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效应不在教学而在生源,潜力股占比更大

飞翔小钰 2024-10-09 21:44:52

没有所谓的县中模式,只有所谓的县中效应,所谓县中模式,就是县中比其他高中更透支学生潜力,这经不起推敲,市区的小学甚至幼儿园就那么高的学习投入度,怎么到高中反而快乐学习,输给县中只是因为学习投入度不够?

根本原因在于高中的投入度相近的情况下,市区的孩子没有明显的补课优势,很多高分成绩的水分被挤掉,仅此而已。

真正差别在于县中效应,县中的优势在于同等分数线下,招收的学生以为乡镇县城为主,这些孩子往往潜力在小学和初中没有充分挖掘,有着更高的提升潜力。以及可以招收更多高分段学生。这就使得县中的重点班学生,水平往往远高于同分数线的市区高中重点班,与头部高中的普通班水平相当。

城乡之间的学生水平差距,孩子越小体现越明显,对比低年级孩子,尤其是五六岁的孩子,大多数乡镇县城的孩子,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在家快乐玩耍的时间,大城市的同龄孩子,各种所谓的培优已经开始,典型的如机器人,英语这些课程。

这种起跑线上的竞争,在投入度上会有明显的差距,这种抢跑优势会随着持续的投入度差距,一直客观存在一直到中考,但这种额外投入的优势,并不等同于思维能力,大多数孩子提前学习所谓培优,并不是基于孩子本身能力,而只是一种超前做题技巧获得,而其他形式的拓展提分,也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熟练度强化。

这就使得城乡学生在高中以前,同分并不同质,同样的能力,市区孩子成绩更突出,对应同样的成绩,乡镇县城的孩子实力更强。

进入高中后,大家则进入相同的赛道,师资水平接近,经过分流生源素质接近,学习强度也接近,使得学习效率和自主思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实力更强的孩子就拥有更优秀的成绩体现,也就使得县中往往具有更高的推进率。

同样的分数线比如600分,市区的重点高中很难招收远超于这个分数线的学生,因为高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重点高中,而县城的学霸很多不舍近求远,就会有大量高分学生存在,因此其重点班学生,往往具备入学成绩就已经较高,以及更大提升潜力双重特性。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