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内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有哪些,看看你知道几个?

星之旅说 2023-07-12 09:18:06

竹屋纸窗无限好,观书学字不妨清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特的教育机构,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感受书院中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历史传承。

在国内著名的古代学府里,孕育出无数英才和名人志士,有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也有沉静庄重的氛围,散发着淡淡书香气息,走进书声琅琅的书院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踏入历史的长河。

北宋有四大书院之说,南宋亦有四大书院之说,至清末全国共有书院2000余所。其中,曾经名满天下的白鹿洞书院,以其严谨的教风和培养出的众多文人而闻名;而浙江的岳麓书院,则是孕育出李时中、张择端、陈亮等一大批名人的重镇;而位于安徽省的庐山书院,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曾经被誉为“天下第一书院”;此外,还有秦淮八艳闻名天下的金陵书院、以建筑艺术而著称的龙门书院等等。

中国古代的书院,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它孕育出了无数英才和名人志士。如今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已不存,如丽正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徂徕书院等。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有哪些,看看你知道几个?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主旨在于聚徒授学,振兴教育。杨悫过世后,由他的门人戚同文薪火相传,继续办学,深受当时宋州将军赵直的称赞,并得到大力支持。由于戚同文学问渊博,执教有方,使得私学声望雀起,四方学子负笈茹辛,“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

(应天府书院)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州人曹诚“以金三百万”,在府城中戚同文私学旧舍建成书院,并于1009年将书院入官,受到真宗嘉许,因公元1006年宋州已擢升为应天府,故真宗下旨将曹诚所办书院赐名为应天府书院,“前庙后堂,旁列斋舍,凡百余区”,“聚书数千卷”,使得书院声名远播。

(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1028年春,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由宣州知州改知应天府,给应天府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晏殊到任后,立即着手发展应天府的教育事业,他早已闻知范仲淹大名,当时正值范仲淹丁母忧退居睢阳(即商丘),遂邀请范仲淹入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此前范仲淹曾于1011年入应天书院读书,到1015年举进士离开此地,前后共居住五年,在应天书院发奋苦读,所以对应天书院具有很深的感情,因而爽快答应了晏殊的邀请,入书院授徒讲学,“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肄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由于范仲淹“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俭以身先之。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讲学前后将近两年时间,对应天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应天府书院)

到哲宗朝时,大文学家曾巩幼弟曾肇知应天府,此时的陪都南京官员上任罢免,往来频繁,但曾肇仍“大兴学校,……养成人才为多”,应天书院仍在继续发展之中。根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的应天书院仅给应天府培养的人才,《宋史》中有记录的进士有30人,有传记的名人达38人,其中代表性的有官至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天下奇才张方平,名臣兼学者的赵概,教育家戚纶和王砺、王洙父子,文学家王尧臣等一大批名臣文士。

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应天府书院)

1126年起的靖康之变,应天府未能免于兵燹之灾,教育遂废,直到明代中后期才有了转机。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巡按御史蔡靉,将嘉靖初知州王侑建的社学,改为“应天书院”,才有恢复振兴之意。

万历二十九年,郑三俊为归德府(即商丘)知府,继承范仲淹的治学兴学精神,建成范文正公讲院,“择九邑之俊髦者,养而课之”,公事之余,亲自执书讲学,培养了许多封建社会杰出的人才,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户部侍郎兼兵部侍郎叶廷桂、大学士宋权等。

(应天府书院)

关于郑三俊上乘范仲淹在应天授教的情况,清初商丘文人高玢在《金吾公传》中明确记载到:“归(即归德府)在北宋,即南京,应天留守尹晏元献公殊,会延范文正公仲淹来主邦教,辟设书院,讲学其中,历朝最著。金元以来,鞠为茂草。明神宗朝,郑公三俊出守是邦,重而新之,自悬绛帐,搜集英俊,每日公余,亲诣教授。文教大兴。归之名公巨卿踵接其间。”

入清以后,顺治八年,燕山王某镇守归德,开始恢复范文正公讲院,康熙十三年,知府闵子奇又进行复修。康熙二十年,知县赵申桥将义学扩建,题名为“应天书院”。范文正公讲院、应天书院之名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期。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河南郑州)

