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粟裕制定的“攻台方略”有多超前?65万大军15天解放全岛

乐蓉评历史 2023-03-03 22:05:05
“一定要解放台湾!”—毛主席拍板攻台

1949年5月,在阴雨连绵的上海,第三野战军以一种最为原始的方式打赢了这场战役。为了保护这座最富裕的新城,不让老百姓受到战争的波及,战士们没有舍得动用火炮,而是几乎只是凭着步枪就消灭了敌人。

仗整整打了16天,但这座城市每夜都是灯火通明,青年男女们甚至就站在马路旁观战,这样的场面在战争年代实属罕见。上海解放后,三野主力撤往城郊休整,进入市区的守备部队则将指挥部设在大马路上,干部战士也都在马路上露宿,陈毅进城前定下的“第一纪律”就是绝不扰民。

连一向高姿态的西方报社也不得不承认,胜利之师睡马路,自古以来是没有的。老百姓们自发地为战士们端茶送水,给他们盖上棉被,兵不犯民,民爱戴兵。解放战争打到这里,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民心所向,赢取全国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在得知上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远居北京的毛主席在督促三野10兵团提前进入福建作战的电文中,又不失时机地询问了三野代司令粟裕三个问题:

“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夺取?有何办法分化敌军,争取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将初步意见电告。”

台湾,是主席心里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结。早在1949年3月研究华东局分管范围时,他就一再叮嘱相关负责的同志:

“还要加上台湾。”

1949年3月到1950年初这一段时间,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国内战争方面,大局已定,各大野战军追剿残敌,到处都是捷报传来。而放眼国际,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世界两大头号军事强国,都将欧洲视为了双方核心利益所在,焦头烂额的美国根本无暇顾及东方局势。

在1950年的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公开声明:

“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野心,亦不会使用武力干预现有局势。”

很明显,在苏联的威胁和对蒋介石彻底失去信心的情况下,美国把台湾排除在了自己的战略防线之外,或者说是“暂时”选择置身事外。

要牢牢把握有利的战略形势,就必须拥有超前的战略思维。在十兵团奉命入闽,收复沿海诸岛作战任务下达伊始,毛主席就将矛头直指台湾,目的就是快刀斩乱麻,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此等的决心和魄力远非常人可比。

思想上下大决心,战略上统筹全局,毛主席已经吹响了攻台战役的第一声号角。接下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何种方式发起战役这些关键性问题。要打好这至关重要的一场大决战,还必须依靠一位统帅三军“前线总指挥”来临机决策。

毛主席心中的最佳人选,正是此时率部横扫华东战场的粟裕。

海陆空三军司令,齐下军令状

从接到攻台作战任务开始,粟裕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全新的战争模式。

首先在大的战略方向上,就是一个怎么打的问题。攻取台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战役,而是涉及整个台湾海峡的进攻作战。

退居孤岛,已是强弩之末的蒋介石,仍怀有卷土重来的幻想。为此,他把30万大军分驻在台湾、海南、舟山三大岛上,精心设计了一套所谓的高强度防御反攻体系:以岛屿对抗大陆,三点成一线,海南遏制两广,台湾俯视福厦,舟山封锁沪浙,退则互为掎角鼎足依托,进则可奇兵反攻或全线展开。

除了这三大主要岛屿阵地外,东南海域近一点包括平潭、鼓浪屿、金门,远一点的一江山、大陈等岛屿都被布置重兵,大有群星护月之势。要攻取台湾,这些小岛就好比一个个前沿碉堡群,不清除就无法推进。

在当时研究的作战方案上,针对战役前期的海岛收复问题主要有两大思路:

一、逐岛攻击

首先解放靠近大陆的各沿海岛屿,最后解放台湾。

二、越岛攻击

效仿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术,只攻取关键岛屿,待消灭敌人一线精锐力量后,再发起最终决战。只要台湾解放,其他敌人则不战自降。

