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以“分”选人!安徽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等级赋分制解读

轶睿看教育 2024-11-06 04:04:26

01什么是“两依据一参考”?

☆ 两依据

统一高考成绩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 一参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新高考招生录取构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选择机会,减轻学生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大有文章”!

02关键词:两依据解读

1、统一高考成绩

安徽实现的是3+1+2 模式:“3”(语文、数学、外语)+ “1”(物理、历史2个科目中必选1门参加考试)+“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合格性考试

相当于会考,合格考时间提前到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不再有等级划分。需要注意的是,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任何一门合格考试不合格,就不得作为等级考试的科目,所以大家也一定要重视合格考试。

等级性考试

即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数将被转换为高校招生过程中使用的录取分数。

03关键词:一参考解读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今后各地中学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5个方面来客观记录学生的各项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高考多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此为“一参考”。参加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招生的考生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04等级赋分制

为啥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录取时选考物理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由于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啥政地生化四科实行等级赋分?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譬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等级分是按照统一规则,由原始成绩进行等级划定后,再按照“等比例转换办法”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先划分等级,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原始分转换为等级。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原始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原始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整个考生群体的原始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

再进行等级赋分,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数。等级分数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从15到11分不等。根据每个考生的原始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数。

1.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对应关系表。各等级及其所占人数比例、赋分区间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2.等级赋分公式。根据等级比例转换方法计算每个考生等级赋分的公式为:

其中:Y1、Y2分别表示某等级所对应原始分数区间的下限和上限;Y表示某考生的原始分数;

F1、F2分别表示相应等级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F表示相应等级内某考生以等级赋分转换后的分数。

新高考改革志在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因此考生关注自身成绩之余,也要注重自身的多元化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