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神舟九号”飞船即将踏上征途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出征前特意到航天城烈士陵园瞻仰,并向聂帅墓敬献花篮。
图|东方航天城烈士陵园航天城东风烈士陵园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安葬着从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祖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的诸多前辈,绝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首批进入基地的英雄,其中还包括基地首任司令员孙继先、首任政委栗在山等等。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名叫二十基地,它的现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所改的名字,因为基地对外开放,名字要体现基地大概的地理位置,还要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因此特意选择了附近不远处的酒泉市,毕竟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岁月里,酒泉这座城市为这座基地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1958年元旦刚过,还在朝鲜的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便接到命令,要求他回国,当时孙继先还以为是东南沿海形势吃紧,一直到回北京后,才知道是中央要调自己到大西北去,建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尽管孙继先感到为难,但还是接受了这个不太轻松的任务。
孙继先上任之初,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困境,别的不用多说,光是需要的工程师就要2000多名,当他把这个诉求向总政反映时,就连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萧华也咋舌:
“我把全军的工程师给你,也凑不足这个数。”
更重要的是,孙继先一开始只是个光杆司令,政委、副司令员等等都是一片空白。
总干部部连夜召开了二十兵团组建工作会议,并向全军下达命令,确定第20兵团各试验部的干部分别由炮兵、空军、海军承担配备,各军种大力支持。将优秀的干部调拨到二十兵团,参与基地的建设工作。
图|栗在山孙继先记得很清楚,自己那时经常往总政跑,先后要了不少人过来,原广州军区参谋长李福泽不肯来,是他硬抢来到基地当副司令员。
另外还有一个人,时任空三军政委的栗在山,被孙继先拉来当了基地政委。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1958年2月12日,空军干部部部长朱虚之给栗在山打电话,要求他立马赶赴北京。
栗在山接到电话的一刹那还是一头雾水,在朱虚之的陪同下,粟在山专程到萧华家里拜访,萧华直截了当的告诉他
“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国家要发展尖端武器,准备筹建导弹靶场,军委决定让你到这个靶场任政委。”
应该说这个任命,对栗在山而言是破格提拔,因为栗在山之前只是个正军级干部,而导弹靶场基地是正兵团级。
当时、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孙继先已经先行开赴西北,陪同苏联专家划定了一块地方,并在北京成立了“靶场筹备处”,萧华那时给栗在山写了一张字条,让他拿着字条去总参第三招待所找孙继先报到。
“欢迎党代表到来。万事开头难,你来了就好了,现在一大堆事情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一见面,孙继先便笑容满面的上来打招呼。
图|孙继先不过,对栗在山而言,升不升官无关紧要,能不能完成党中央交付的任务,才是重中之重。
栗在山一上任,便同孙继先商量,先充实基地的领导机构,然后再大刀阔斧的展开工作,在两人一致努力下,各方面调来的干部都陆续充实到了各个岗位上,为发挥各方面合力铺平了道路。
当然,作为基地政委,栗在山还必须要到自己的主战场去看看。
1958年4月初,栗在山乘坐飞机到大西北,一下飞机,粟在山就感受到了当地气候的恶劣。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当时,基地的地点额济纳旗青头山地区,这里常年风沙漫天,环境恶劣,风沙大时整个戈壁滩一片昏暗,飞沙走石。
不过,环境的恶劣吓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回国后直接开赴大西北,经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了新的兵团党委,孙继先出任兵团党委书记,栗在山出任副书记,主要负责机构和选调干部工作。
因为基地当时尚未建好,为了加快进度,中央下令要求二十兵团“边组建、边训练、边试验”,保证要在1959年6月1日之前进入场区进行试验。
图|抗战时期的栗在山为了能尽快充实人才进入基地,栗在山组了六个工作组,分别坐镇总参、总政、总后、空军、海军、各军事院校、地方各大专院校选调干部和学员,在很短时间里,就从军校和地方院校选拔400余大学生组成的队伍,这批人后来绝大多数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