如果按照以往世界上跨海作战的经典战例来看,越岛攻击时间短,效率高,能够以较小的伤亡换取同等的作战效果,无疑是可以借鉴的上策。而逐岛攻击虽然能够保证完全清除敌人有生力量,解决后顾之忧,但耗时太长,而且一个局部战场如果无法打开局面,就会影响全局进度,这种方案利弊明显,显然不如越岛攻击更加实用。

但在反复权衡利弊后,粟裕却出乎意料地舍弃“上策”而取了“下策”,采用更加稳妥的逐岛攻击方案,原因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三野虽然长期在华东作战,战士们也大部分都是沿海子弟,但对于岛屿登陆作战的经验几乎空白。指挥员不懂海战,一线战士不会水的大有人在,情报部门对于气候、水文的收集分析也是现学现卖,直接让这样一支部队去解放台湾、舟山,胜率自然无法把握。

逐岛攻击虽然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但可以让部队充分得到锻炼,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而且一旦沿海诸岛全部收复,对于敌人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第二:这也是促使粟裕做出决定的关键因素,他需要逐岛攻击来争取时间,有两支部队他必须要等,一个是肖劲光的海军,另一个则是刘亚楼的空军。

跨海登陆作战不同于寻常作战,必须保证一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光靠一支强大的陆军,可能连海港都出不去,更谈不上收复岛屿。而此时粟裕面临的第一难题,就是解放军还没有海军和空军。

在最开始制定攻台方略时,粟裕就曾首先向主席表明:

“这次作战以陆军为主,但必须有海空军的配合。”

粟裕身为一代名将,他战争思维的超前性绝对是超前的,多兵种联合作战就是他为攻台战役定下的第一条“及格线”,没到这条线,仗就不能轻易打。这场关乎国运的一仗,只许胜不许败,这也是他向主席立下的军令状。

首先是海军。其实早在1949年的4月23日,在粟裕的主持下,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支海军“华东海军”就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成立之初,包括司令员张爱萍在内,这支海军总共只有13人,其中5名干部,8名战士。

为了促进海军的发展,粟裕向华东海军倾斜大量资源,不仅调去了一批政工人才、战斗骨干,还把三野司令部直属的侦察营、教导师、苏北海防纵队等能打仗的主力全派往了海军。华东海军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接下来收复沿海诸岛积累力量。

1950年1月12日,为了更广泛地应对攻台任务,肖劲光就任解放军海军首任司令员,负责筹建海军。这一举措传递出来的意图也很明确,攻台战役不再只依赖华东一个军区,而是集全国之力去打这一仗。

肖劲光和粟裕是至交好友,两人在红军时期就是搭档,这次肖劲光赴沿海筹建海军,另一个任务就是辅佐粟裕筹划攻台,身上的担子自然不轻。海军成立之初虽然有华东海军作为底子,舰船都有现成的,但数量和质量应付江河湖泊有余,要跨海作战仍有不足。

所以肖劲光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苏联、英国、香港等地大量采购海军装备,包括各类巡洋舰、护航驱逐舰和扫雷舰,甚至旧船都订购了48艘。但即便如此,海军所拥有的舰船应付攻台还是略显不足。

至于空军方面,1949年10月就接到任务的司令员刘亚楼比肖劲光遇到的麻烦更多,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三无”的问题,没有飞行员,没有飞机,没有经验。

飞行员的问题最关键,但相对好解决,当时东北航校第一批毕业生60多人已经能够承担一定强度的任务,后备的50名学员也在加急加训,勉强能凑出一批战斗飞行员。至于飞机就更少了,截止到新中国成立,我军仅有从敌人缴获的各种破旧飞机159架,而这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飞机能够起飞作战。

为了筹建空军,刘亚楼派出代表团出国四处谈判采购,贷款建空军,出钱买经验,而且因为经费不多,还得时时刻刻精打细算,贯彻勤俭建军、厉行节约的方针。当上这个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粟裕、肖劲光一样都是立了军令状的:

