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旭明|“爱让我那么痛”的诠释

大院文化 2024-07-07 14:05:52

图文/赤旭明

注:我错过了桃李以“爱让我那么痛”为主题的创作擂台比赛,感到十分遗憾。但这个主题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也激发了我写一篇散文的想法。在七一来临之际,我希望通过从不同角度和亲身的时代经历探讨这一主题,以弥补心中的缺憾。

“爱让我那么痛”,这句话如同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让人心碎。它既像是对自己的质问,又似乎是对命运的不解,更像是对逝去时光的哀叹。我曾经试图在美篇中定义“爱情”,但这里的“爱”却与“爱情”有所不同。爱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它可以是对家庭、朋友、甚至对工作、民族和国家的爱。今天,我想从“有私的爱”和“无私的爱”两个角度,探讨为何爱会带来痛苦,以及何种爱才没有痛苦,才是纯粹的爱。

人人都有自私的爱,爱是一种有目的、有条件的爱,它充满了选择和期待。在这种爱里,我们往往在乎自己的感受,期望得到对方的回应和满足。当我们的期望落空,或者付出得不到回报时,痛苦便随之而来。比如,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溺爱子女。孩子小时候,我们把他们视为珍宝,时刻关心他们是否冷了、饿了、痛了。这些不假思索的关怀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但当孩子长大后,如果我们依然用这种所谓的母爱或父爱去关心他们,可能会得到“关你什么事”的反驳。心中的痛感因此而生,因为我们的关心掺杂了占有欲和控制欲。爱或关心成了一种没有明说的交易,一种暗含求回报的占有欲。正如许多人在爱情中体会到的那样,当关系破裂或被背叛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不仅是因为失去了爱,更是因为失去了自己渴望的控制权和安全感。

然而,无私的爱却截然不同。无私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它没有期待和求回报的欲望,是一种纯粹的奉献。这样的爱不会因为得不到回应而痛苦,因为爱的本质就是给予和付出。无私的爱不会让人产生或感到痛苦,正是因为付出的爱没有任何私心和附加条件。

无数的革命领袖和先烈正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最佳诠释。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从杨根思、黄继光、刘胡兰到董存瑞,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之爱。他们的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为了保护阵地,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英勇牺牲。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们赢得了宝贵的进攻时间。刘胡兰则在年仅15岁时,面对反动派的威胁,为了摧毁旧世界的爱心,毫不畏惧,最终壮烈牺牲。董存瑞则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通往胜利的希望。这些英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无不让人动容,他们的爱,是对国家和人民最深沉的爱,是无悔的爱。虽然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痛苦和死亡,但仍义无反顾,因为爱会长存。如果我们面临类似情况,或是负了伤,或断了腿,我们心里觉得痛吗?如果我们有机会问一问那些无数“最可爱的人”你们爱的付出痛不痛?我相信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痛!”

纯粹的爱,是无私、无悔、无痛的信念。无私的爱超越了个人的私欲和占有欲,它是一种奉献精神。当我们能无条件地去爱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民族、国家时,爱就成了我们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存在。这样的爱,不会因为未能达成目的而感到痛苦,而会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因为爱的本质就是付出。

相反,当我们爱过后感到痛苦,这往往是因为在我们的爱中有意无意地掺杂了太多的私心和控制欲。当我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对自己的付出感到后悔时,痛苦便油然而生。这种痛苦,是因为我们在“爱”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期望,而忽略了爱的真正定义。

“爱让我那么痛”,其实这个主题是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爱是否纯粹。无私的爱,不会让人感到痛苦,爱是真诚的关怀。只有当我们学会无条件地去爱,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免受欺骗,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美好,而不再被爱后的痛苦所困扰。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权衡私欲,学会无私地去爱。用心去爱每一个值得爱的人和事,哪怕是暗恋自己心上人,暗恋自己的民族、国家;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关爱自己和别人。如此,爱才会成为我们心中无痛、永恒的光芒,照亮我们活着时要走完的道路。

作者军装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