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这些,是因为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可能都没看到过白点鹛

童行书院育儿 2024-06-23 18:53:08

写在前面:

当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都看到了白点鹛,我突然明白了景芳老师设计这个项目的意义,也越发热爱起这份半公益半支教的乡村工作。

童行书院有一个低调的公益项目,叫做乡村驻站公益支教项目。

项目的主要方式是甄选一批国内不同区域自然资源良好,风景优美的地方,同时又有支教援助需求的乡村,招募热爱公益,热爱乡村,热爱教育的老师。

平时老师在乡村学校开展公益支教,而节假日就协助童行,带领从城市前来的孩子到美丽的风景中开展PBL营地活动。

初到桃花完小

以这个项目名义来到了丽江,我成为一名乡村支教老师+营地老师。

在地学校

我在丽江的支教学校的背后是一座大山,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腹地,它一直就矗立在那里,见证着这个村小四十多年来的一届又一届迎来送往的师生。

学校所在的老君山腹地

在每一条山沟的阴影里

可能就住着我的学生

我来到桃小的第三个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爬上了这座山的山峰,丈量了左右手都是峡谷的山脊线。

山风会徐徐吹来,远眺可以看见玉龙雪山,近看可以看见山脚下的桃园村。从桃源村往右边一直看过去,夹在两座山脉之间的峡谷,一直朝东蜿蜒延伸至丽江。

封山育林政策实施10多年后,极目望去,满眼绿色,好美的一个地方!

远处的雪山是丽江的地理明星玉龙雪山

当地的不同少数民族的世居于此,一般白族居住在坝区,纳西族居住在山腰,傈僳族和普米族住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我有幸接触到在坝区的白族聚居的桃园村,在山腰纳西族聚居的阿纳果村,和住在山顶的普米族聚居村利苴村。得以近距离观察大人们和大山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城市少年的身影

从去年寒假开始截止到五一,基于童行书院的营地业务需求,我陆续带了3期孩子到丽江的大山大河中去。

以自然博物为基础,和孩子家长一起走入自然中,去了解横断山脉片区的自然地理特色,设计天文,地理,地质,鸟类,高山植物等主题。

少年在玉龙雪山云杉坪

孩子在虎跳峡

零距离接触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点鹛

对于从城市远道而来的孩子而言,有机会这样出行到祖国边远的地区去,看见另一种地理环境,了解区别于城市生活的另一种生活节奏,逐步建立自己的地理观念,自然观念或世界观,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其中有两期有个行程选择了老君山的利苴村的观鸟点,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点鹛,离学校只有25公里。

科学课堂如何走进社区?

在接触当地学生和老师的过程中,慢慢我发现一个现象,对于自己的家乡,学生们好像没有那么了解。

你知道你的家乡有什么好吗?很多山……

山里面有什么呢?有羊有树有马蜂,还有洋芋……

滇金丝猴你知道吗?不知道……

想去看吗?想……

而他们的家乡老君山是什么?

作为老君山腹地,这里生态良好,物种丰富,被誉为世界生物物种的避难所,有着滇金丝猴,白点鹛,小熊猫等一系列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自然保护界在这片区域进驻了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区和利苴观鸟监测点,也有在自然教育创新领域探索的阿纳果田野学校。

但无一例外,都是外面进来的力量在推动者这里的自然研究,自然保护,自然使用。

一个想法慢慢在脑海里面出现:

如何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帮助在地山里的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我在学校教授科学课,主要内容涉及动物和植物的初步了解。

科学课如何走进社区呢?应该有哪些跨学科的元素支持呢?怎样体现PBL的问题呢?这样的跨学科课程,当地老师会怎么看待呢?学校会不会批准呢?

