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精髓:治病即“治气”

鸿朗说健康 2024-10-14 19:18:28

姚贝娜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位歌手,她既是青歌赛历史上首位“百分冠军”,同时也两度获得“中国年度最具人气歌手”的奖杯。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歌唱家,在33岁时就英年早逝,这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姚贝娜死因的罪魁祸首是乳腺癌。姚贝娜在2011年查出患有乳腺癌,当时刚满30岁,查出癌症后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以及整形再造手术,经过化疗,身体逐渐恢复。2014年12月26日,姚贝娜癌症复发再次入院。2015年1月16日下午,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为什么已经动过手术了,乳房也已经切除了,而肿瘤却还要复发呢?这还得从乳腺方面的病因病机谈起。现在女生患乳腺增生及乳腺肿瘤疾病的人非常多,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乳结核范畴,为25~45岁育龄妇女常见病,在我国30岁以上妇女中发病率约占30%~50%。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和肿块与情志和肝脏关系密切。因肝经循行乳房“入期门穴,穴在乳下,出于上入于下”,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瘀血阻滞,循经上逆,客于乳房发为乳癖,正所谓“木郁不达,乳房结癖”。故肝气郁结、痰瘀凝滞为本病的病机。《外科正宗》云:“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有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

万病有因皆有果,乳腺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肝气郁结,瘀血阻滞,而手术切除并不能改变人体郁结的症因,因此即使有一块郁结切除了,但身体郁结的大环境还在,它不郁在这里,它还会郁在其他地方,这就像一条水沟,沟里有垃圾当道,这会让水流阻在某处,我们用外力把垃圾清除了,阻塞暂时解决了,但是垃圾还会来,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它会阻塞在另一处。看来只清除垃圾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在清除的同时还要从源头上来杜绝垃圾来源,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因此乳腺增生了肿瘤了,也不能一切了之,而是一方面要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法以清除乳腺的增生及肿瘤,别一方面还要疏肝理气,健脾解郁,让郁结不再发生,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现在人们做的基本上是见病治病,而忽视了调理人体内紊乱的气机,气机不调理过来,致病的因素还在,因此即使手术一时有效了,但过一段时间它还会复发,这也就是乳腺病复发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清代名医郑钦安先生对此有独到的体会,他在《医法圆通·万病一气说》中强调“用药以治病,实以治气也。气之旺者宜平,气之衰者宜助,气之升者宜降,气之陷者宜举,气之滞者宜行,气之郁者宜解,气之脱者宜固,气之散者宜敛。知其气之平,知其气之变,用药不失宜,匡救不失道,医之事毕矣。”钦安先生以为治病其根本就是治气,即调理人体不正之气,达到“阴阳平和、气机调畅”,这样医生的事就做好了,做到位了。综观先生医案,其方也多从调气入手,效果正如先生所言“只要信心得专,无不灵应”。

祝味菊先生也强调治病也即调理人体之气,治病的过程也就是驱逐邪气,匡扶正气的过程,他在《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正气与治疗之关系》中指出:“吾以为中医所谓正气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是也。何谓自然疗能?组织人体之细胞各个皆独立之生活机转,凡有益于生活者则取之,有害者则弃之,若遇外因侵害则起反应作用以抵抗之。此反应作用名曰自然疗能。自然疗能所以使疾病有自然痊愈之倾向。”也就是说,正气乃人体为了自身的生命过程保持稳定而所采取的自然修复与调整作用,是人体先天本能之活动与作用,与生俱来。所以说:“夫正气为人体要素,任何人不能离正气以生存,亦任何医学不能舍正气以救人。医学之为用,不过辅助正气以调节病变而已。顺正气者生,逆正气者死,此自古治疗之大法也。吾国医学于治疗上所以能奏伟大之功效者,亦即古圣教人崇正气之故耳”《素问·举痛论》中也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张介宾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表明,致病因素是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所以,治疗百病当以调气为要。

人之生命本赖于一团真气,正气充足则百病不生,人体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进行。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如《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景岳全书》“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但所贵者,在知气之虚实,及气所从生耳”。由此看来,“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在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强调“治气为要”的疾病治疗观。同时还应保养精神,益气全形,形与神俱,尽终天年,使气不“上”不“下”,不“缓”不“消”,不“收”不“泄”,不“结”不“乱”,从而使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归于正常,以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之“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调理人体不正之气可提高人的自身的免疫力,可促使病理产物顺利排出体外,达到不治病而病自愈的目的,实在是妙不可言。气机失调会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而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调“气”为首要,正如《丹溪心法》所说“顺气为先”;“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可知,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气行则可以解郁导滞。《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病理产物的堆积还可以壅塞经隧,所以调“气”时亦应宣通府气,开窍道,给邪以出路。如苏子降气汤是治疗痰壅气喘,祛痰止咳的名方,本方配伍时就是调气降气为主,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总之,调“气”可以使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气”的作用下而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俗话说“治病要求本”,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本”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本源,根源。“百病生于气也”的观点说明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可以“调气治百病”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根据“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治法,临床上可以辨证选用不同药物。

病的表现类别虽然各不相同,但从“气”的情况来说,不外乎气虚、气陷、气散、气滞、气逆等。气虚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补气之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等。临床上慢性胃炎、慢性荨麻疹、妊娠胎动不安、小儿低热、小儿鼻出血等可参照论治。气陷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常选用具有升提作用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临床上子宫脱垂、脱肛、疝气、重症肌无力、原因不明的低热、习惯性流产等可参照用药。气散表现为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不固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宜选用具有补益固涩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山茱萸、五味子、芡实等。临床上遗精、早泄、男子不育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可参照治疗。气脱表现为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出现这些症状时急当回阳救逆,代表方剂如独参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等,同时配合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以免延误病情。临床上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治疗。气滞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可针对上述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脾胃气滞常用陈皮、厚朴、枳壳、木香、砂仁等;肝郁气滞常用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乌药、小茴香等行气疏肝药。临床上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癔病等可参照治疗。气逆表现为咳嗽频作,呼吸喘促;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头痛、眩晕,甚或昏厥、咯血等。可针对这些不同症状选用药物,肺气上逆之咳喘,常选用苏子、杏仁、厚朴、款冬花等;胃气上逆之呕吐、嗳气、呃逆,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丁香等。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神经性呃逆、幽门不全梗阻等可参照治疗。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