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面反思中印战争:部队从未做好战斗准备,打不赢中国军队

正观历 2025-01-10 19:28:36

1962年,印度武装部队在和解放军的军事斗争中落得惨败下场。在战争结束30年后,印度政府国防部历史司于1992年编写了《与中国冲突史,1962》一书。在这本书中,印度官方揭露了关于1962年中印边境作战的一些真相。

关于1962年的那场战争,不少印度群众认为,是中国背叛了印度,并偷袭了印度部署在拉达克地区和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防御部队,最终导致了印度在边境作战中的失败。但是在《与中国冲突史,1962》一书中,印度国防部否认了中国的背叛,承认了失败:部队从始至终并未做好战斗准备,打不赢中国军队(从1962年至今中印共计冲突了九次,只有1962年三哥一改嘴硬风格,罕见的承认了战败。被打的太惨了,实在掩盖不了)。

在经历过长时间的对峙后,印度武装部队于1962年4月开始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中国境内设置了43个军事据点。时任总理尼赫鲁公开宣扬,“在中印边境线的东段地区,中国军队被‘赶回两英里’,印军在中印边境的西段地区全线向前推进,我们取得了‘拿破仑式的大胆的规划所取得的独一无二的胜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尼赫鲁继续在中印边境地区大胆推行“前进政策”,一再拒绝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十天后,尼赫鲁于1962年10月12日公开下令: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紧接着,印度国防部长于1962年10月14日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公开宣战后,印度便更加明目张胆地在中印边境地区频繁调兵。1962年10月17日至18日,印度武装部队进入中印边境的东段和西段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实施猛烈炮击。此时,印军已经在中印边境的东段地区集结了16000多人,在西段地区集结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干配属分队共5600多人。

当时印军自认为战斗力强,忽略了后勤薄弱、准备不充分的弱势,匆忙在1962年10月20日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经过4天的战斗,解放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作战成果显著,遂向印度提出谈判建议,但彼时的尼赫鲁忙于夺回战场优势,果断拒绝了中国的和谈提议。随后,解放军和印军作战至1962年11月20日。

在为期一个月的战斗中,印军之前在中国境内建立起来的军事据点全部被占领。关于印军在作战中的失败,印度专家和印度情报机构认为: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印军没有提前了解清楚中国的实力、机动性和战术,尤其是中国军队在和印军作战时经常使用的穿插迂回战术。

中国在1959年成立“中央军委战略指导组”,对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作战进行全权指挥。在“中央军委战略指导组”刚成立时,组长刘伯承就提出了几条关键建议:第一,针对印军的呆板战术,采取集中突击,不分散拔点,对印军进行大纵深攻击;第二,建立完善的后勤补给体系,推广进藏部队的战斗经验;第三,组织部队在高寒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克服高原反应。

在中印边境作战的第一阶段,解放军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的边防部队密切配合,仅用了30分钟就将驻扎在克节朗地区的拉则拉山脊下的印度陆军“红鹰师”(第4师)第7旅歼灭832人,俘1065名印军。

印军第7旅在二战期间和英军一起打过仗,在意大利、中东、北非地区都参加过战争,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在作战前,刘伯承曾进行过指示,“不要怕,要以雄狮搏鸡之势与敌大打,不能击溃,务必全歼”。接到指示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根据印军两翼弱、纵深浅的布局特点使用了穿插分割的战术,决定采取先打两翼、再抄后路、分割包围的战术,以解放军155团负责打击印军左翼阵地,以解放军154团打击印军右翼阵地,以解放军157团迂回奔袭印军后方打击敌后阵地。

当时印军认为阵地后方山高林密,道路不畅,印军认为前方有主力部队镇守,后方问题不大,只是在阵地周边部署了一些工兵、通信兵、后勤兵。而解放军157团在刘伯承的指示下早已经进行了适应性训练,部队的机动速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所以部队在穿越山崖、河谷等恶劣地形时非常顺利。正因如此,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拉则拉山脊下的战斗。

在克节朗地区展开作战的同时,解放军在藏南和达旺、阿克赛钦地区也相继展开了作战。

经过4天鏖战,解放军用实际行动让印度真真实实的见识到了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差别之处。

为了挽回局面,也为了重新夺回战争主导权,尼赫鲁任命考尔担任印度东北边境局的最高领导人,并继续向中印边境地区增兵。不仅如此,印度还于1962年10月26日宣布成立了“应付紧急情况”内阁,用于处理战争带来的紧急情况。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印度确立了对中国进行长期作战的作战方针。

