她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她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的时候,护工只是机械的往她的嘴中送些流食,甚至有些已经流到脖子上了,她也只能目光呆滞地看着护工。

当护工来为她处理大小便,给她翻身并擦拭身体时,我看到,她在护工面前,就像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

当我听到她从喉咙里发出的痛苦呻吟声时,我深深的体会到古人说的生老病死中,关于“老”这个字的深刻含义。

每个人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

在这里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一个人独处。我看见左阿姨总是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很久很久都不动一下。

如果不是看到她的胸前还有起伏,甚至就像已经离去一般。她静静地等待着时间从身边划过。她说其实她最害怕的不是死,而且孤独和无助。

听到这里,我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我仿佛从她的身上看见了未来的自己。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无论你愿不愿意,无论你做没做好准备,那一天终究会来到。

和左阿姨相比,今年76岁的魏阿姨属于半能自理的老人。她每个月退休金四千多块钱,她说抛去养老院的费用,自己还略有盈余。

魏阿姨,几乎没有和我提起她的子女,只是告诉我她有一个小孙女,已经参加工作了,常常会来这里看望她。

魏阿姨曾经是一个小学音乐教师,会弹钢琴。据说有时候,养老院里组织老年人活动,魏阿姨的《致爱丽丝》、《梦中的婚礼》总是这里最为亮眼的节目。

我猜大概也就只有在那个时候,魏阿姨才能提现到自我价值,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精神生活的意义。这或许是她在养老院里最美好的时刻吧。

同样的一张病房里,同样的两个老人,能自理的和不能自理的有些天壤之别。

无论你退休金多少,无论你有没有一个孝顺的子女,只要你来到这里,往后余生,你拼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一天的义工结束了,我与两位阿姨告别,心中五味杂陈。

穗雪写在最后: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能够自理的时刻,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凡事看开、看淡。

当身体出现小毛病的时候,我们应当及时的去就医,积极治疗,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可当大病来临的时候,选择一种看淡的方式去对待,不再让养老成为生活的负担。。。

倘若有一天失去了自理能力,或者去养老院或者请保姆来照顾,小病从医,大病从死,用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