1958年10月,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下令,任命孙继先为二十基地司令员,栗在山任基地政委。
1959年10月,基地分批进入靶场,正值深秋时节,戈壁滩上环境恶劣远超基地人员的估计,因为正值严寒,当时戈壁滩上狂风呼啸,最低气温在零下30℃,而夏季白天的气温有时则能达到40℃。
戈壁滩因为环境恶劣,所以整体缺水少菜,基地的工作人员普遍得不到水分补充,不少人都嘴唇干裂,还有人不停地流鼻血。
恶劣的生存环境极大的考验了个人意志。
在这关键时候,栗在山希望大家能克服困难,在基地党委会上,他喊出口号:
“以场为家,以苦为荣”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
图|1960年底,聂荣臻在基地视察(从左至右:聂荣臻、孙继先、栗在山)栗在山不仅是这么说了,同时也以身作则。
因为基地的建设是国家机密,所以从栗在山踏足大西北的那天开始,他就“失踪”了,并且一“失踪”就失踪了13年。
隐姓埋名十三年1960年2月19日,国防科委向导弹靶场基地下达任务,要求在五月底六月初实施发射苏制地地导弹试验任务,代号101。
尽管当时有苏联专家的帮助,但执行这项任务的时间也确实紧迫。更为关键的是,苏联专家在某些程度上,看不起中国生产研发的物品。
为了早日掌握导弹发射试验技术,栗在山曾要求各个试验部的人同苏联专家学习,但同时要求不绝对盲从。
“我们向专家学习,不是依靠洋拐棍,而是为了甩掉洋拐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导弹试验技术上。”
就在试验之前,苏联专家突然照会中国,称中国所使用的液氧不合格,拒绝使用中国的燃料,要求我们订购苏联的燃料。
栗在山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同孙继先、李福泽等基地领导商量,并向苏联方面提出抗议,一面亲自驱车赶往基地特燃库,经过细致的检查后发现,中方所生产的液氧完全合格,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苏联专家也顿时哑口无言。
图|1966年6月,栗在山陪同周总理观看地空导弹发射不过,因为中苏交恶,这项导弹发射试验任务一直拖到了七月份尚未开始。
7月16日,苏联突然宣布单方面撕毁协议,终止签订的所有援华协议和技术合同,撤回全部的专家。
当时,中国的一切技术尚处于初期,对于是否能发射成功尚无必胜的信念,考虑到导弹需要使用国产液氧,周总理还召集彭老总、聂荣臻在中南海紫光阁开会,会议结束后,周总理问孙继先:
“你坦率地回答我,第一次发射地对地导弹,你有多大把握?”
孙继先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
“百分之八十。”
面对周总理的询问,孙继先一连回答了四五条在天时地利上有把握的依据。
“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呢?”
“因为是第一次,缺乏经验。”
就在孙继先在北京向中央汇报时,栗在山正带着全部科技人员展开技术攻关,在没有专家、图纸的情况下,硬生生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很多困难。这也是孙继先敢于坦诚自己有百分之八十成功的底气所在。
图|栗在山在两弹结合试验前做动员9月3日,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批准了基地发射计划。
就在中央下达命令以后,栗在山在基地立即召开动员大会,并在会上代表基地党委发表讲话: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细操作,克服一切困难,打响第一炮,为祖国争光。”
9月10日上午7时42分,二十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苏制的地地导弹,导弹预定飞行七分钟,最后成功命中了目标。
栗在山听闻导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顿时喜极而泣,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用着国产燃料,由基地独立操作,发射的第一枚导弹。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随后中央又提出了任务,要求基地于年底发射一枚仿制的国产地地导弹。
导弹进场以后,栗在山与所有基地领导深入一层,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并嘱咐技术人员沉着冷静,确保不出现差错,就在发射试验前,基地突然接到中央消息,钱学森要亲临发射现场,当时周总理在给孙继先的电话中提的要求是:
“我们的国宝——钱学森同志就交给你啦,你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
图|钱学森栗在山心里很清楚,苏联发射导弹火箭时,曾发生过几次液氧爆炸的事故,周总理的话无疑也是在告诉基地,这一次是中国用自己生产的液氧发射国产导弹,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
1960年11月4日,聂荣臻、钱学森乘飞机抵达二十基地,孙继先、栗在山等基地领导陪同一起视察了发射场。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孙继先、粟在山已经在试验之前来回检查了好几遍,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
11月5日凌晨,栗在山陪同聂荣臻、钱学森以及基地领导进入指挥所。
“三十分钟准备!”
“十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点火!”