但中国在1959年成立的“中央军委战略指导组”明显更胜一筹。为了扭转战局,尼赫鲁调集了30000人的武装部队前往中印边境地区。

刘伯承发现印军第7旅并没有吸取克节朗战役中的教训,仍然采取前重后轻的战术布局。随后,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印军的布局特点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我军仍可采取迂回穿插战术”。据此,刘伯承认为,我解放军在和印军作战的时候仍然可以采取迂回穿插的战术。

1962年11月14日,尼赫鲁于自己生日当天,命令印军在中印边境东侧的瓦弄地区发动进攻。经战斗准备后,解放军部队于1962年11月16日对印军在中印边境地区的阵地进行了全线反击。

在这次进攻中,张国华将军针对印军的“一字长蛇阵”战术制定了专门的战略,以一部分兵力牵制印军部署在正面主阵地的兵力,另外派一部分兵力向邦迪拉方向迂回,集中主力部队在西山口两侧担任迂回保卫工作。

在刘伯承和张国华两位将军共同制定的战术指挥下,我解放军先后收复德让宗、申隔宗、邦迪拉及以南的吉莫山口。与此同时,解放军新疆边防部队也沿着山脉偷偷潜入了印军后方据点。当时印军根本没有料到解放军的突然到来,完全没有防备,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大败印军,先后收复了瓦弄、汉洋底、金古底,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区。伴随着解放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印军安排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主将考尔连夜搭乘专机逃回了后方,只剩下印军战士在前线苦苦支撑。

在进攻西山口阵地时,解放军第55师庞国兴副班长,在和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与3名解放军战士组成战斗小组,在敌后穿插15华里,共进行了5次战斗。在击溃印军的炮兵营后,庞国兴进行汇报: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我亦猛烈击之”。

在这次作战中,解放军直接俘虏印军第62旅旅长辛格中将,并将战线不断逼近传统习惯线,连印军安排在中印边境地区的主将都连夜搭乘直升机逃回后方。战斗持续至1962年11月21日,我解放军已经基本将印军赶回实控线一侧,解放军在两个阶段的作战中,共击毙4885人,俘虏3968人,牺牲722人、负伤1697人,0人被俘虏,中印之间的战斗伤亡比例为1:3.7。

印军在1962年战争中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指挥者的无能和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弱。当时主要负责指挥印军在边境地区作战的印度将军为考尔,此人并无军事实才,在实际指挥作战时真实的军事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在部队作战时临阵脱逃。同时,印度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区域,战士们基本上也全部来自平原地区,他们习惯的是平原地区的气候。

而中印边境地区属于高原地区,不仅高寒,还缺氧。印度军队的战士们虽然在战争前加强了对山地部队的建设和训练,但这种训练的效果并不好,印军战士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势特点和气候仍不适应。当时尼赫鲁还邀请了西方国家的军事教官前往印度进行军事训练,但印度士兵并不吃这一套,他们在骨子里的自大、散漫和不思进取,让他们对解放军的战斗力和自身弱势并无了解。

近些年来,印度也曾邀请过西方国家的军事教官对印度武装部队的战士们进行过训练,但印度士兵以及印度军官对西方国家的全新作战理念和战术准则并不理解,他们总是喜欢用英语来反驳。对此,西方国家评价“如果中印再次爆发战争,当年印军犯的一些错误,很可能会再次上演”。

印度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后勤运输的失败。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由于没有公路,印军的后勤补给根本无法通过陆路运输。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弹药补给、后勤物资全部都是通过飞机运送到前线地区的。而当时印度空军的运输能力也十分有限,无法保证战斗使用。在解放军和印军作战的时候,有不少阵地上的印军都因为弹药耗尽而被击杀、俘虏。

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印度在1962年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中国事先对印度进行了欺瞒,而是印度方面的错误决策,是他们错误轻视了中国武装部队的作战能力,使用了错误的战术、主将,最终导致了惨败。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1962年印度溃败后,印度高级将领及官员普遍性的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总理尼赫鲁。要么认为尼赫鲁准备的太晚了,要么就是不让动用空军等等,反正都是尼赫鲁的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印度自下而上的自大,对解放军真实实力的认知太低太低!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