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春风化雨阁
编辑丨春风化雨阁
金钱与爱情在成就婚姻中孰重孰轻?是应该因金钱结合还是应以爱为基础结合?关于爱情与金钱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今中外多有探讨争论,有人说金钱是生活的基础没有金钱婚姻怎么维持?有人说爱情重要没有爱情的婚姻和动物的雌雄结合还有什么差别?观点冲突争执不下但听来都有些道理。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名著《傲慢与偏见》中就金钱与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表述了自己立足于生活实际的一种见解:金钱与爱情在成就婚姻上二者都重要,舍其一而不能!但相比较来说在成就美满婚姻上爱情更重要一些!
《傲慢与偏见》一书以男主人公——有钱有势的公子达西与女主人公小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的爱情为主线,对四起不同的婚姻进行了描述: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柯林斯和夏洛蒂,魏肯和莉迪亚。
通过对这几起婚姻细致入微地描述作者向我们展示了金钱与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金钱对婚姻的重要作用方面,柯林斯师和夏绿蒂的结合是个典型说明。
柯林斯是本内特先生(伊丽莎白的父亲)的表侄,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他也是本内特的限定财产继承人,这个人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笑,缺少男子汉气概,但又很自负而且特别工于心机,善于逢迎,一心巴结权贵。
因而得到了贵妇人凯瑟琳∙德布夫人的赏识,得到了教区牧师的肥缺,因而越发妄自尊大,自命不凡,本来他想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施恩于本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因为伊丽莎白“虽有很多吸引人之处,但财产太少,就把这些可爱之处抵消了,不见得会有什么人向她求婚。”
而他有优越的财产、社会地位,他的求婚肯定会成功。没想到伊丽莎白没有看上他,拒绝了他。
其实柯林斯本质上是个不懂得爱的人,他之所以要结婚,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婚姻观念:“富有的单身男士一定想要娶位太太”,柯林斯也自然认为像他这样生活宽裕的牧师理应遵从“这举世公认的真理”,在婚姻方面给教区树立一个好榜样,并且他的施恩人德布夫人也说过他该结婚了,为取悦德布夫人他也该结婚。
因此,被伊丽莎白拒绝后不几天他就把婚姻对象转到了伊丽莎白家的邻居夏洛蒂小姐。
而夏洛蒂和伊丽莎白一样,聪明伶俐有头脑,她很清楚柯林斯是怎样一个男人,她也知道他对她的所谓的爱——求婚也只是水月镜花而已。但夏洛蒂还是接受了!
因为嫁人是夏洛蒂一贯的目标,她虽受过良好的教育,可并不漂亮更重要的她还没有财产做嫁妆,而且27岁的年龄也不小了,“嫁人是她唯一体面的出路,虽然未必幸福,却是一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柯林斯有钱财足以让她衣食无忧这就足够了!
通过柯林斯、夏洛蒂的婚姻可见金钱财富在成就婚姻中的重要作用。
在《傲慢与偏见》中多处都体现了金钱对婚姻的重要影响。费茨威廉——达西的表兄也算伊丽莎白的爱慕者之一,他是一位伯爵的儿子,但不幸的是他是小儿子,从而不能继承家产和爵位。
虽然他对伊丽莎白早有爱心,但不得不坦率地承认像他这样缺少财产的人是配不上美貌的伊丽莎白的,而只有不受钱财约束的达西才有条件自由选择伊丽莎白这样的人的。
即使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真正的爱情中,也不免掺杂着达西“一年拥有一万英镑的收入”的金钱因素。
金钱与婚姻行影相随的例子很多:宾利先生有十万遗产,每年还有四五千英镑左右的进款这使他在婚姻市场上十分走俏:当他刚刚入住内瑟菲尔德庄园时,所有家里有女儿的邻里太太就都想把这位尚未见过面的年轻人当作自己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并认为“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
不管他的丑俊、脾气好坏,而宾利的妹妹乔治安娜也有三万镑陪嫁的优势;即使达西的表哥费茨威廉上校虽然没有继承权,也没多少财产,但若结婚,对方至少也要带给他五万镑的陪嫁,咖苔琳夫人一心要把女儿安娜小姐嫁给外甥达西,以便“把两家的地产和起来”,她还认为达西“有义务”、“有责任”这样做。
有两万英镑嫁妆的宾利小姐一贯喜欢与有身份地位的人结交,她紧紧盯住年收入达一万英镑的达西,还极力阻止她哥哥与简之间的爱情。她希望哥哥娶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小姐,这样可以“增加财产,提高地位,由此可见,金钱的数目对婚姻关系影响十分巨大。
这是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奥斯汀承认的现实。她也认为金钱财富对于美满婚姻的重要性!
