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潘维廉是一位正宗的“老外”,但是他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功事业,卖掉经营得如日中天的公司,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踏上了前往中国厦门的航程。
他的身份从美国企业家转变为厦门大学的外籍教授,成为中国最早引入MBA课程的教育者之一。
这位“老外脸”的美国人逐渐融入了中国社会,甚至一次次向中国申请永久居留权,为何他会对中国如此执着?为何中国在他眼中远远领先于世界?
定居中国的美国人
1988年的厦门,和当下这座现代化的滨海城市截然不同,那时,断水断电是常态,交通设施也十分简陋。
潘维廉刚到厦门时,带着家人住进厦门大学分配的教师宿舍,这栋教学楼虽然是校内条件最好的居住地,但生活设施依然不足,两间房间中间仅隔着一条走廊,供水甚至是棕色的。
然而这些困境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对中国更深的好奇和敬佩,对比当时其他老师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小房间的生活,他由衷地感到中国人对外籍人士的尊重和关怀。
定居厦门后,他不仅要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还要处理来自美国亲友的质疑,那时,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印象充满偏见和误解。
他通过书信告诉他们真实的中国:这里的人们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内心充满希望,对未来的信心溢于言表。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信很快在美国流传开来,每月吸引五六千人阅读,甚至有小孩子专门写信问他关于中国孩子的生活,这些亲笔信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在厦门大学的课堂上,他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传授管理学的知识,他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改变社会结构,而国际管理理念的引入恰逢其时。
通过教学,他帮助学生们理解现代经济规律,同时也在课堂上强调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
他常说,中国不仅在向外界学习,也在影响着世界,他始终坚信,中国未来一定会凭借经济实力和平崛起。
1994年,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他决定亲自环游全国,他将一辆高顶面包车改造成简易房车,用三个月时间穿越了中国的偏远地区。
这次旅程让他大开眼界,在宁夏,他看到贫瘠的土地上,农民们通过“修路先富”的政策改善了生活。
在云南,他发现政策的倾斜帮助偏远山区修建了学校和医院,每到一处,他都感受到基层百姓对政府政策的认可,以及对未来的信心,他将这些见闻记录在自己的书中,向更多人传递中国发展的真实故事。
然而1994年的旅程虽然让他见证了中国发展的潜力,但当时的基础设施依然限制了他的行程,他需要长时间驾车穿越泥泞的道路,走访偏远村庄。
有时候,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另一个地区截然不同,让他对中国如何实现全面发展心生疑问。
这些疑问在2019年的第二次环游中得到解答,他发现,短短几十年,中国不仅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还通过全面铺设的高速公路网络,将偏远地区纳入国家经济版图,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场巨变?
直言中国领先
当潘维廉谈及中国时,他常常感叹:“每次回到美国,都像回到了20年前,”这句话并非夸张,而是他从亲身经历中得出的真实感受。
与他1988年初到中国时的印象相比,如今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中国的成就让他感到震撼。
他不仅见证了这些变化,更深刻理解到中国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94年,潘维廉第一次用房车环游中国时,见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高速公路还是稀有的,乡村道路大多泥泞不堪,甚至连城市之间的交通也十分不便。
为了走访偏远地区,他不得不小心驾驶穿过颠簸的路段,有时甚至要靠步行才能到达一些村庄。
他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是百姓的乐观态度和对政策的认可,在宁夏的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一位老农民,对方感慨地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简单但真切的话语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到了2019年,他第二次环游中国时,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32天内,他驾驶车辆走了2万公里,比起1994年的4万公里,行程减半,但效率却翻倍。
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到偏远地区,农村的水泥路连接到每一个村庄,道路畅通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也彻底改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他见到村民通过通路后将农产品快速运往市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基础设施的改进只是中国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厦门,他亲眼见证了筼筜湖从生态恶化到蝶变为“城市会客厅”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初,这片人工内湖因为污染严重被人们遗忘,但经过几十年的生态治理,如今这里水清岸绿,成为厦门市民和游客最爱的地方。
潘维廉感慨地说,筼筜湖的蝶变不仅代表了环境治理的成功,更象征了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他坚信,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不仅如此,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也令他钦佩,移动支付的普及、5G技术的广泛应用、共享单车的便捷,都让潘维廉直言:“在中国生活太现代化了,”
他回忆起在美国购物时,还需要用现金支付或者写支票,而在中国,无论是去菜市场买菜,还是在偏远地区的农户购买手工艺品,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交易。