春和景明,清风徐来。4500岁巍巍古柏下,几名汉服少年手捧书卷朗声吟诵,伴随着清幽的鸟鸣声声入耳,似要带人穿越回千年前那极负盛名的至高学府——嵩阳书院。时光流转,这里闪耀着的大圣先贤灿若星辰的思想光辉,在千年后的今天,依旧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坐落于登封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立嵩阳书院“高山仰止”牌坊下环顾,上可仰望嵩岳诸峰,下可俯瞰登封城景。拾阶而上,环境清幽,颇有乾隆皇帝在《嵩阳书院》一诗中“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的趣味。

北魏初建时嵩阳书院是一座佛教寺院“嵩阳寺”;隋大业年间称为道教活动场所“嵩阳观”;唐高宗李治游嵩山时,一度为其行宫,名曰“奉天宫”;至五代,后唐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众讲学;后周世宗柴荣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

(嵩阳书院)

宋代时期的嵩阳书院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宋太宗御赐“太室书院”匾额。宋景祐二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宋神宗在位期间的近20年里,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十余载,嵩阳书院不仅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也发展为我国古代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朱熹、吕海等在此讲学,并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励志美谈。曾在嵩阳书院求学的张载写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司马光在这里创作彪炳千秋的《资治通鉴》。

嵩阳书院有着近千年的讲学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它始终坚持一种开放、创新的态度,不仅传授儒学经典,还传播经邦治国思想、特别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可以说,它是一座书院,但不仅仅是一座书院。嵩阳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发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传播中华文明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大众共识。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简洁中不失雅致,古朴中尽透书香,先师祠、讲堂、道统祠、藏经楼、程朱祠、书舍、学斋等建筑古色古香,还原了古代书院的建制,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和国学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国学文化,书院还专门定制了“书香传家·亲子共读”、“开笔礼”、青少年研学游、古代科举考试实景体验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嵩阳书院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布局,除道统祠为歇山顶以外,其他建筑均为硬山卷棚布瓦顶,建筑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还保存有《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等古代石刻15品,这些文物遗存在国学研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九江)

白鹿洞书院,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素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美誉。书院坐落在贯道溪旁,坐北朝南傍山而建,因地势低凹,青山回合,俯瞰形如一洞,故称之为“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白鹿洞书院在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于群山绿树之中,掩映着一组楼阁庭院式的古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

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 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发展。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朱熹非常惋惜,责令官员,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

(白鹿洞书院)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清末宣统二年,清廷废白鹿洞书院名称,改称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岳麓书院,千年学府,弦歌不绝,无数新的学者,新的思想,新的派别,都在这千年学府里撞击着成长。灵秀山水间孕育出的这底蕴深厚的岳麓书院,教会了人们尊重与自重。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湖南大学西侧岳麓山东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里,走过了近千年,也见证了一所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更迭历程。

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岳麓书院。此后,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过千年,因此有“千年学府”的美誉。在此期间,岳麓书院经历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达21000平方米,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在布局上主要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要建筑有讲堂、教学斋、半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文庙、湘水校经堂等,这一切完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白墙黑瓦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巍峨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整个书院被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所掩映。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书院之一,这里的园林建筑必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同于官家园林的华丽隆重,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精致秀美,这里蕴含的是独特的湖湘文化。典雅优美的古建筑群反映出的是一种士文化的精神,是儒家士人的人文理想、心灵世界的体现。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的自然风光自是惊艳,但是深厚的人文底蕴才是岳麓书院真正亮丽的风景。一千多年间,在这里传播文化哲学的大师有朱熹、张栻、王阳明,弘扬光大国学的大师有王文清、王先谦,致力于教育兴国的教育家有杨昌济。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同化雨绵绵远”的大师,岳麓书院在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际,才走出了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等人,倡导最前沿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当国家发生危难之时,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岳麓书院也因此得以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岳麓书院)

公元1167年,37岁的闽学代表朱熹和34岁的湖湘学代表张栻因为学术观点上的巨大差异,二人同时登台,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学术会讲。相传二人会讲的高峰期曾三天三夜不下讲坛,令人敬佩的是在论辩时互为论敌的双方,在讲坛下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二人并没有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而贬低对方。相反地,他们能够尊重借鉴对方的观点、认可对方的学识,通过这场空前绝后的激烈论辩,他们各自的思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友谊。

