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随礼又称随份子、凑份子,是农村中保留下来的婚丧嫁娶 一种馈赠习俗。
老话说:“白事不请自来,喜事不请不来。”
谁家的儿子要结婚,谁家的闺女要出嫁,这些喜事都是提前通知的。
白事的话,听到消息就会上门。
每次村里有人家办事摆酒的时候,我的婆婆就在家里转来转去的,嘴里唠叨着是谁家办事?人家在我们家办事的时候随了多少礼?我们自己要给人家随多少礼?
婆婆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如今三个孩子都结婚了。
在我老公和他哥哥没有结婚的时候,都是我公公以自己的名义上礼。
现在我老公他们结婚了,应该独当一面了,就想着以后不让公公上礼了,让我老公和他哥哥两个上礼。
但是,婆婆是个精打细算,追求礼尚往来的人,有时候会权衡利弊半天,家里父子仨个谁上礼?是让公公一个人上礼合适?还是让两个儿子上礼合适?
02
就像上次,村里有人办喜事,半月前就通知公公记得去喝酒。
婆婆就犯难了,婆婆说:“他们家是闺女出嫁,但是后边还有两个儿子没有结婚,这次上礼只让你爸爸上就行。”
我老公不解地说:“不是说好了我哥我们两个上吗?怎么又变了?”
婆婆说:“他是这次是闺女出嫁,但是你姐出嫁的时候,我们没有通知他,所以他没有给我们上礼,现在他通知我们了,我们就要给人家上礼,他下边还有两个儿子,你和你哥结婚的时候,我们通知人家了,上礼了,到时候,人家两个儿子要结婚也会通知我们,所以,他女儿结婚这次我们上礼就相当于白送了,就让你爸一个人上就可以了。”
我老公是个粗线条的人,觉得婆婆的“精打细算”太麻烦,太小气。就想说:“人家通知了就上礼吃饭就完了,干嘛要想那么多呢!”
婆婆却说:“不是这样的,这乡亲邻居之间都互相看着呢,谁上多了,谁上少了,到时候,又风言风语的,咱可别找那些事了,咱不沾光,但也不想吃亏!”
03最终的结果就是按婆婆说的,公公一个人去上礼。
但是,这个嫁女儿的人同样通知了我老公的伯伯,他就不一样,他选择不去。
因为老公的伯伯只有一个儿子,很早已经结婚了,结婚的时候也没有通知他,所以,这次他女儿结婚通知了老公的伯伯,伯伯干脆选择不去,因为没有回礼,也不会有礼尚往来,干脆不去了。
每个人的为人处事不一样,选择就会不一样吧!
有一次,邻居家办白事,男方的妻子去世,还很年轻,孩子还小,只有一个女儿。婆婆又犯难了,我们家有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如何随礼?
婆婆首先发言说:“这女人真是命苦,孩子还这么小,还就一个女儿,这怎么上?”
我公公一言不发,闷头抽烟。
老公说:“就按之前说的,我和我哥我俩上礼。”
婆婆说:“那你们兄弟俩结婚的时候,他(办白事的邻居)都给你们上礼了,我们现在应该还礼是应该的,那等到他去世的时候,你们两个还要继续上礼,但是他只有一个女儿,还那么小,那到时候还是咱们吃亏啊!”
04公公说:“要不,打听一下别人时怎么随礼的?”
老公的哥哥说:“那需要找个跟我们家情况一样的打听。”
这下婆婆更犯难了,找谁打听啊。
老公思来想去,觉得一直这么算来算去太麻烦了,干脆说:“别想了,就按之前说的吧!”
大家面面相觑,老公继续说:“以后不管谁家办事,需要咱们去的,就都是我和我哥随礼就行了。我爸已经上年纪了,没有挣钱能力了,他以后不能再上礼了。别再说什么吃亏沾光的,咱就看人品吧,比如说他这人不错,就算没有回礼,我们该随礼的时候就随,人品不好还没有回礼,那就算了。”
最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暂时按我老公的方法了!
人活于世,不得不说,农村随礼也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