这种便利性在他看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领先,更体现了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接受度和包容性。
中国的发展并不止步于国内,而是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潘维廉尤其提到“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在非洲,他的儿子和儿媳从事医疗志愿服务时,发现很多中国人在帮助当地修路、建学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潘维廉感叹,这种合作模式让他联想到中国30年前的发展道路,“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非洲同样适用。
在他撰写的书籍中,有不少篇幅专门探讨中国为何能实现如此快速而全面的发展,他认为,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力和对民生的重视。
通过他的采访,许多普通百姓都提到“政策好”,这是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核心原因。
从农田到城市,从边疆到内陆,中国的发展并非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多方面的协调推进。
潘维廉表示,中国政府不仅关注经济,还注重教育、医疗、扶贫等全方位的民生改善,这种全面性和系统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他也注意到,中国的发展模式仍然需要外界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他的书籍、信件和演讲,正是为了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
他提到一位荷兰教授在阅读他的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时,竟然一口气看完并表示大开眼界,这让潘维廉意识到,真实的中国故事远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那么潘维廉对中国的信任和赞美仅仅因为这些变化吗?他与中国之间又有哪些深厚的羁绊?
和中国之间的羁绊
潘维廉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他作为美国空军的一员被派往海峡对岸的台湾,那是他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
当时他收到一份来自大陆的宣传气球海报,这件看似偶然的小事,成为他与中国故事的起点,这张海报在他心中埋下了对中国的好奇种子,也为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埋下伏笔。
1988年,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在美国蒸蒸日上的事业,带着家人来到厦门大学,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的美国朋友和亲人中引起不小的争议。
有人质疑他的选择,甚至直言中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落脚点”,但潘维廉用行动证明,这不仅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也是一份他与中国文化深深共鸣的体现。
他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专注于管理学的教学,致力于推动中国商业教育的发展,他坚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际管理学的引入,而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也能够为世界管理学提供宝贵的经验。
这位“厦门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教育事业上,也体现在他的研究与探索中。
他痴迷于闽南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甚至提出“没有厦门,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的观点,他发现,厦门和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对中美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深入研究这些历史,试图通过书籍和演讲,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连结起来,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疫情期间,潘维廉展现了对中国的信任和与中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决心,他曾发布视频,讲述自己为何坚信中国能够战胜疫情。
他还用行动传递信任:回到中国后接受隔离,并通过书籍和讲座向外界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他深信,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是中国在面对困难时最大的优势。
更让潘维廉感动的是中国的开放与包容,他获得福建省第一个外国人绿卡称号,但这只是他与中国情感的冰山一角。
潘维廉还计划在2024年第三次环游中国,以记录新时代的中国社会面貌,他不仅想见证这些变化,更希望将所见所闻带回美国,传递给那些仍对中国充满误解的西方民众。
在他的构想中,中国梦并非只属于中国,而是关乎全世界的共赢与发展。
对于潘维廉来说,中国不仅是他的生活地,更是他情感归属的地方,他常说:“我是老外脸、老内心,可能下一辈子是中国人,”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也显示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发展的深深信赖。
结语
潘维廉见证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如今的全面发展,用书籍和讲座打破了西方的偏见,他坚信中国是世界的未来,这不仅是基于经济成就,更是对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认可。
中国的发展不仅感动了本国人民,也吸引了像他这样的外国友人,他所传播的“中国故事”,将继续影响世界,促进中西方的理解与交流。
参考文章
北京日报2024年12月2日《定居中国的美国教授潘维廉:中国远远领先,每次出国都感觉回到20年前》的报道
国际在线2024年3月25日《资讯有故事︱美籍教授潘维廉:“我是老外脸、老内心,可能下辈子是中国人”》的报道
厦门大学2024年7月16日《师者|潘维廉:漂洋过海来 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