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大集体的人们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大集体值得喜欢吗?

洒脱努力的黑风 2024-08-03 01:51:20

大集体,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成立直至包产到户前,曾广泛存在于农村的生产活动中。大集体的运作方式是全生产队的社员共同劳作,年底则根据所挣工分的多寡来分配粮食和资金。尽管每个社员在评定个人所挣工分的初始分数时存在一定差异,但差距并不显著,绝大多数社员所挣的工分都是相同的。

然而,一些家庭由于子女众多,所挣的工分在扣除应得的口粮等物资后,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反而需要向生产队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些社员被称作“倒补户”。实际上,在一个生产队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社员都属于“倒补户”,他们无法从中获得任何资金。即使那些能够获得资金的社员,一年也只能得到几十块钱的收入。这导致许多社员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身上的衣物从春夏到秋冬只有一套,甚至没有换洗的衣服。一些极度贫困的家庭,由于孩子众多而又无法负担新布料,只好将大孩子穿过的衣服剪小后给小的孩子穿。

至于食物,大多数时候是玉米糊或红薯玉米糊,新鲜的蔬菜对他们来说更是奢侈品。更有人甚至连咸萝卜都无法负担,只能用炒黄的食盐蘸着吃。我在1973年就读于街上公社学校,由于离家较远无法中午回家吃饭,所以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我早上带来的菜通常只有咸萝卜,偶尔母亲会为我准备一些炒黄的食盐让我带到学校。

我发现,我的班级里还有一些同学比我还穷,他们中午甚至没有菜吃。他们看到我在吃食盐时都流露出希冀的目光。一个姓王的同学走到我面前,有些羞涩地说:“我能蘸点你的盐吃吗?”我回答:“当然可以。”那些没有菜吃的同学们的困境,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也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大集体时期的生活对于人们来说是极其贫困的。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也是破旧不堪。一些社员甚至不得不砍大竹子做房架,用土坯和稻草、麦秆砌墙盖房。这些房子一旦倒塌,就变得毫无价值,只能铲平后种庄稼。

然而,尽管现在的赚钱途径比过去多得多,一些人仍然对当前的生活感到不满,他们怀念大集体时期的生活。对于这些怀念大集体、幻想大集体的人,一位名叫“邯郸老汉杂谈”的人进行了抨击。他指出,这些人非常喜欢过去的日子,喜欢阶级斗争,喜欢窝里斗,喜欢大锅饭,喜欢平均财产,反对竞争。他们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要穷大家一起穷,一起吃窝头。这样的人现在还不少,主要是一些没有思想的老头老太太。

事实上,大锅饭确实好吃,不用竞争,哥俩好,你好,我好,我们一起吃窝头,谁也不嫉妒谁,谁也不要比谁有本事。但是一旦发现谁有本事,那个人就成了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想脱离群众,堕落腐化,想吃好穿好。所以要把这个家伙彻底打倒。现在想想看,这种社会现象真是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

大家感觉大集体值得喜欢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