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升高”到“科举制度”,为什么中国的考生都“鸭梨山大”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3 03:48:45

家里有一个准备初升高的小朋友,这个年过的压力都颇大。所以,今天本文的主题跟压力有些关系。

上图看到看到的是,古代一批压力山大的科举的考生们。首先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这是《刘宾客嘉话录》里边的一段记载,

●《刘宾客嘉话录》:“苗给事子缵应举次,而给事以中风语涩,而心中至切。临试,又疾亟。缵乃为状,请许入试否。给事犹能把笔,淡墨为书,曰:‘入!’其父子之情切如此。其年缵及第。”

●《唐撩言》卷九:“殊不知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线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从这个故事你能看出什么?就是古人面对科举的时候,第一,科举的诱惑力有多大,第二,科举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急迫性。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父亲呢叫苗粲,儿子叫苗缵。结果后来父亲得了病了,然后儿子这阵儿刚好获得了州府向中央贡举的这样的一个资格,准备去参加进士科考试了,结果这时候父亲病了,他一下子犯了大难了。大家知道他犯难什么吗?

唐代特别重视孝道。现在你的爹病倒在病榻之上,完了你把老爹丢在这儿,你去参加考试,这是不是愚孝道有亏呀?所以呀他非常犯难。

问题就在于,获得一次这个贡举的资格,本来就不容易,如果就这样放弃,就太可惜了。正在两难的时候,他父亲亲自来解困了。怎么呢?

他父亲听说儿子正犯难这个事儿,他当时已经中风,嘴里都说不出话了,于是他要来了纸笔,就哆哆嗦嗦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入!"

啥意思?

“你去考试去,别管我。”

坦白地说,这下子把他的儿子的难题给解开了。为啥?这是我爸吩咐我去考试,这样子社会的舆论不就降低了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面对着科举,为何这一对父子能够如此的决绝?原因就在于,那个时候的科举对他们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正如《唐撩言》所说的,说是这个科举有多重要,唐朝 300 年,科举,可以说对社会各个阶层都至关重要。对富贵人家来说啊,“簪线望之继世”;对于贫寒人士来说,“孤寒失之,其族馁矣”。

一句话就是说,科举一事,对社会各个阶层来说都至关重要,富贵人家靠着它续命,贫寒人士靠着他咸鱼翻身,底层逆袭。所以每一个社会阶级都需要科举,这也就解释了一个现象。

从隋代创建科举制之后,科举制可是沿用了整整 1500 多年呐,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大家想想,我们人类历史上有几个制度能够沿用1000 多年?

那么为什么这个制度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它给我们社会提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那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在科举制之前,我们中国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就是九品中正制。

大家也知道,就是让地方上的那些豪族们担任所谓的“大中正”和“中正”,让他们品评本乡的人才,然后把他们举荐给中央,还要按照还要给打分,总共九个等级,所以叫做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大家一眼可知,这种选拔制度,那还不是就属于那个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啥?不服不行对吧?

就是这样的一个选官制度嘛。所以《晋书.刘毅传》批评这个九品中正制,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打分高的,全是富贵人家子弟;打分低的全是那些贫寒人家子弟啊。

这是必然的。既然是必然的,那当年的曹丕为啥就要搞这个制度啊?他不知道这个弊端吗?

他当然知道。问题是他有政治需求啊。

曹丕之所以要搞这个制度,是因为曹丕要代汉。他要取代汉朝,要获得当时世家大族们共同的支持。他跟他爹不一样,他爹曹操,虽然曹家是所谓寒门地主,但是曹操当年是把汉献帝挡在前头,这叫“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曹操的合法性没有问题。可是曹丕这个做儿子的既然要代汉,要把汉献帝撇到一边去,怎么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呢?世家大族的总代表就是尚书陈群,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实行九品中正制。

这个事说白了就是曹丕集团与世家大族集团之间的一次政治妥协。我把选官权交给你们,换取你们对我的支持。

而这个制度一直搞到隋代,带来了社会固化的弊端,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就很危险了。

所以到了隋代的时候,这个制度终于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科举制。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证,这个科举制的创始人应该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搞的科举制有两大特征,一个由地方贡举人才,第二朝廷要分科而考试,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这就是学术界主流意见所认为的科举的雏形。

当然了,隋代刚开始有科举制,正如很多新制度一样,很多新制度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越往后面的人越能明白这个制度的意义。

比如说科举制,历史上有两个重磅级的人物,对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是唐太宗,一个是武则天。

唐太宗,比谁都率先意识到科举制的重要的意义。那么科举制的这个重要意义究竟在哪我们等会再说。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时的科举,都有哪些名目?

