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喂劲」喂劲是学习太极拳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关键,一个学者有幸遇到真师,他会在这个学习阶段磨掉你手脚用力的习惯,就是所谓的「拙力」。渐渐的、慢慢的找到脊柱的感觉,以后就是用脊柱作为支撑力量所在。
太极拳之所以难练,不容易体会,就是少了这-个阶段的「认知、体验」。杨太难能可贵之处在此,老师在喂劲的时候一边帮你放松,一边教你找对方重心点,此外就是深植心中的「内劲」,到底内劲是个什么感觉,以后让你在脑海中有溯源所在,如何跟随老师的脚步,渐渐琢磨、常在我心,练出太极「内劲」。
一样都会是「内劲」,纵观郑太门下,黄性贤、蔡肇祺两位老师所发的劲,境界一层比一层高,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
有了老师的喂劲,以后在与别人练习推手的时候,知道人家要那里就那里给他,即使扛不住,即使后退了,自己松不了无法化解这个角度,也要学会不去抵抗他的压力,只可期许自己下一次更能「让」他;一次次的磨练,很习惯承载来自对方的压力,不是「顶、抗」,而是从容的偏让,让对方的压力愈接近自己重心所在甚至都能够有「无动于衷」的明显感觉,这时候听劲就有了初步的基础。
而要快速练成「听劲」的功夫,「定步」就是两只脚不动也能扛得住来自对方的攻击,只能偏让自己的「腰胯」等核心位置,决不允许自己用到手、用到脚的力量,甚至连动手脚的「意念」也没有。
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能够「松腰、松胯」,因此能够找到「尾荐骨」所在,能够用尾荐骨去接、去发!在这个松化的过程,体验特别重要,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经过这个阶段的磨练,以后的「走化」功夫自然高人一筹!
甚至是死角也能绝处逢生!以后尽量找寻高于自己程度的同门师兄弟,开始学习「扛杆」的作用力,随着对方压力,「着力点」是否精准落实在自己的「夹脊」穴、或是「命门」穴?而自己又是否明确的感受到对方的「重心」所在。
以后就是台球原理了,能够找到对方的重心所在,即使对方有九十公斤、一百公斤,甚至更重,能够撬起对方的重心,他的重量甚至是助飞的原动力,体重愈重、飞得更远!
即所谓「接劲」!深入到这个程度,自然知道「借力使力」的杠杆原理。由此发展,学者触类旁通再融其他拳种的搏击技巧,对于控制对方的重心显然更能驾轻就熟!
最后,就是融会贯通的体验阶段了,把每一次的练习心得融化在站椿、拳架上面;譬如,跟某人推手只感觉对方双手的用力,而跟某人接手,却是双脚沉重甚至有让自己站不住脚的感觉。
不同程度的同学,有人仅限在手脚的用力,却有人深入站椿,骨头自然的「沉」、自然的「重」,这时候的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站椿能够打开骨头的关节,让身体骨骼自然的变重、变沈。真实不虚!太极拳是练「骨头」,以众为师,经过了这个阶段的认知,才能明确知晓为什么要「松腰、松胯」?
为什么要「气敛入骨」?为什么要「气沉丹田」?又什么是「气宜鼓荡」?
站椿,是入门功夫,之所以被忽略,是因为不知道为何而学?所学何用?
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才算功成?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功效?
古今皆然,于是中途放弃十之八九!能够坚持少之又少,除非个人浓厚兴趣、除非所处环境不得不然,终于有所成就也是凤毛鳞角?!
「吾道,一以贯之,曰松!曰沈」郑师爷开宗明义就教了「站椿」。单鞭是开展功、提手上式则收敛入骨。
许多人没有耐心,站不了也练不去,于是旁出了许多功法、诸如撞墙功、⋯,其实是徒费心力,徒劳无功!太极拳至此真的是误入歧途了!
早、晚各课一小时站椿,半年以后对于同侪自然的鹤立鸡群!太极拳是一门实践力学的功夫,每日的练习都笔记在书纸上面,层层的努力、层层的认知体验,克己用功,一阶一阶的升级,水到渠成,豁然贯通!
此外,背熟拳经拳论,程度到了自能心领神会,太极所有的营养元素就在里面,就看个人如何粹取出来。
期待太极内劲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