在主动和当地的滇金丝猴保护站,老君山观鸟点的老师联系沟通想法后,我组建了一个豪华的讲师团队:

滇金丝猴保护站的如雪老师主讲家乡的动物滇金丝猴;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专家魏老师来公益主讲家乡的高山植物部分;当地老君山巡护员,鸟类监测专家乔丽华老师来主导家乡鸟类观测的过程。

讲课地点:

就是要到自然里面去

最后向学校里提交了带领一年级学生以科学课堂外出活动的策划提案,获得了学校的支持,并且最终落地执行,师生都体验了非常愉快的一天。

左起分别是:

魏老师、如雪老师、我

丽华老师、林草局的李主任

孩子们也看到了美丽的白点鹛

课堂回顾

当我们因为想帮助在山里的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家乡,这个共同愿望而聚到一起,齐心协力令事情发生的时候,感觉像魔法一样,真的太美妙了!

这次活动在学校实现了很多第一次:

学校是在疫情之后,第一次允许学生走出校门学校的老师是第一次听其他领域的专家讲自己家乡的课外的科学课孩子更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解家乡动物,植物,鸟类等生动活泼生物现象设计了村里-校园-山里的动植物调查体验,帮助孩子建立家乡各个位置的动植物印象分享在家乡从事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工作人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意义,鼓励孩子以后也可以通过教育成为专业的守护家乡的人活动策划上将商业活动运作上的严谨和安全方案用到校园活动中去,打消乡里领导的顾虑

随行的校长也加入到

大大方方展示自己家乡的行列来

采集标本的路上拉着老师一直问问问题的娃

原来巡护员的工作是这样的

这棵树真的有200年寿命了吗?

有些回响

1、活动之后和孩子之间的问答:

你知道怎么样识别滇金丝猴了吗?鼻子朝天的就是。

你喜欢这些家乡的邻居们吗?喜欢

长大了可以选择做的事情是不是多了起来?是

那想做什么呢?巡护员!动物专家!研究猴子!

那要不要好好读书呢?要!

2、这个课程设计在6月份被中国滋根收录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100所试点示范项目,并发表在滋根公众号上。

我突然明白并体会到了景芳老师设计这个项目的意义,也越发热爱起这份半公益半支教半商业并且可以可持续开展下去的乡村工作。

小时候总想着长大后改变世界,长大后发现不被世界改变,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在追随景芳老师开展公益支教项目的过程中,当实现了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都到了同一个地方,开展同一个主题的自然课堂,都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点鹛的时候,好像城市和乡村有些看不见的东西突然之间就流动了起来,是大家都可以,是大家都喜欢,是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家国乡土概念的不同距离的热爱。

也特别借此文机会,感谢已经参与或即将参与童行丽江营地的各位家长,你们用参与营地的方法,换了一种形式,支持驻站支教项目的发生,而这,也是一种表面上是商业营地行为,实际上,也帮助乡村孩子送来了更好的老师,从而令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课程的机会

3、下面是当天活动结束后,随行的赵老师写下的记录,生动活泼地记录了那一天的活动,发表在公众号“桃花晓学”上,征得作者同意,特此分享给大家。

走进石头老君山 了解生物多样性

——桃花小学开展一年级自然生态课堂

BY孤帆远影

“哇——这就是金丝猴吗?这只鸟儿多漂亮!”

在丽江市老君山滇腹地的滇丝猴保护中心,看着红外相机监测拍摄的老君山野生动物视频,听着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丽江市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中心探索大厅中,孩子们不时提出心中的疑问,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不时陷入和谐美妙的遐想之中。

在学校与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与统筹组织下,5月21日上午,桃花小学5位老师带领一年级36名同学来到了位于石头乡利苴村委会三岔河村的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中心,开启了一天的自然生态课堂活动。

在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李如雪老师、老君山鸟类监测巡护员乔丽华老师、丽江市林草局专家魏行智老师、桃花小学公益支教李晓丽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随行指导下,同学们认识了许多珍稀动植物,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有关知识,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在观察、采集、比较、初步分析等走入大自然的体验活动中深入地理解课程知识,唤起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中心,如雪老师带着同学们参观了以金丝猴为主题的展示架,从特定区域风土人情、金丝猴种群分布、金丝猴相关习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日常监测与巡护,红外监测设施的使用等方面向同学们作出细致的介绍。

随后,通过多媒体一体机,为同学们播放了近年来实地监测拍摄到的老君山区域野生动物活动情形,保护中心协同社区开展的生态保护工作实况等内容,并与同学们深入互动探讨。

在精彩的课堂中,同学们认识了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金丝猴、黄喉貂、白点鹛、狗熊、小熊猫、白腹锦鸡、长尾雉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初步形成了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展示滇金丝猴的生活细节

