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地区得半身不遂的人这么多?医生:或和这4种原因相关

源玮评健康 2023-06-11 22:59:02

于阿姨67岁,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且有脑梗死病史,尽管子女经常叮嘱要注意休息,可于阿姨却闲不下来。一日,于阿姨在清扫厨房时忽然晕倒,被女儿紧急送往医院,初步诊断:急性脑梗死并发偏瘫。

经过急救与将近两周的恢复,于阿姨的症状总算有所改善,但左侧肢体仍伴肌无力症状,这让她有些担心,这种“半身不遂”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可咋办?

医生则积极对于阿姨进行开导,告知她只要注重康复训练有很大的几率恢复如常。

另一边,于阿姨的女儿则抛出一个疑问来,“半身不遂”在北方的农村算是高发病,去年同村就有两个老大爷患上了半身不遂,而根据她在南方的求学经历与观感来看,北方地区的半身不遂发病率整体是高于南方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你真的了解“半身不遂”吗?

“半身不遂”是偏瘫的通俗说法,即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单侧身体麻痹瘫痪。严格来讲,偏瘫不能算作单一疾病,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伴发或遗留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脑淤血)、颅部外伤等是偏瘫发生的最直接诱因,而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一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则是高危因素。

人体每一个简单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复杂的神经传导,不论是急性脑血管疾病还是颅部外伤,都可能使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无法产生或传递受阻,带来肢体麻木、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问题。

当然,根据偏瘫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可以将患者细分为三类,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对应到具体症状,则表现为肌力轻度减弱或完全不能活动。

根据偏瘫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痉挛性偏瘫、迟缓性偏瘫和意识障碍性偏瘫几种类型。

其中痉挛性偏瘫以肌张力亢进为特点,迟缓性偏瘫则以肌张力减弱或消失为特点,意识障碍性偏瘫则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较前两种更为严重。

许多人对“半身不遂”的最直接印象就是“嘴歪眼斜”,这是外展神经、眼动神经等颅内神经及面部神经运动障碍所致,为偏瘫的典型症状。

偏瘫患者还会出现语言表述混乱、视物模糊、暴躁易怒、焦虑萎靡、肩背疼痛、耳鸣头晕、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表现为语言、视觉、感官、运动等多系统的功能障碍。

偏瘫发生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行动极易受到影响,甚至于无法自主生活。在恢复期中,患者又常表现出肢体活动障碍,而由于恢复需要长期卧床,局部皮肤会因持续受压而缺血,引起褥疮,运动的缺乏又会带来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还有研究指出,因缺血性脑卒中产生偏瘫者,在恢复期中有五成以上的几率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失眠、抑郁、记忆减退、情绪改变、注意无法集中等。

总之,偏瘫对于患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后续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进行恢复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偏瘫的发病率似乎呈现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具体表现北方地区偏瘫患者多于南方。那么,这种差异是否客观存在,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北方地区偏瘫患病率更高?和这4个原因有关

不少人都有“北方地区偏瘫患者更多”的感觉,而在北方农村中,“半身不遂”也确实算得上屡见不鲜。虽然偏瘫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缺乏相关调研数据,但作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各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同样可以反映一些问题。

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与研究院曾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调研,得出了不同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华南、华东这类典型的南方地区,其居民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分别为8%和9.6%,而华北、东北这类典型的北方地区,心血管疾病风险率则达到了11.4%与12.6%。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心血管疾病一直是脑卒中和偏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北方地区整体偏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率,也使得像“北方偏瘫患者更多”这样的感官并非仅仅是一种错觉。

而造成南北方心脑血管疾病与偏瘫发病率差异的,主要是以下4大原因:

(1)高油、高盐饮食

“南甜、北咸”的俗语人尽皆知,不论是过去将食盐用做天然的防腐剂,还是因为过冬和农忙的需要而大量补充热量,北方地区的饮食基调确实是高油高盐的。

英国科研人员的一项调查研究指出,中国北方居民的日均食盐摄入量为11.2g,而南方居民则为10.2g。而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则指出北方居民的日均食盐摄入量在15-18g,南方居民则为9-12g。

在油脂摄入上,北方人则更偏爱动物类脂肪,其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易对心血管疾病负担。过高的油、盐摄入是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而这三种病理基础也在脑卒中与偏瘫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

(2)更喜饮酒

北方人普遍善饮,且以高度烈酒为主,而饮酒与脑卒中和偏瘫的发生同样存在密切联系。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对血管内皮直接产生刺激,更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短时间内急速升高,并且酒精还会增加肝脏负担,降低肝脏的脂肪分解能力,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偏瘫的几率确实更高一些。

(3)运动量较少

这一现象可能对于南北方来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而户外活动减少也会相应减少,这也会导致运动量不足,增加肥胖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气温更低

不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气候变换都是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就拿现在这个天气来说,你可能会发现,南方已经穿短袖好久了,但是北方还处于“乱穿衣”的状态。气温较低时容易发现血管收缩,而干燥的气候增加了水分的散失导致血液趋于黏稠,如此一来血压上升几乎是必然的,心脑血管一时间也会“堵车”,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北方地区全年的气温普遍要低于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一年中寒冷的季节占比较高,这就使得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上升,偏瘫发病率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总得来说,北方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和偏瘫的更高发病风险是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该如何降低这种风险呢?

预防“半身不遂”,这些不能忘

不论是脑卒中还是其并发的偏瘫,都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损害,但“半身不遂”也并不是防不胜防的。预防“半身不遂”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高危人群要注重健康筛查,一个是高危因素要尽量避免。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或有家族病史者,都属于偏瘫的高危人群,必须要定期进行健康筛查,检测各项指标。

40岁以上人群视为心脑血管疾病与偏瘫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老化,表现为血管壁增厚、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稠度上升、血管狭窄等等,这些都是脑卒中、偏瘫的病理基础,因此40岁以后就要定期进行体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当增加体检频次。

偏瘫的高危因素包括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经常性地熬夜、运动量的缺乏、烟酒的频繁摄入等等,为降低风险,应当做到清淡饮食、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并加强运动。

其中运动量的增加是尤为重要的,不仅可以增加基础代谢水平,改善脂代谢异常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心肺能力,增加机体供氧量,但需要注意或本就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运动则不宜过度、过激,因为运动而导致意外发生就得不偿失了。

总结

偏瘫是中枢神经受损所导致的单侧肢体麻痹,脑卒中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外伤、肿瘤都可导致偏瘫的发生。偏瘫的发生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北方地区脑卒中与偏瘫的高发与气候、高盐、高脂饮食和运动量的相对不足有直接关系。

另外,针对偏瘫,要做到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健康筛查,饮食生活习惯改善,大家记住了吗?

参考文献:

[1]徐翰林,胡国炯,郑绍城,曾晓文,曾宪华,邵文启.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步态与下肢肌肉激活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0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