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切二斤肉来”梁山好汉们吃的2斤肉,究竟是啥动物的肉?

沁说 2022-10-28 09:14:52

读《水浒传》时,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梁山好汉们在外下馆子,总喜欢说上这么一句话:“小二,切二斤肉来”。

似乎生活在宋代他们,经常下馆子是生活标配,店小二上一壶酒,再来两斤肉,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要太惬意!

那么,小说里酒肆中售卖的“肉”,到底是什么动物的肉呢?

翻开史料你会发现,相比于唐代,宋朝的民众对于肉食的消费更多了。

《东京梦华录》里就描写了一幅北宋开封赶肉猪进城的壮观场面:“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南熏门)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

再如当年的苏东坡,仕途坎坷、四处贬放,估摸他生活得十分凄凉吧?

其实,虽然他身在偏远“农村”,但好歹是个官,也是有肉有酒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是‬流传至今‬!

作为‬红烧肉‬的‬祖师爷‬,苏东坡‬吃的‬肉‬是‬猪肉‬,为什么他‬‬不爱‬吃‬牛、羊肉‬呢‬?不是‬哥‬不想‬,是‬真的‬穷‬‬啊‬!且‬看‬他写的‬《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猪肉在宋朝时候是排在最下等的,便宜但是腥骚,所以只得想方设法去调味,这才成就了苏子瞻的千古名肉。

再看《水浒传》中各路绿林好汉在酒家大快朵颐的“二斤肉”,却多半是牛肉。

武松在景阳冈山脚下的酒店里,连喝18碗酒,用了4斤熟牛肉下酒。

阮小七兄弟几个招待吴用,酒家说新宰了一头黄牛,便让切了10斤来吃。

在十字坡,被发配的武松和两个公人,叫母夜叉孙二娘药倒,她说武松这等肥胖,可以当成黄牛肉卖,那两个瘦的,只好做水牛肉卖。

其实,不管是黄牛还是水牛,真正在宋代,宰牛的禁令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擅自宰牛,如果是在元朝,可能就对当事人打100大板。但是宋朝的皇帝对牛羊的屠宰管理相当严格,甚至买牛肉的人都要被判刑、流配千里。

比如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明确记载了“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令。

在官府的管理制度当中,只有病死的牛经过审批以后才可以屠宰。

所以宋代的牛肉可不是像《水浒》里一般,动不动二斤起步那样廉价,反而是很难吃到的“高价货”!

牛命珍贵,是因为它是农耕时代最重要的劳动力。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时代,一头耕牛市场价大概在5贯钱,但如果病死了,审批通过,将牛杀了卖肉,一头牛可以卖到25贯。

“盖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牛之肉不下二三百斤,肉每斤价值需百钱,利入厚故,人多贪利,不顾重刑。”——《宋会要》

以当时一个七品县令的收入来对比看看,县令一个月的收入仅仅12贯钱。所以说,随便就切二斤牛肉来吃,对于普通人来说,那真的是奢望。

《水浒传》写的虽是宋朝的故事,但却成书于元末明初。所以小说中提及的生活场景,很多是基于施耐庵的经验想象。

元代也曾出台不得宰杀牛马的禁令,为何还会出现宰牛的情况呢?

原来元朝出台这样的禁令不假,但当时的法令非常宽松,执行力根本不到位,因此民间经常不管这样的禁令,老百姓会偷偷宰杀牛马。

所以你看《水浒》里,像史家村、草料场‬、景阳冈、石碣村、十字坡‬、揭阳‬岭‬……这些‬荒郊野外‬的‬村‬店里‬,都‬大摇大摆‬地售卖‬熟牛肉‬!天高皇帝远‬呐‬!反而‬江洲‬城‬里‬的‬高档‬酒店里‬,酒‬保‬却‬说‬:

“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

酒保这么说,一是规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李逵,看他一个蛮横鲁莽的粗人,直接将手伸进汤碗里捞鱼吃,连骨头全囫囵个嚼了。狼吞虎咽吃相极尽难看,宋江再让“大块肉切二斤”时,酒保估计这几人消费“层次不高”,特地强调“只卖羊肉”。

李逵那么神经大条的人,都气得将鱼汤泼了酒保一身,大怒道:“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

因为两宋将近300年里,当时的上流社会流行的不是牛肉,而是羊肉。摆明了歧视李逵“乡下人”吃不起嘛!