展示并讲解红外相机

观看红外相机拍摄的野外视频

了解家乡附近的动物世界

课间,在晓丽老师主持下,别开生面的“我是金丝猴家族的一员”角色扮演活动在保护中心的空地上开展起来。

孩子们想象着猴子们有的上蹿下跳、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悠然自得,叫唤、觅食、荡秋千,大家尽可能模仿着刚才视频中猴群的动作、姿态。

在活动中,同学们更进一步地加深了金丝猴的印象。

角色扮演活动后,同学们还参观了利苴传统羊毛毡制作坊,对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有一些基础的了解,看着工序繁杂,精美耐用的各类羊毛毡制品。

在惊叹技艺高超的同时,大家遥想到了先民的生活情景,初步意识到了民族文化、民族技艺传承的紧迫性。

下午13时,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老君山深处的野生鸟类观赏点,在鸟类监测专家乔丽华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有幸近距离看到了白点鹛。

乔老师让大家静坐在离鸟类惯常停留的枯枝十米开外的草坡上,屏息凝视;乔老师随即在枯枝上放些鸟食,走入山林,口中轻轻发出惟妙惟肖的“咯咯、咯咯......”的鸟叫声,并缓步回到草坡边。

不多时,一只白点鹛从林中飞出,停在枯枝上,不时跳跃着,好一个可爱的精灵!据乔老师介绍,受天气、人群、鸟类本身繁殖期特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观鸟也得看“运气”,天气晴好、周边人较少,特定季节中大可以看到多种形态各异的鸟儿齐聚草坡的情景。

在野外鸟食短缺的时候,乔老师常常来到山林,为鸟儿投放鸟食,渐渐地,在无意中成就了观鸟点,也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保护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活力。

在魏老师和晓丽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根据小纸条所描述的信息,大家拿着植物标本采集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山林,在不随意攀折、破坏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采集着小纸条上所描述的植物枝叶标本。

沿着潺潺的溪流入山,一路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一株株云杉粗壮挺拔、一簇簇竹林郁郁葱葱、一棵棵灌木枝繁叶茂,一块块巨石布满青苔,清泉石上流、人在画中游,一路上,除了采集标本,同学们不是要抱抱这棵树有多粗,就是要量量这大石有多宽。

近16时,同学们采集好标本,回到观鸟点附近的活动展示间,魏老师和小丽老师结合小纸条信息,判断同学们是否采集到正确的标本。

大多数同学能够依照小提示,在仔细地观察对比之后采集到了正确的标本,同学们认真细心的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赞扬。

魏老师通过同学们采集的标本,一一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辨识方式、叶片特征、观察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一一和同学们交流有关植物的各类问题,形象地教给了同学们识别周边植物的简易技能。

许多周边很常见的植物,很多同学都说不出它们的名称,今天,同学们都知道了它们乃至更多植物的名称,如云杉、铁杉、红豆杉、马尾松、醉马草、荨麻、血满草、稠李、报春、松萝、忍冬、青荚叶、三菱虾脊兰等,还了解到部分植物的药用价值。

通过采集标本、认识标本,分析标本的自然生态活动课堂,同学们既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又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索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欲望。

直到傍晚,师生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利苴老君山腹地,伴着清凉的晚风,回到了学校。

开展生态户外课堂极有价值,极具意义,丰富多彩的不只是知识与技能,还有美好的童年和儿时的梦想。

衷心感谢如雪老师、魏老师、乔老师带给我们的的精彩课堂,和师傅车辆的平安接送,啊客吉民宿饭店的丰盛招待以及一路相伴的各位有关人士!

作者 |李晓丽(苔藓老师)

童书院丽江站驻站支教老师 (科学+体育)

童行书院丽江自然博物营地导师

童行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博物营地导师

十年外企历练后,于2022年转身投入到广袤的乡村公益事业与自然教育,PBL教育实践中

正丰富地体验人生短短三万天中珍贵的每一天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孩子亲近自然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