科举当时在唐代分为了两类,一类叫常科,顾名思义,常年举行的定期举行的考试。制科呢就是皇帝呀有临时需求,我举办一个制科的这个考试,比方说什么岳牧举啊,什么贤良方正啊,博学宏词等,这叫做制课的考试。

一直到唐高祖的时候,每年科举考试取士也不过十余人,从唐太宗时代,科举考试的规模逐渐扩大,其重要性,也从那个时候逐渐的凸显出来。

唐代的常科考试一般呢分六个科,和明清不同的是,这里边第一名是秀才。明清大家都知道,由童生考上之后之后是秀才,秀才上去举人,举人上去才是进士,对不对。但是隋唐时期,秀才是最高等级的考试。

好景不长,唐初举办了几次之后,干脆后来就没了。取消了。为什么取消了?因为经常某一年一个人都录取不了,题目出的太变态了!

这样一来,最重要的是这两个:一个进士科,一个明经科。

这两个又有什么特点呢?

进士科比明经科要更难一些。两者考试的基础都是经学,但是呢,进士科更重在经学之外,还更重视试策,就是时政方面的问题。另外一个到了武则天之后还加试杂文,也就是诗词歌赋。

因此,进士科的考试变得很难,而明经科的考试相对来说容易一些,因为它主要考贴经、墨义。说白了,你只要熟练地掌握了经文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的内容,只要考生记性比较好,愿意下苦功夫,愿意背,对意思又有把握,明经科考上的几率就比较大。

可是进士科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进士难,而明经相对容易。唐人有句话:“30老明经,50少进士。”

啥意思?30岁你才考中明经,大家就说:“哇,这个人废材一个!”

50岁你考中进士了,大家是:“哇,少年才俊”。就是这个意思,进士科难。

当然了,这有点夸张了。怎么呢?其实根据史料,50岁考中进士的,实际上那也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30来岁的。

另外一个问题,常科考生有什么样的来源?

常科的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所谓生徒,一个是所谓乡贡。生徒指的是由官方的那些学校里贡举上来参加考试的,例如太学和国子监。

而那个乡贡的是什么?乡贡指的是由地方上,一级一级选拔上来,通过一级一级残酷的淘汰,最后选上来的考生,这叫做乡贡。所以坦白的说,人们对乡贡更加青睐。

因为还是那句话,难嘛,越难的,大家越敬佩。一旦你在通过了地方上的考试之后,你就是所谓的举人了。那么这些举人要由地方政府带着“解额”证书把你送到长安来参加考试。

这个考试的时间一般都是来的时候是冬季,考试的时间是春季,这是一般的惯例。

我们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科举的重要意义究竟是什么?

唐太宗等这些人特别重视科举,而且科举能够一直实行到20世纪初,那它的积极意义究竟在哪里?

就笔者觉得,首先一个意义,对统治者来说,简直太重要的,那就是统一思想。就同意思想来说,这个东西简直就是一把利器,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想统治思想,但是有的人的手法简单而粗暴。

比方说秦始皇,秦始皇的手法简单粗暴极了:焚书,以吏为师,一句话,我就不让你读书?愚民政策最香。

有些皇帝的手段就温和、高明一些了。例如汉武帝,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意思就是说,我没有不让你不读书哦,我让你读哦,但是我只让你读一种书。什么书?我都给你选好了,就是儒家的经典。讲忠孝的嘛,这个对我来说很有必要。这是汉武帝。

到了唐太宗就更加高明了。为什么呢?唐太宗让读书人不仅只读这一本书,而且用科举来作为诱饵,让读书人心甘情愿的,自幼终生来个穷经皓首。一辈子就钻研官方指定的教材,因为通过这个可以当官。

那你想这个思想不就统一了吗?所以对于统治思想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把利器。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唐太宗有一次有点得意忘形了。

有一次他自己穿着便服站在端门之上,然后看着天下的考生们,络绎不绝地进入了今年的考场。然后唐太宗欣喜之余,来了这么一句话:“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什么叫彀啊?

彀的原始含义是啥?原始含义是弓箭的射程。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意思就是说你们都进了我的包围圈了,我给你们下的套,你们都进来了,就这个意思。赚得英雄尽白首嘛。说白了就是靠这个统一思想。

因此,唐太宗才有了这样的一个欣喜,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还有一个,科举考试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结束了贵族政治,开启了官僚政治。

中国历史上两次贵族政治的高潮,第一次形成于夏商周三代,我们也知道终结于什么?终结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战国时期,不管哪国变法都有一个普遍的原则,就是瓦解贵族势力,加强王权。

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又有了第二次贵族政治的这个高峰,而这次贵族政治结束于隋唐时期,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利器就是科举考试。

当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很多人简单的认为科举考试结束了贵族政治,那你问他怎么解决的,怎么结束贵族政治的?脱口而出的就是给了寒门子弟以考试当官的资格?