随着点火的命令下达后,中国仿制的地地导弹“东风一号”缓缓升空,按照预定的轨道,几分钟后成功落在了预定弹着区爆炸。
消息传来后,整个基地的人顿时欢欣鼓舞起来。
……
1962年1月,孙继先调离基地后,出任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栗在山则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政委,同时兼任基地政委、党委书记,继续主持基地的工作。
从发射“东风一号”导弹开始,栗在山又陆续指挥发射了多种型号的地地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以及探空火箭的发射。
图|栗在山(左三)和钱学森(左四)查看东风二号导弹的燃料添加装置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恰逢基地中近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66年3月11日,周恩来主持中央会议,决定两弹结合试验。并决定在二十基地展开。
这次大型任务,由周总理部署,聂荣臻率领国防科委统一领导,并成立了试验临时党委,聂荣臻任书记,栗在山任副书记。
为了确保试验万无一失,栗在山直接下到了基层的发射中队,与参加试验的科研人员同吃同住,深入做思想工作的同时,检查各项试验的准备工作,确保试验过程中万无一失。
10月27日上午9时,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靶子预定上空爆炸,两弹结合试验大获成功。
这无疑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以后,聂荣臻返回基地,又对李福泽(时任基地司令员)、栗在山交待任务,确保人造卫星发射试验要在1970年成功进行。
当时,基地不仅要负责人造卫星的发射任务,还负责建设卫星地面测控台,基地以前从来没有负担过类似的任务,普遍都有畏难情绪,也就是在极为困难的时候,栗在山承担了这项任务,并从基地抽调了一大批骨干投入地面测控台的选址、搭建中。
为了完成任务,栗在山不得不两头跑。
图|栗在山(右一)1970年2月,国防科委下达了执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试验任务,确定由李福泽、栗在山统一指挥卫星发射试验。
栗在山深入试验第一线,确保各项准备工作。
1970年4月24日,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并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指定轨道中。“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栗在山携基地的王盛元、鲍厚国等同志作为发射卫星的代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这也是时隔十三年以后,栗在山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周总理盛赞栗在山:"你劳苦功高,你站在这里"十多年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栗在山早已学会了在人前“隐身”的本领。
在参与一些活动期间,栗在山的名字从来都不被公开提起,这几乎形成了惯例。
也因为常年不回家,栗在山与家里的孩子有着天然的“疏离感”。
据将军的儿子栗克悟回忆:
“我们兄妹四人读书的学习的成长年代,正是父亲深居戈壁工作的那段时间,他无法顾忌家庭,对孩子们的事儿管的很少。”
栗克悟的妻子是一名军人,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在北京没有办法上户口,只能转业。其实以栗在山的情况,完全可以打个招呼,那时他的老战友陈先瑞就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只要想个办法就能够调回北京。
可自始至终,栗在山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说过话,无奈之下,栗克悟的妻子只能转业回北京。
图|1965年6月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出国访问间隙到访基地(左四陈毅、左五栗在山、左六周恩来)尽管如此,栗在山也从来不动用自己的权利,为孩子谋取利益。
1985年,为了让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栗在山选择了离职休养。
尽管从事科技工作多年,但栗在山手中能够证明自己参加过这份工作的,就只有两张珍藏了四十多年的照片。而出奇的是,这两张同周总理合影的照片,都是栗在山站在最中央。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周总理主动要求的。
1965年6月,周总理、陈毅等视察导弹试验基地,同基地领导合影,本来按照惯例,是要请周总理、陈老总站在最中央的,当时栗在山本能的就要站在最边缘走,是周总理、陈老总一把拉住了他。
“你劳苦功高,你站在这里。”
正说这话,就把栗在山按在中央,一旁的陈老总也笑呵呵的说:
“你们是国家的宝贝,你们应该站中间。”
还有一次是1966年7月,周总理和时任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视察基地。
图|杨成武(左)和基地政委栗在山(中)陪同周总理在基地检查工作当时,基地安排周总理、杨成武乘车检阅基地部队和工作人员,在上车时,本来应该安排周总理站在最中间,栗在山与杨成武分别站在两边,可周总理一再推辞,并要栗在山站在中间:
“同我一起检阅部队,看望同志们,你是主人,你应该站在中间。”
栗在山见状,几次推辞,但周总理不许,还对他说:
“我站在边上便于看望群众。”
栗在山没办法,只好站在中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基地对外开放,改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96年8月,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栗在山坐着轮椅回到了这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当时这座东风航天城有两处圣地,一处是发射基地,一处就是东风航天城的烈士陵园。
栗在山坐着轮椅在烈士陵园转了一圈,来到老战友孙继先的墓前沉默不语。
孙继先1990年4月13日去世,临终时要求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东风航天城。
栗在山当时便有了一个想法,即百年以后自己也来到这里,陪同老战友继续守在这个地方。
2006年12月30日,栗在山将军逝世,享年90岁。按照栗在山将军生前嘱咐,第二年清明节,他的家人们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东风航天城烈士陵园安葬,与孙继先将军比邻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