岳麓书院位于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湖湘文化的中心。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由朱熹、张栻所建立的教学与学术会讲体系,确定了这座讲堂的文化学术的传播方式。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派与不同学术观点会讲及中国古代书院自由讲学的先河,同时,也树立了学派之间切磋论辩、求同存异的治学方式。时至今日,余秋雨、余光中、金庸等文化泰斗都曾在这里开坛论讲,以同样的传播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

(岳麓书院)

书院讲堂内悬有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据说是1917年湖南工专迁校于此的校训。当时的毛泽东正在杨昌济老师的帮助下寓居书院半学斋求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学府时,总是不禁回想起书院千年的发展历程,感慨千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山水草木融为一体的超世脱俗,这里蕴含着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所表现出的惊世情怀。也许,这就是朱熹“忠孝廉节”的院训与张栻“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教诲有机融合的体现。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

石鼓书院,道南正脉,英才荟萃,这里师有苏机、朱票、张栻、生有曾国著、彭玉麟、齐白石,客有杜甫、辛弃疾、徐霞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办学的书院,这里有宋朝两位皇帝御赐的匾额,这里是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里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就是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石鼓区石鼓山,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千年学府,与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有人曾赋诗“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来评价石鼓书院。由此,石鼓书院在我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石鼓书院建成后,陆续又修建了很多建筑。如南宋末年为纪念抗元英雄李芾,修建了忠节祠;到了明代又建立了大观楼和七贤祠,七贤祠是为了祭祀韩愈、朱熹、张栻、黄勉斋、李宽、李士真、周敦颐。

(石鼓书院)

到过石鼓书院的人们,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短短一句话,便将石鼓书院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的极高地位准确地表述了出来。石鼓书院,当然要有石鼓。在书舍的右前方便屹立着一个高2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旁边标注的说明文字,详细介绍了这个石鼓的来历。经过岁月的变迁,那一面石鼓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是书院1965年重建时仿造的。

虽历经战火,几经兴废,但是因为有皇帝的御赐额匾,无数文人墨客接踵而至,有的是讲学授徒,有的是赋诗作记、题壁刻碑……2006年,为传承千年文脉,衡阳市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重修石鼓书院。重修后的石鼓书院采用白墙黛瓦和深色柱子,整个书院看起来给人一种古朴、庄重、典雅的感觉,散发出浓厚的书院文化气息。书院整体布局呈中轴对称状,院内依原貌布置了禹碑亭、山门、书舍、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和合江亭等景观。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曾是中国南方学术文化的中心,从朱熹在此讲学的时候便倡导将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以达到“明道义正人心”教育目的。此后历朝历代,在此讲学之人基本上都是进士、举人出身,要么才高八斗、学贯古今,要么就是官场历练多年之人,或是卓然湖湘名士,这样的教师阵容,不管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保证了教育质量,使得石鼓书院“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正因为有强大的讲师队伍,正规系统的教育,石鼓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造就了数不胜数的栋梁之材。正所谓“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已经开”。

今天的石鼓书院已成为一处供人游览的文化胜地。在这里,没有了讲坛上宣道布业的学者,也不闻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繁华兴盛,只存梦中。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江苏无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所撰的这副脍炙人口的对联,今天依然悬挂在这座书院的依庸堂内。这副对联流传数百年,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难以挥去的政治文化情结,成为以时代、国家、民族大义检验每一个知识分子的试金石。一副名联,一群知识分子,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造就了一座千古流芳的书院——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自然风光旖旎,环境幽雅,人文积淀厚重。由北宋名儒杨时初创,是理学“南渡”的重要桥梁,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到了明代后期,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复兴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同时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主张革除积弊,振兴吏治,产生了持久而又深远的影响。

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市人民路苏家弄内,解放东路867号,坐北朝南。综观全院,石坊高耸,粉墙黛瓦,花木扶疏, 碧水滢滢,实乃“藏修息游,砥砺文行”的读书讲学理想场所。书院整体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同时兼顾书院的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分区明确、排列有序。

(东林书院)

书院大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计三楹,榜曰“东林书院”。原在院前七箭河附近,后河塞门废。1994年重建于此。原悬门联曰:“此日今还再,当年道果南。”此联引用书院创始人宋代杨时典故。他曾撰有《此日不再得示同学》长诗,诗曰:“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勉励学人珍惜时间,刻意攻读,否则时去不返,难以再得。明代书院修复,重开讲事,故曰“此日今还在”。