寒门子弟进入考场考,在考试考场上压倒了贵族子弟,于是贵族的权势就瓦解了。听起来好像挺合理?也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历史的认知,但是注意,大的方向虽然是对的,具体的过程并不如大家所想象。

为什么呢?唐朝科举举办着举办着,大家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这些世家大族的这些子弟们,在适应了科举考场之后,他们考中的几率,要比一般的老百姓的子弟要大得多。

为啥?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大家只要思考一下就明白了。什么人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呢?当然是富贵人家呀!你看看人家能请得起好老师,人家能买最好的教材,人家通过世世代代考试,那么多人出去做官,还能积攒下考场攻略。这东西你有吗?寒门子弟,找一本对的书都不容易,别说名师,更还别说得到一本考场攻略。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下一个统计,在南开大学的夏言老师写的《中古清河崔氏家传文化研究》中。那里边就统计过当时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五姓七家之一的清河崔氏。

他发现这里边有明确记载,按人丁来计算的话,当时崔氏这个家族中、考取进士是八十四个人,而其中只有18个人是靠着祖上的门荫而入仕,剩下68个人都是科举入仕。不仅是崔氏,像什么弘农杨氏啊、荥阳郑氏啊、范阳卢氏啊,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的子弟考上的几率要比寒门子弟要大得多。

那好了,望族子弟都去当官了,怎么靠科举来结束贵族政治呢?

大家要知道,唐代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唐代科举考生的名字能够被考官一眼就看到。因此你如果名声原先就比较大,或者已经为考官所知,那么你考上的几率就比较大。因此在唐代出现了一个现象:考生们为了要考上,所以“行卷”和“温卷”之风盛行。

什么叫行卷?就是说在考生在考前若干年,就要开始做这个工作,要走遍天下,遍访权贵人士,把自己的文集给人家献上去,求得人家阅读你的文集之后,还能留一个好印象。

为什么要遍访天下权贵呢?

因为谁也不知道考轮到你考试那年,谁是你的考官,所以只能广撒网,这叫做行卷。

什么叫温卷呢?等到考前,考生把自己的文集再给权贵们送一遍,帮这些人温习一下,这就叫做温卷。

因为要搞行卷和温卷,就出现了一个现象:这些世家大族原先的权势靠什么?靠着本乡本土的势力,靠着聚族而居,形成家族的权势。

可是由于要行卷和温卷,久而久之,不知不觉,这些权贵人家的子弟都游走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长安等这些地方,然后离开了本乡本土,而且一旦离开,往往很长时间不会回家。

譬如大家都知道的贺知章,贺知章自30多岁出来之后,一直要到80多岁才返回的老家!返回老家的时候,感慨万千,就留下了那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那个时候真是老大不小了,80多岁了。

所以,世家子弟一旦要离开本乡本土,可以想象的就是,氏族的这个家族结构,无意当中就遭到了瓦解。

我们举一个例子,这是《唐撩言》记载的一个叫公乘亿的人,这个人是河北人,他立志科举,然后离开家乡来到了长安,搞行卷和温卷。结果搞了好多年没有回去,以至于家乡传出一个谣言,说他在长安病故了。他老婆一听非常伤心,于是穿着丧服骑着个驴赶到长安来,要给老公收尸。

结果她老公有一天开这个出门去送客下坡,正好他老婆骑个驴上坡,两个人来了个擦肩而过,互相看对方都觉得有点眼熟,就互相停下来观望,女子鼓起勇气上去一问,果然是自己的老公。这自古以来,夫妻不和睦常见,夫妻不熟的这个还不大多见吧?为什么夫妻不熟?主要原因就是他已经离家十多年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那可以想象,一旦一个大家族子弟们都这样出去,给自己讨生活,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也不熟悉了,家族结构慢慢慢慢的就松动了,这还能形成拳头力量吗?

世家大族还能够形成自己的力量吗?

显然不行。而且还有一点:你以为光考试完事了?

