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家规六不准,戴笠用一千斤蛏干补肾,男女小特务只能钻防空洞

豌豆大说法 2025-01-15 16:58:33
前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国际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日益明显;在国内,则面临着分裂割据的局面以及国共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民党开始重视起了情报搜集的工作。

他们虽然早期也建立了情报机构,如蓝衣社和复兴社特务处,但这些机构组织也都只是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而设立的。

直到1938年3月份,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提出了扩充特务组织的决定,戴笠原先负责的复兴社特务处,后来才成了军统的基础。

特殊时期的使命

军统刚成立的时候,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也是为了适应抗战期间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时的日军攻势强大,国内急需建立有效的情报网络来掌握敌人动向。

除此之外,国内也同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关,防止汉奸卖国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了镇压反对它的势力,确保战时体制稳定的运行。

虽然军统刚开始是由贺耀祖担任的局长一职,戴笠只是副局长,但贺耀祖也只是挂了个名,并不实际参与军统的具体事务。

真正领导工作还是由戴笠负责的,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军统才在之后的十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快就超过了中统的地位。

而军统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戴笠的一言堂,以其高效、残忍的手段,让人闻风丧胆。

在抗战时期,军统除了破获了多起日本间谍的案件外,还给抗日队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支持。

不过它也并非一直被称作国家的保卫者,因为它独特的地位,有时候它也成了打击国民党内部异己力量的一种手段。

虽然南京是军统总部的所在地,但当时的北平作由于在抗战时期被日军占领,这里成了敌后情报工作的前线。

军统特务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在北平建立了秘密据点,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日伪政权的情报搜集。为了不被发现,他们招募当地爱国人士当做情报员,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人本身的身份掩护进行情报收集。

为了更好地支援华北地区的抗日活动,军统还在北京周边设立了多个训练营,专门培养特工人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军统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它也因其极端的手段和内部管理问题饱受批评。尤其是战后,随着国共内战爆发,军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并最终在1949年后随国民党撤退至台湾。

戴笠的心机

很少有人注意的是,戴笠从头到尾,都没坐上过军统一把手的位置,从一开始的贺耀祖,到后来的毛人凤。这些人无一不是蒋介石的耳目,代表蒋介石在军统挂名。

不过这样的局面其实也是戴笠想看到的,而这之所以毫无怨言,也并非不是没有野心,而是想借此向蒋介石表忠心,获得对方的信任。

在提议建立军统之前,戴笠就向蒋介石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不管是在学识、名望等方面上,自己都还没资格担任一把手的位置。

戴笠深知蒋介石的秉性,如果他学中统那样做的话,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蒋介石的信任,更别说之后全权掌控军统了。

其实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野心,相反,戴笠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对于自己的老对手,他只会把野心藏在深处,直到能踩着对方实现野心。

军统家规六不准

军统成了戴笠的一言堂后,为了更严密地控制军统内部,高效运作,他制定了“六不准”的家规。

这里的“六不准”家规指的是他对学员的六个规定,不准擅自脱离组织,为的是强调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度;不准成员在抗战期间结婚,是确保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不准随意外出活动、不准经营生意、不准贪污贿赂,不准随意回家住宿。

这些规定虽然看起来挺正常的,好像都是为了机构能高效运作起来,但真当成员犯了事,戴笠的态度却让人咂舌,甚至就连他也违反了自己定的规定。

3、家规形同“虚设”

身为军统六哥的沈醉曾在回忆录这样说,他那时当教练,戴笠给他们定下了规矩,不准和女学员谈恋爱,理由是为了让那些女学员到沦陷区里给男特务当身份太太做掩护。

但真当自己的亲传弟子违反规定时,戴笠并未责罚。

要知道的是,当时对沈醉心生好感的女学员粟燕萍,虽说二人被戴笠问起时,他们说的是两人订了娃娃亲,两人也都是湖南的,但两家人相差百里,根本攀不上关系。

对此,戴笠还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祝贺他们,戴笠参加二人婚礼时,还特意送上了一些贺礼。

1942年,黄永康陪同戴笠一块去福建视察工作,一行人路过街边时,在摊位上看到一种体格非常大的海味蛏干,在手下的介绍下,戴笠认定这是一种滋阴补肾的神药,于是直接命人找到了当地局长,要他给自己买一千斤送到他那里。

明明自己定下的规矩,属下违反也就算了,就连自己也做不到,说是定了六条家规,不如说是对那些中下级特务定的,至于将校级的特务,估计早就抛到脑后了,形同虚设。

当时戴笠要求成员不准抗战期间结婚,因为成员无法正常恋爱结婚,他们只能偷偷摸摸地将约会地点订到了宿舍或者防空洞里。

然而对于那些高层而言,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婚姻和个人生活,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双重标准,只约束中下层成员。

基层成员看到领导层的行为后,难免会生出不满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他们的忠诚度。

信息来源:

1. 游国立,席晓勤. 《戴笠全传 下》.1996.

2. 档案春秋.《特务政治,揭开民国最黑暗的一面》.2011-05-10

3. 团结出版社.《寻找真实的戴笠》.2011-01-01

文|木南

编辑|木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