另外,杨时南归时,得到“吾道南矣”的赞誉,后杨时居东林长期讲学,故曰“当年道果南”。这副门联早已毁失,现联由无锡籍物理学家钱伟长重新书写。文人联句,由理科巨才题写,别有一番深意。

(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的对联,没有诸如“鲲鹏”“鸿鹄”之类的愿望和抱负,有的只是一种对“风雨”“家国”的“入耳”和“关心”,但却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开阔心境、崇高境界和浩然气魄, 大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的大家之风范。

如今,让我们再一次跨进东林书院的大门,去聆听依然飘荡在上空的琅琅书声,探寻那些青衫白袖的士子们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飘逸背影,瞻仰那副流传至今、并将永垂史册的著名对联,感受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用信仰和热血挥洒而成的气象魂魄……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陕西西安)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被称为“西北书院之冠”。历史悠久的关中书院,依然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历史风貌。红色的门楼、青砖绿瓦、庄严的鼓亭……每一处都是“宝藏”。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古建筑之美,还能感受古代书院满满的书香气。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南城门内东侧的书院门街。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因陕西著名学者冯从吾讲学的宝庆寺难以容纳,故将其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成为当时陕西的最高学府。书院坐北面南,院内有大门、二门、允执堂(讲堂)、左右寮房和东西号房等建筑。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在院内西北部建“斯道中天阁”(1965年因漏损拆毁)以祀孔子,明天启六年(1626年)陕西巡抚乔应甲毁书院。清康熙、乾隆时重修,建“精一堂”等,至光绪初年,书院初具规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民国初又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现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1988年西安师范在原中轴线以东建四座二层硬山式教学楼。

(关中书院)

现书院尚存两道门厅、允执堂、精一堂及东、西廊庑等古建筑,成前、后四间院落。头、二道门厅均为带前廊的五间硬山式建筑。允执堂面阔五间,正立面明间部位向南外凸,后次间部位向北凸出,平面呈“亚”字形,南北长27米、东西宽22米,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屋顶由二座硬山和一座歇山顶建筑勾连搭建而成,后檐加歇山抱厦,两侧山墙墀头部位外撇,山墙上各辟一券门,内设讲坛。精一堂面阔五间,明间内收,平面呈“凹”字形,南北长12米、东西宽18米,建筑面积226平方米,屋面形式同允执堂。两堂均为抬梁式建筑,柱端及额枋上均不施斗拱。此外,书院南面有牌坊一座,额题“关中书院”。精一堂左、右有胁堂、两庑各五间及东、西列号房各五十间。这些建筑近年多有改建。

杜公祠位于长安县韦曲镇东南1.5公里处的少陵原南麓半坡上。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建的祠堂,清乾隆末被焚,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1949年后多次整修,1983年大规模翻修后基本保持了其明清建筑的格局。

(关中书院)

祠院坐北面南,东西长,南北短,占地3000平方米。院内北面正中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顶的杜甫享殿,殿内正中台座上有新塑的杜甫泥坐像,泥像东侧竖立刻有杜甫朝服半身像的石碑一通。享殿东接围墙及后门,西接碑廊,廊西有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的陈列室。院内东、西面各有硬山式配殿三间。以上建筑组成一长方形四合院,院中有一古槐。祠内留有明清时代重修祠堂的碑记六通及当时文人游者的大量诗作。

(龙标书院)

龙标书院(贵州锦屏)

龙标书院相传是王昌龄贬谪于此创立的。当年王昌龄在此书院教学。现存建筑为清朝雍正年间隆里人张应诏以鸿胪寺少卿离职回乡后重修。该书院旧时为黎平府的八大书院之首,为封建时代培养了大批人才。

(龙标书院)

龙标书院位于贵州省锦屏县隆里古城东北隅,为纪念被贬到龙丁二烯为尉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因贬到龙标为尉,时人称之“王龙标”),故将书院取名“龙标书院”。龙标书院,原名龙标学宫,位于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右侧,民国初期改建为小学,2012年4月书院里面的小学折除只留大门和两间厢房,2012年7月按“修旧如旧恢复古风遗韵,再现原风貌”的原则重建,是贵州一座历史悠久最古老的著名书院。

