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听过笕桥航校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面对空前的民族危亡,国民政府决定在航空班基础上成立中央航校。地址选在笕桥航校旧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笕桥镇横塘村!
1932年改名为中央航空学校,蒋介石兼校长,毛邦初为副校长,于同年9月1日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后,一开始从黄埔毕业生里面招生,后来开始对全社会招生,招收学员有严格规定,如文化程度不低于高级中学毕业、年龄在18-24岁之间、有适合飞行的强健体魄和崇高志愿等。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门槛,让无数平民望而止步!就算成功入学进去了,还要在学校经过4年的刻苦训练,层层筛选,,择优录取录!所以真正能够走到最后一步的凤毛麟角!
笕桥航校
这些人大多都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身名门望族。这些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家公子哥,在民族危亡时刻,勇敢地站了出来,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与死神相伴的道路。
当他们进入航校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航校门口的校训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句校训体现了当时航校学员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意志。当他们进入学校之后,他们的身体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校训
他们这批人很多从毕业到牺牲,仅仅半年时间,他们便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成就了民族的脊梁,用最耀眼的青春,在抗战的八年时间里,写下一段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历史。殉国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事迹!
在这批飞行员里,有许多英勇无畏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也让无数国人为之落泪!
如:陈怀民(1916年12月25日—1938年4月29日),原名陈天民,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37年8月,陈怀民参加淞沪会战,在空战中表现英勇。1938年4月29日,日军出动36架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空袭武汉。陈怀民所在的中国空军升空迎敌,在击落一架敌机后,他被五架敌机围攻,飞机油箱着火。在生死关头,陈怀民放弃跳伞求生,选择驾机撞向敌机,与日本王牌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牺牲时年仅25岁!
陈怀民
如沈崇诲(1911年-1937年),男,汉族,祖籍江苏江宁县,后迁居湖北武昌!他清华大学毕业后弃笔从戎,考入笕桥航校第三期,毕业后任飞行教官,后调任空军第二大队第九中队中尉分队长。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8月14日,沈崇诲奉命随第二大队轰炸日军第三舰队。激战中,他轰炸了在码头登陆的日军,并炸毁堆在码头上的日军军火,使日军伤亡惨重。8月19日晨,他再次奉命轰炸敌舰,适遇敌战斗机袭击南京、杭州,其护航战斗机被迫迎敌,遂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与第九中队飞行员升空执行任务。当飞临日军舰时,其所驾904号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速度减慢,脱离战斗队形。此时,日军旗舰“出云号”正指挥航队与中国空军激战,沈崇诲遂与同机的陈锡纯驾机撞击“出云号”,不幸坠海,殉国时年仅26岁。
沈崇诲
阎海文(1916年6月21日-1937年8月17日),男,满族,辽宁北镇人,空军第5航空大队飞行员。1934年秋,他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1936年10月毕业,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四中队见习,1937年4月任少尉飞行员。在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后,第五大队奉命派6架飞机支援陆军八十八师轰炸虹口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阎海文多次请战,终于争得出征任务。8月17日上午11时许,他驾机抵达目标上空,立即投入战斗,俯冲投弹,完成了轰炸任务。然而在返航时,座机不幸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机身着火,他被迫跳伞。因风向变化,他落入了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包围并劝降,但阎海文不为所动,用飞行员佩戴的手枪击毙五名日军,然后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另一种说法是:他在空中喊了这句话,然后掏枪向日军射击),并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殉国,时年21岁。
阎海文
张锡祜(1911年-1937年),张伯苓的第四子。张锡祜毕业于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后在国民党空军服役。1937年8月14日,张锡祜奉命驾机从江西飞往南京对日作战,中途因飞机失事殉国。殉国时年仅26岁!张伯苓听闻儿子张锡祜牺牲后说:“吾早以此子许国,今日之事,自在意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这句话体现了张伯苓的深明大义和爱国情怀,尽管痛失爱子,仍以国家大义为重。
张锡祜
刘粹刚(1913年2月4日-1937年10月25日),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市),生于辽宁昌图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土大片沦丧,他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横行霸道,决心弃文从武、投笔从戎,他表示“失土不可不复,国仇不可不报”!他是中华民国空军王牌飞行员,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曾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在抗日战争中,刘粹刚表现英勇。从1937年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他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牺牲时年仅24岁!
刘粹刚
林恒(1916 年-1941 年 3 月 14 日),福建人,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三弟。1935 年,林恒从老家福建到北京报考清华大学机械系。同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当时林恒已是清华大学机械系大一学生,他在游行中受伤。养好伤后,林恒放弃了清华的学业,报考了航空学校,成为中央航空学校第十期学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航空学校南迁,1939 年夏天,林恒随学校迁到了昆明。1940 年春天结业后,他来到成都,执行飞行任务。在随后的几年里,林恒逐渐历练成为一名老练的飞行员。1941 年 3 月 14 日,日军再次对成都发动空袭,林恒在这次空袭中牺牲,牺牲时为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少尉三级飞行员,后被追授中尉。牺牲时年仅25岁!在他牺牲后,林微因非常伤心,经常会思念弟弟,在1944 年在病床上写了长诗《哭三弟恒》,悼念林恒以及那些和林恒一样的年轻飞行员。
林恒
飞行教官李向阳
他曾在日记写下“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上去了”1940年,为了逼迫中国投降,日本连续空袭重庆、成都,中国富二代飞行员驾驶战机和日军战机殊死搏杀,几乎全部殉国,中国空军荡然无存。后来日机再次来袭,国军飞行教官李向阳驾驶一辆老旧弱小的落后教练机冲入云霄,独自迎战32架日机。中国战机来回冲杀,犹如长坂坡赵子龙,奈何教练机体格太小,并且只有机枪,没有机枪炮,到最后把很多日本飞机的零件都打的崩到天上去了,最终击落三架日机。在被日机击落并侥幸生还后,李向阳默默回到家中,对于这场空战只字未提。后来探访调查员根据当时日军随行摄影师拍摄影片,以及档案调查找到李向阳家,发现他已经去世。最后在翻阅李向阳日记时,人们发现,在当天的日记中,李向阳没有提及这场空战,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李向阳
就是因为有无数个这些的英雄,中国才能在抗战如此绝望的情况下,以农业国对阵工业强国,最后取得胜利!他们不该被遗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以上是个人观点,没有任何倾向!请谨慎辨别!同时祝大家龙年大吉大利,我会分享更多历史事迹,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并给予评价,我们一起探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我有什么错误,希望大家帮忙指正,本人定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您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