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中国的商人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这是如何做到的?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3-11-13 04:30:19

亚欧大陆交往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陆运,一条是海运,而海运的运量大,运费低,是亚欧大陆交流最重要的方式。而海运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印度洋,这里是亚欧非三洲海上贸易的中心。历史上,谁控制了印度洋,就代表谁主导了亚欧大陆的商业霸权。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洋的贸易都被阿拉伯人掌控,而中国人则主要依赖“陆上丝绸之路”。

可宋代以来,中国海外贸易不断繁荣,开始在印度洋上和阿拉伯人相抗衡。到了元朝,中国商人在印度洋的贸易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当时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到达印度后惊叹道“那个国家的全部贸易都操在中国船只手中。”那么元朝又是如何做到将印度洋的贸易给垄断的呢?

先说说当时的欧亚大背景。蒙古西征后,东亚、中亚、西亚、东欧都已经被蒙古征服,元朝和四大汗国的版图从东亚覆盖到了地中海沿岸。而欧洲尚处于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才刚开始出现,大航海运动更没有开始。印度正处于伊斯兰大入侵时代,德里苏丹国才刚刚站稳脚,而西亚的阿拉伯人基本被蒙古征服。因此,蒙古人在印度洋的贸易上基本没有对手。

“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届,区宇之广,旷古所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千国,莫不执玉贡琛,以修民职,梯山航海,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商贩于殊庭异域之中者,如东西州焉。”——汪大渊《岛夷志略》

四大汗国之中,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元朝的关系都不怎么样,他们长期与元朝为敌,直到元朝中后期才宣布名义上臣服于元朝。而伊尔汗国则不同,该国一开始就支持忽必烈,始终臣服于元朝。因此,两国在官方、民间的贸易往来频繁那是非常正常。

而元朝建立之后,对海上贸易也是非常重视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为了对付沿海的反抗势力,元朝实行了短暂的“海禁”,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到1285年沿海反元势力基本被肃清,忽必烈正式罢禁海商,于是南海诸国之来贡者,络绎不绝。

关于海上贸易的各种规章制度,元朝基本上是继承了宋朝。元朝在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庆元等地区设置了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商人出国,必须从市舶司拿到相关的凭证,按照相关的比例缴税。

海外贸易带来的收入十分可观,成为了朝廷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最初,元朝就投资私商进行海外贸易,自己从中分成。后来又推行“官本船”,也就是为没有船只的商人提供船只,按照官七商三的比例分红。可是后来私商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影响了元朝的财政收入,于是元朝实行了几次“海禁”。

元朝后来的几次“海禁”不是长期国策,只是一种整顿海外贸易的临时措施。1292几年,忽必烈发动了对爪哇的战争,为了防止私商给爪哇提供物资“暂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这次海禁到1294年结束,前后两年。

此后,元朝又实行了三次海禁,加起来一共12年左右。后面的三次海禁和战争无关,主要是为了整顿私商或者垄断贸易。由于私商不断发展,元朝的“官本船”生意受到影响,元廷在极端时候就想垄断这笔生意,因而推行海禁。另外,私商大规模将金银、铜铁、丝绸、人口、粮食、武器卖到外国,导致中国的战略物资流失严重,于是元廷就以海禁来整顿私商。

不过,元朝的海禁和明朝的海禁有本质的区别。元朝的海禁是临时措施,而明朝的海禁是长期国策。元朝海禁的目的是官方想在贸易中占据优势,赚更多财政收入;明朝海禁则是为了关闭民间贸易,逼迫各国来“朝贡”,其中还要配合巨大的“回赐”,实际上是亏本的面子工程。

元朝的这些政策,使得中国的海外贸易在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最终中国商人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马六甲海峡被誉为“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以南的三佛齐成为了中国商人进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这里居住了大量的华人。

元朝时期,中国还出现了一位航海家,他的事迹比郑和下西洋更可歌可泣,他就是汪大渊。汪大渊是民间航海家,在没有官方船只、资金、军队支持的情况下,自己带领商船航行到了非洲沿岸,开辟了中非贸易航道。他写下的《岛夷志略》,记载了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见闻,其中对中国商人在海外的居住情况也多有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和华人南迁的重要史料。有学者甚至认为,汪大渊已经航行到了澳大利亚,只是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汪大渊并非官方支持的航海者,但是航行范围却远超郑和的下西洋,因此汪大渊更加伟大。

当时一位叫做马可波罗的欧洲人来到元朝后,他坚信中国的泉州港就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而马可波罗回国后写下了《东方见闻录》,此书对中国的繁荣极尽渲染,虽然大多夸张荒诞,但是也能够从其中反映中国当时经济之繁荣、国力之强盛。

由于元朝时期海外贸易十分繁荣,也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元朝从阿拉伯地区引进了许多不同中原的历法和天文观测工具,还有许多天文学的著作,其他就包括埃及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元朝建立后,就将这些天文学和中原的天文学融合,制造了更多的天文学仪器。元朝制定的《授时历》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的。

在医学方面,阿拉伯人的医学大规模传入了元朝,对中医学的改造非常之大。元朝的医学著作《饮膳正要》《回回药方》就是阿拉伯人著作的。直到明朝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还大量引用其内容。在军事方面,阿拉伯地区的“回回炮”传到中国,加速了中国攻城器械的进步。

当然,中国的火药技术、印刷技术等也在这时候传播到了阿拉伯,继而传播到了欧洲,推动了欧洲国家的文明进步。伊尔汗国的旭烈兀汗曾经让许多中国人一起建造天文观测台,制定历法。合赞汗曾为了修一部世界史——《史籍》,就专门在中国请来了两位学者,为写中国历史的部分提供了巨大帮助。伊尔汗国的学者剌失德丁还编撰一部《伊尔汗国的中国科学宝藏》,介绍了中国的各种技术,此书还提到中国的象形文字比拼音文字更加优越。

历史上,史学家总是将宋元归为一个时代,因为宋元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是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转型的时代。而之后的明朝实行了200年的重农抑商和海禁,导致中国的商业文明被抑制了,甚至是倒退了。在明朝,由于海禁,阿拉伯人又重新控制了印度洋。到明中期后,葡萄牙、荷兰人来到了东方,印度洋成为了西方列强角逐的舞台,而明朝却依然在“万国来朝”的梦中未醒,中国就此消沉了几百年。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