“一年时间内,建立一支歼击、轰炸机部队,协助渡海作战,解放台湾。”

新中国的海空两军,都是先接到任务,再完成建军,这放眼世界也是独有的例子。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我们的军队从南昌起义到国家建立,一直以来都是在逆境中成长,在突破敌人设下的重重封锁线。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一代军人的意志是无比纯粹的,唯一的信念就是强大祖国,统一祖国,解放台湾就是最后一战。

海陆空三军齐聚台海备战,粟裕的“攻台方略”也箭在弦上。

强攻、奇兵

粟裕用兵向来不拘一格,打狠仗必用奇兵,指挥大兵团作战也是注重灵活机动,强调在战争中捕捉敌人弱点,一击致命。

在制定“攻台方略”时,粟裕对战争发展的掌控非常清晰,那就是多个方向,多重手段,多点开花,把兵力的使用集中在三个大方向,并详细分析其优劣势:

其一:以一强大兵团在西海岸强行登陆。

优势:台湾岛正西及北面海岸地势地平,约有1/4海岸可以登陆,有利于大兵团渡海作战,这也是攻台战役的核心战场,一旦部队突破成功,则台湾门户大开,后续部队和特种部队能够及时展开发挥作用,战役推进再无顽固阻碍。

劣势:敌人重兵集结、工事完备的正面防线,防御能力较强,必须经过剧烈战斗才能成功。

其二:以精干之兵团从东海岸登陆。

优势:敌人防守的薄弱地带,较西海岸登陆难度更小,也不致遭敌人强烈抵抗,一旦兵团成功登陆,就可以先占东海岸山区而后居高临下向西发展,腰斩全岛。

劣势:台湾东海岸绝大部分为山区地形,多暗礁陷沙,且悬崖高山,不易攀登,兵团登陆后陷于山区,重型武器、载具难以发挥作用,只能单独依赖部队自身的作战能力。

其三:以伞兵部队降落敌人后方。

优势:这种挖心战术出奇不易,对敌人震撼作用最大。

劣势:伞兵部队必须数量充足,至少2.5万人左右才能起到奇效,与正面主攻方向进行配合,不然会有被歼灭危险,无法起到预期效果。

粟裕的“攻台方略”简单来说就是强攻与奇兵并出,主力兵团强攻台湾西海岸,精锐兵团登陆东海岸进行策应,充当奇兵的伞兵部队则是从中央地区“猛虎掏心”。三个大方向,只要一路成功,就可以帮助其他两路打开局面。

粟裕的方略滴水不漏,但十分超前和大胆,特别是伞兵奇袭这一点在当时更是绝对的妙手。虽然空降兵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有过惊艳表现,但对于东方战场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中国更是罕见先例。

粟裕能够在如此重要的战略制定中首次提出空降兵战术,就是看重它的奇兵效果,敌人是不可能对这种我军没有过的兵种进行太多防备的,所以一旦首战就运用于实战,就很有可能成为打破战场僵局的一把利刃。

正是在粟裕的推动下,1950年9月17日我军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1旅,归空军建制。半年后,空军陆战第1旅扩编成师级单位,已经达到粟裕设定的兵力规模。

粟裕对攻台战役研究极为细致,像东西海岸的铁路、公路情况,沿海及台湾海峡航行标志及气象设备和港口码头补给站的建设情况他都一清二楚。在他曾向主席汇报的电文中就提到过:

“从最南到最北的增援时间火车需要4.5小时至6小时,汽车12小时至14小时,舰船则需20小时至25小时。台湾海峡风大浪大,只有在每年5月及9月下旬至10月的时间内,便于航海及飞机的飞行。”

任何关乎战局的问题在粟裕心中是有一杆秤,特别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敌人的兵力部署。