你以为试考完了你就能回家乡了?对不起,唐代科举考试还有个特点:考上之后,还要经过吏部铨选才能当官。而且吏部铨选的时候,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任官的时候,得回避原籍!你还不能在原籍当官。这下好了,久而久之,世家大族就遭到了瓦解。

到了宋代,更是如此。包伟民先生写的《宋代城市研究》,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宋代士大夫有个特点,城市化程度相当高,再不像中古时期一样,总是在乡间居住了,而是要居住到城市去。为什么?就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方便。

而这种城市化的居住模式,就导致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到了宋代更加脆弱。所以,宋代应该称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时代。

而且,科举还有另外一个历史意义:改变社会风气。

首先,第一点:考生们,也就是这些进士们,越来越受社会的欢迎,简直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的“香饽饽”,所有人都以他们为榜样。因此,这些考生们,每次考试之后举行的各种活动,什么曲江宴饮哪,雁塔题名啊,简直就是万人瞻仰的盛世。而且,他们也留下了很多的诗歌。

你比如说,孟郊写的这个《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非常有名。孟郊为什么这么欣喜若狂呢?

其实,孟郊那年已经46岁。按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孟郊估计已经认为这是人生的最后的一个机会,结果让他抓住了,当然欣喜若狂。

刚才提到了曲江宴饮,雁塔题名。

这就是雁塔题名。现在大家去西安到大雁塔里已经看不到了,雁塔题名早已经没有了。但是有幸的一点是,宋代有人曾经临摹过唐代大雁塔里边的这些进士们的提名,然后把他刻碑放在了院子里头。

这些石碑现在也见不到了,但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是拓片的残卷,目前保留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里。上图这个,请仔细看最后一行,能不能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名:李商隐。这就是他当年的亲笔签名。当然这个是临摹的摹本。

另外一个,这些新科进士们当时被认为是全社会的翘楚,被全社会人仰望,仰望到何等地步?在婚恋市场上,属于绝对的钻石王老五,简直就是理想配偶。以至于到了后来,出现了一个现象,叫“榜下捉婿”。

什么意思?宋代《萍洲可谈》谈说过一件事,当时礼部每年发榜的时候,一定会有两圈人群,里边那一圈都是些考生看发榜,看榜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外边一圈,都是各达官贵人家派来的膀大腰圆的家丁。一旦有人高中了,这些人呼啦上去,连抓带拿,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先把高中的人到轿子抬回去,给我家小姐做女婿。

这就叫做“榜下捉婿”,非常的生动。

宋代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刚开口大喊:“我中啦!”结果,一下子被人摁倒在地,塞到轿子里边,送到老爷家里去。

老爷出来赶快赔礼:“不是啊,实在抱歉,出此下策。我家小女初长成啊,到了婚配年龄。您看您也是高中,现在能不能咱们结个姻亲呐?”

小伙子非常客气地说:“承蒙您看得起。荣我请几天假,让我先回家,与娘子相商。”

当时情况就是这样,甚至连人家已婚未婚,都没有调查清楚,就直接上手抢了!所以说,当时进士们有多么的受欢迎。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武则天也对科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尤其要声明的是,就是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

何为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一轮考试。你要知道,这是拉近皇帝与考生之间的私人感情,是帝王心机啊!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旦皇帝主持过一次考试,考生对外就可以自称天子门生啊。在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当中,除了父母跟你关系亲近之外,还有一层最亲近的关系是什么?

师生啊!

另外,武则天在科举当中加试杂文,大大促进了文坛之兴盛。

当时可能武则天爱好文学,于是她在进士科的考试当中,除了策问以及经学之外,还加试了诗词歌赋。

这个举措对整个社会刺激相当大,到了何种地步呢?当时,全天下的人可以说是穷经皓首,都把精力投入到了诗词歌赋的创作当中去。

然后产生了一个什么效果?就是唐朝文坛之兴盛,堪称历朝之最。因此,对唐朝文坛兴盛、唐诗的兴盛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谁?是李白和杜甫吗?

不,是武则天。因为她提供了一个风向标。

我们最后再聊聊科举对世界的影响。

很多西方的著作当中,关于科举制的评价。西方的利玛窦、伏尔泰、卜德、以及剑桥《中国隋唐史》,还有孟德斯鸠等这些人。

他们都发现了中国科举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想从中国科举制度汲取营养。所以他们给了科举制以极高的赞誉。这里卜德的说法是更为夸张: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与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因为它与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啊。我们来看下面这张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中国就是他们嘴里边儿的理想国度的代名词。

尽管中国那时的中国可能没那么完美,但是他们是借中国的事情来说本国的事。所以,在思想启蒙的年代,中国,是这些思想家,哲学家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国度。

上图就是是著名的油画,雷蒙的《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的悲剧《中国孤儿》》。科举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科举制,它的影响不仅在中国持续了那么久,说明了科举制影响之长;而对西方的影响证明了科举制影响之广。

最后,科举是中国摆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一个阶梯。科举把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纳入到体制之内。也使得他成了整个社会知识界的一个风向标。

另外,科举对西方影响巨大,成为了西方思想家批评时政的一把利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科举都在人类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