隆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的地方。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到隆里做了龙标尉,故又称为王龙标。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也是于初冬来到隆里的,边塞诗人的豪气随着旅途的艰辛和仕途的艰险而飘散,风靡一时的诗人从此销声匿迹,和许多落魄文人一样,闲暇的他也开馆授学,现存完好的龙标书院,据说就是他所亲创。

(龙标书院)

据《开泰县志》记载:“隆里之有龙标书院,创建 自唐王昌龄公”。由于战乱,兵焚荒残,仅存遗址。明永乐十一年(1413)依旧址修建。清顺治六年(1649)地方战乱,郝永忠破所时,书院被毁。后里人张应诒于清雍正三年(1725)3月,以鸿胪寺少卿告官归里“汲汲以培养人才,训导乡里为已任”,联合乡中多士及父老子弟捐金在遗址上重建龙标书院,同年11月建成“正厅五楹,大门五楹,廊庑庖湢,甃以石级,缭以垣墙的龙标书院,张应诒奉命任山长(校长)”。重建的龙标书院,旧时号称黎府八大书院之榜首,足见它在当时黎平府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江西上饶)

往事越千年,灰白相间的建筑深深地镌刻着历史的陈迹,山水合抱的景色静静地印证着传承至今的智慧。鹅湖书院周围树木参天,院内湖池清澈,幽静雅致,涵蓄厚重,山水人文融合汇聚,恰似一幅徐徐打开的水墨画卷。

(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坐落在江西省铅山县的鹅湖山北麓,是典型的田园水乡。唐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的就是这一带富庶恬适的田园风情。

鹅湖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赐名“文宗书院”,后毁于战火。明朝景泰年间在原址上重建,更名为“鹅湖书院”。自南宋兴建以来,书院已有800年的历史。踏进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门,门簪上一块匾书“敦化育才”表明了书院的办学宗旨,门前一对汉白玉抱鼓石,两侧一副楹联:朱陆之讲席犹存,鹅湖钟川岳英灵。头门后是一块古老的楼门式牌坊,四柱三开间,正面书“斯文宗主”,背面为“继往开来”。

(鹅湖书院)

状元桥长10米,宽2.5米,是前去四贤祠瞻仰先贤的必经之道。据说在古代只有考中状元的人才能从桥上走过,否则只能走两边的侧道。桥下为泮池,池内种有睡莲,养有红鲤,每逢夏日,泮池里红莲碧波,往来游客便可欣赏到“鱼戏莲叶间”的乐趣。

讲堂是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之所,为三开间敞厅,中堂版壁前设有讲台,两侧壁书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仿朱熹字体。站在讲堂里,我们仿佛还能领略到历代大儒引经据典、传道授业、诲人不倦的风采,依稀还能看到学子来往穿梭、长歌对答的身影,耳畔似乎还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

(鹅湖书院)

古人认为字是有灵性的,写过字的纸随地乱丢是大不敬,凡是写过字的废纸不能扔在地上,不能用脚去踩踏,不能用于裱糊、包裹,必须送到“惜字炉”焚化,这种行为被称为“敬惜字纸”,后来渐渐地成为一种风俗。“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良好美德,传达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

鹅湖书院是中国理学文化的传承之地。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之魁陆九渊、陆九龄应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的邀请相聚鹅湖书院。四位贤人吟诗唱和,相与激辩,场面盛极一时,史称“鹅湖之会”。

(鹅湖书院)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爱国词人辛弃疾与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陈亮会于鹅湖。他们传承理脉,追寻光扬,极论世事,史称第二次“鹅湖之会”。相会之后,二人都写下了多首不朽诗作。从辛弃疾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中,便可领略到词人当时的豪情壮志。

御书楼位于书院最南端高处,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为重檐歇山顶。御书楼匾文“穷理居敬”和两侧的楹联“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均为康熙御书,诠释的正是理学的精髓。

结束语

这些书院,不仅仅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这些古老的书院,依然在静静地存在着,散发着淡淡的书香气息。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些历史名胜,感受书院中独特的精神内涵与历史传承。你觉得,这些书院中最令人向往的是哪一个呢?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