看高档酒楼里主卖鱼和羊肉,正是印证了“鲜”这一字。

据说宋朝历代皇帝,都喜食羊肉。

《宋史·仁宗本纪》记载过宋仁宗一件有趣的小事,有一天晚上他很想吃羊肉,结果半夜被馋醒了,搞得翻来覆去“无心睡眠”。

在宋神宗时期,皇宫可以算是消费羊肉的顶级大户了。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御膳房每年消耗的羊肉多达43万斤以上,猪肉4000来斤,猪肉还不到羊肉的百分之一。

宋朝还有一个奇葩的操作,为了给官员“补贴”,皇帝曾下令用羊肉给官员送去,权当福利或者加工资。

宋真宗年间,外任的官员每个月可以享受2至20头羊,按这样的算法,大宋给予这些官员的福利,一年大概就要发出去几百万只羊了……

所以朝廷官员,吃羊成为了一种时尚之风。

北宋有一个名叫蒲宗孟的高官,最喜欢吃羊肉,每年他们家要吃掉4000只羊,成为“吃羊一族”当中的佼佼者。

至于当时的士大夫们,每次举办各种宴会,酒桌上的硬菜一定会有羊肉,这是用来撑场面的硬食材。

所谓上行下效,在如《水浒》江洲城这样的大城市里,很多大型的酒楼饭店都有由羊肉制作而成的名菜,作为饭店的招牌。

羊肉虽然好吃,但在当时来说,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

宋朝大部分羊肉供给来自游牧之地辽、西夏等国,由于供不应求,很多地方的羊肉,甚至卖到了900文钱一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斤羊肉简直就是“天价”!

陆游曾经担任“副省级”的领导干部,但依然“馋羊肉”,源于他收入太“低”,也不敢敞开了吃。

所以宋江看穿酒保顾虑,豪气道“你去只顾切来,我自还钱”,就有了《水浒》中第一盘“二斤羊肉”。

宋江虽是个小吏,但一直非常豪横,见着哪位落魄的弟兄都能一送十几二十两银子,咱也不知道他钱哪儿来的。

这普通老百姓对于羊肉,基本上只有想象的份。你看书里写潘金莲嫁给三寸丁武大郎,就被这一帮闲人不时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好汉们似乎只爱点牛肉,那《水浒》里的猪肉都卖给了谁?

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郑屠就是个杀猪的,开一间猪肉铺,规模挺大,店里有十来个刀手卖肉。

鲁智深为给金翠莲讨公道,故意让郑屠剁了10斤瘦肉沫、10斤肥肉沫,郑屠问是不是“府里要裹馄饨”?

再有石秀上梁山前,结拜兄弟杨雄的岳丈给他开了间肉铺,垒猪圈养了十几口大肥猪……

有卖就有买,说明在市井之间,猪肉才是普罗大众餐盘里的主要肉食。

细看《清明上河图》,大家就能够看到“生猪招摇过市”这一幕。

除了做馄饨、东坡肉,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关州桥夜市篇,写了旋炙猪皮肉、煎夹子、猪下水等许多猪肉美食。

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大名鼎鼎的大酒楼就多达72座,其中最大的一家酒楼高达三层,可同时容纳上千人用餐。至于那些类似现在“大排档”的饮食店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这就能理解,为何单单一个晚上,便有几万头猪进入汴梁,主要用于供应国都的大小店铺。

不吃‬猪肉的‬梁山好汉们‬,每每‬一句‬“切二斤熟牛肉来”,都透着一股快意豪爽。

他们‬故意吃朝廷禁屠的牛肉,甚至‬出家人‬鲁智深‬大快朵颐‬严戒的“五荤”之首的‬狗肉,都是‬以微知著,来表达他们对于‬既有秩序的‬抗争‬、对不公‬‬现实的反叛!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