难怪有评论者说,在金钱重要性的认识上奥斯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前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了”。那么是不是婚姻都是以金钱为万能呢?那为人称颂的爱情又占有什么地位呢?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指出金钱是婚姻的重要条件的同时也着重强调了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在书中体现这一高尚婚姻观的是宾利与简、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婚姻。
作为本内特家的大女儿简有着美丽的外貌,善良的心地,温柔且娴静,但她性格中有怯懦的一面:她从心底喜爱宾利但又生怕别人察觉,只能独自承受暗恋的痛苦,以致她爱的人也难以把握她的感情。
而富公子宾利相貌堂堂绅士气十足,且为人随和坦率,诚挚谦虚,他在舞会上初见简就动了真情,但宾利遇事优柔寡断,缺乏应有的自信,他对简是否爱他把握不准,又没有进行深入试探。
而二人在财产、社会地位上又存在着巨大差异,外部的压力对简和宾利走到一起十分不利:达西因为地位差异反对好友宾利和简的结合;宾利的妹妹们更是不想让没有什么财产和社会地位的简成为她们的嫂嫂,因此,他们的婚姻受到了多方面阻碍。
但他们在强大的爱的力量支持下最终越过障碍,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成就了美好的婚姻。
而本内特家的另一个女儿伊丽莎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既美丽又大方。而达西呢?他不仅有钱有势,而且相貌不俗,身材魁梧,举止优雅,是许多待嫁姑娘向往的丈夫。
按理来说这二人的结合是天造地设的一段婚姻,不该出现太多的曲折,但达西却有不少缺点:他傲慢非常,常常看不起人,喜欢挑剔别人,对人冷漠。
起初他并没在意伊丽莎白,但时间长了接触多了渐渐地被伊丽莎白美丽的容貌,轻盈的体态,招人喜爱的言语所打动。
尤其是伊丽莎白那机灵的头脑和她的诙谐更是深深吸引了他,尽管他意识到伊丽莎白缺少上流社会的气质,对伊丽莎白低微的出身也有所嫌弃,并认为自己向伊丽莎白求婚的行为已经是降低要求,违背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是人格来做的了。
地位低微又缺少金钱财富的伊丽莎白应该会对他这个英俊又富有金钱的贵公子表达的爱意欣喜若狂的接受的,因此达西对自己的求婚如同柯林斯的感觉一样认为稳操胜券。
但同样让他没想到是在他傲慢地袒露爱慕之情后,伊丽莎白却断然拒绝了他的傲慢求婚,并毫不留情地指责了他的傲慢无礼。
这里表现的是爱情对于婚姻的崇高意义:哪怕你再富有、再英俊,在你以一种居高临下甚至“傲慢”的姿态对待另一方时,那两者也就很难产生爱情,而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不可以的!
求婚失败的达西渐渐有所醒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真诚地改正了傲慢自负的缺点,而伊丽莎白呢也逐渐对“改过自新”的达西有了好感,进而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并最终和达西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显然使伊丽莎白最终能够与达西成就婚姻的是伊丽莎白对改过的达西产生了真挚的爱情!
可见爱情在成就婚姻上重要作用无庸置疑。既然金钱与爱情在成就婚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有没有主次之分呢?
哪个起主导作用呢?作者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阐述了她的观点:在金钱与爱情的搏弈中,爱情应该占上风,因为为金钱而成就的婚姻往往是痛苦的,爱情才是成就婚姻特别是美满婚姻的最终的条件,是基础,“没有爱情千万不要结婚”。
在作品中后来伊丽莎白去拜访依靠金钱为纽带结合的夏洛蒂、柯林斯夫妇时,发现“当柯林斯有时说些让夏洛蒂实在难为情的话”时,夏洛蒂一般总是“明智地装作没听见”,而且能撇开丈夫,单独带她的朋友和妹妹参观住宅,她很高兴。
只要能忘掉柯林斯,就真有一种舒适的气氛,夏洛蒂显然很愿意忘掉他,经常不把他放在心上。
这就是纯粹建立在以金钱为基础上的婚姻,是毫无幸福可言的婚姻。婚姻对于夏洛蒂来说真成了没有人情味的“保险箱”。
而以爱情为基础结合的宾利、简和达西、伊丽莎白夫妻却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当初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是因为她对柯林斯没有爱情,“他不会给她带来幸福,她也同样不会给他以幸福。”
而不是因为柯林斯没有金钱地位;伊丽莎白最初拒绝达西的求婚也在于达西的傲慢自负使伊丽莎白难以对他产生爱情,而最终接受了达西嫁给了达西也是因为达西已经不是过去的达西了,是一个好达西了,伊丽莎白对这个达西有了爱情,所以嫁给了他!
而不是达西早就已经拥有的金钱地位。显然金钱、社会地位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是不能和纯洁的爱情相抗衡的,这也是作者的爱情至上观表现。
一些评论家认为,奥斯汀本人就是伊丽莎白的原型,因为二者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而最大的不同是奥斯汀本人终生未嫁,伊丽莎白却最终与心爱的人走到了一起。
或我们可以猜想:是不是奥斯汀本人就是没能在现实中寻觅到真正的爱情而情愿孤单一生也不愿为金钱或为结婚而结婚的呢?或许她也信仰恩格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理论?
总结:2004年英国一家机构曾调查称,在现代英国女性眼中,梦想的“头牌约会对象”是《傲慢与偏见》中的男主人公达西。
而2005年初,英国BBC4台(BBCRadio4)在读者中开展的一项调查再度验证了这一结果:BBC4台在英国发起选出对女性影响最大、曾改变女性世界观(主要是爱情婚姻观)的文学作品,结果《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一。
奥斯汀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人们的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
《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古老”婚姻观也没有脱离我们生活实际。时至今日在人们谈婚论嫁时何尝不是在进行金钱与爱情的权衡取舍呢?
在成就婚姻上,金钱与爱情的搏奕奥斯汀的时代在进行,我们的时代又几时停止过呢?
参考文献[1] 简∙奥斯汀(张隆胜译).傲慢与偏见[Z].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 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吴鹏.《傲慢与偏见》对英国女性影响巨大[J].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