“尽打神仙仗”的粟裕,罕见小心翼翼

对于粟裕来说,攻台战役最复杂的一点就在于台湾守军的兵力并非固定,而是分阶段性地在发生变化。

第一阶段:也就是粟裕接到攻台任务的初期。

这时台湾守军形势比较清晰,具体兵力部署为:

台湾7个军16个师 ,金门3个军11个师,澎湖1个军3个师,海南4个军12个师,舟山4个军12个师。此外,空军作战飞机约250架,海军舰艇200余艘。

台湾本岛只有约14万人的防守兵力,加上分布在东南沿海诸岛的正规军、地方军总兵力约30万,且兵力并不集中,其中多半是大陆逃跑过去的残兵败将,建制混乱官多兵少,或者是还没有经过战斗的所谓的“新军”。所以粟裕制定的相应措施就是以三野攻坚能力最强的9兵团4个军作为第一梯队打主攻,并从其他兵团抽调4个军作为第二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9兵团本身下辖的20军、27军就是三野的王牌军,在接到攻台任务后,又编入了23军和26军,这一下三野5支攻坚主力除了24军外,全部聚齐。

第二阶段:日军的出现。

东南沿海的积极备战,也让蒋介石成了惊弓之鸟。意识到三野有攻台的意向后,他紧急从各处抽调兵力加强舟山、金门守备兵力,并花重金从日本购买了2万雇佣军。

日军的出现完全在粟裕意料之外。经过太平洋战争的洗礼,日军在岛屿防守上的经验和实力,都堪称世界顶尖。二战著名的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美军的攻岛作战都在日军手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和日军反复交手,对他们的战斗力非常清楚,特别在岛屿作战这一项上,更需要引起绝对的重视。为此粟裕将两军实力做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那就是1:3,日军实力应视为6万人。在呈送主席的电文中,粟裕特意注明这一情况:

“台湾蒋军战力应以20万人计算”。

为此,粟裕修改攻台部署,三野除部分有剿匪和守备任务的部队外,剩余主力12个军,近50万人,全部参加攻台。同时请四野一个军移驻苏州,华北一个军移驻山东,策应海防。

第三阶段:海南、舟山解放,蒋介石孤注一掷。

1950年5月,邓华、韩先楚解放海南,但因为没有海空军的堵截,导致海南7万败军全部撤往台湾。海南收复,意味着蒋介石的防御体系已经荡然无存,为了死保台湾,他又下令撤回舟山12万驻军。几乎就在转瞬之间,风云突变,台湾军力直接扩充一倍,达到40万人。

5月28日,粟裕第二次较大幅度修改作战计划。第一梯队改为4个军20万人或者或8个军36万人,由三野第9、第7两个兵团共同承担。三野其余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同时计划从其他野战军抽调3至4个军作为预备队。总兵力65万,15天结束战役。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是出了名的“以小博大”,敢打别人不敢打的神仙仗。但在攻台筹划的过程中,他却罕见地小心翼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中原逐鹿,两军对垒,‘有把握’通常可理解为比50%再多一点,就能够存在打赢的可能性。而隔着一片大海作战,六七分把握绝对不行,八分九分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放在今天的视角来看,粟裕当时的稳妥绝对是正确。现代战争,在缺乏海空支持,缺少机动性、防御性强大的运载船只,缺少内部接应的情况下,大规模渡海作战成功率是极低的。而且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再给粟裕一些时间,等海空军齐整,渡船完备,这一仗他是绝对有把握的。只可惜解放台湾最有利的一个时间点,只有1949年到1950年这之间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朝鲜战争的爆发,几乎在一瞬间打破了所有平衡。

1950年6月27日,朝鲜战争爆发仅仅两天后,美国第七舰队就入驻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粟裕接到赴任东北边防军司令的命令,9兵团迅速集结准备入朝参战,为了抗美援朝,解放台湾只能暂时搁置。

1960年5月22日,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说:

“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逐步创造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

下一代,也是我们这一代。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