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一个死在美国却葬在中国的美国人。”
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了司徒雷登悲剧性的一生。他有着一个善良的心,是一个正派的人,却有着本不应当是他这样人的结局...
别了,司徒雷登。
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亲斯图尔,是美国南长老会派往中国的第一批传教士之一,1868年他们来到杭州开始传教。现在杭州的耶稣堂弄,就是当年斯图尔等人的布道场所。1873年,斯图尔在杭州生病,因为当时中国的医疗环境比较糟糕,所以选择返回美国休养。
在美国修养期间,斯图尔结识了玛丽.路易斯.霍顿,二者于1873年相恋,次年结婚。但是斯图尔结婚后并未在美国过上平静的生活,事实上他依然怀念中国,毕竟那里有着他的“事业”。1875年,斯图尔带着玛丽一起回到了杭州,这次斯图尔还带来了美国南长老会的拨款。
因为这笔拨款,杭州教堂区的面积也被扩大到了大约八十亩。相较于斯图尔的传教热情,玛丽对于办学的兴趣要明显更大一些。玛丽在来到杭州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建立学校,先是建设了一个男子学校,然后又建立了中国第二所女子学校——杭州基督教协和女子学校。
1890年,玛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学校女青年会。斯图尔和玛丽夫妇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主义者,甚至可以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相对保守的。但是就是这两个“保守派”,他们对中国的帮助却是无私的。
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于杭州,他是斯图尔的长子。他也是出生于耶稣堂弄,他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我们小时候总是会进行各种短途旅行,走遍杭州的大小景点,在那里野餐,摘草莓,春天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夏天,我们在阴湿的小庙里避雨,对于我们这些孩子而言,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
直到司徒雷登的晚年,他依然无法忘记当年在杭州的童年,那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他其实就是一个杭州人,他在杭州长大,听的,讲的,梦的都是杭州话。然而在他11岁时,他随父亲回到了美国,并且在美国完成了学业,所以他的杭州话一直都不算正宗。
1899年,司徒雷登也成为了神职人员,1904年他与艾琳结婚,同年司徒雷登回到了杭州,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滚蛋”大使此时的司徒雷登阔别杭州已经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了,次年2月司徒雷登的儿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他在杭州北部的乡村地区传教,他需要徒步走遍五十多个村庄,和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怨言。
司徒雷登的信仰或许与我们有所不同,但是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有着信仰的人,也是一个愿意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为之奋斗的人,这是那个时代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1908年,金陵神学院成立,司徒雷登在那里任教11年,主教希腊文。
他从更像自己的父亲,变得更像自己的母亲,当司徒雷登成为燕京大学校长之时,他早已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而燕京大学之所以能够在那个年代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权威大学,和司徒雷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不是来玩票的,他只会聘请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学校任教,更重要的是司徒雷登讲求科学,从不强迫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在他的努力之下,燕京大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教学环境最好,质量最高,甚至绿化最优美的学校。
司徒雷登是真的将燕京大学当作了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会同每个新生握手,为大学青年教职人员充当证婚人,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证婚人就是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的学生中有国民党,有共产党,但是他从不介意他们的意识形态,毕竟这样一所讲究现代科学的大学,校长还是一位神职人员,本身就已经很不常见了。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司徒雷登数次设法营救被困学生,甚至帮助学生前往共产党的根据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司徒雷登被日军囚禁,直到1945年7月才获释。1946年是司徒雷登人生中最具争议的一年,这一年之前他绝对当得起一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但是这一年他在马歇尔的推荐下接受了美国驻华大使的任命,之后的几年司徒雷登深度参与了中国内战,并且扮演了一个十分不光彩的角色,这是司徒雷登本身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毕竟他终究是个保守的宗教界人士。
渡江战役后,司徒雷登没有离开南京,而是开始和我党接触。我们甚至允许他回燕京大学过生日,并且参加毕业典礼,然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却要求其立刻回国。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怀着无比悲凉的心情,登船返回了美国。
葬于杭州回到美国的司徒雷登亦是孑然一身,艾琳死在了中国,杰克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事业,玛丽和斯图尔早已去世。陪在司徒雷登身边的只有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傅泾波跟随司徒雷登多年,深知司徒雷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的佩服。
傅泾波的背景也还很特殊,他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满族人,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而刚刚回到美国的司徒雷登几乎没有什么财产,他的工资全部拿去支援燕京大学了,他的办学经费全都是靠募捐和政府资助,他自己几乎什么都没有,他在美国同样什么也没有。
傅泾波是因为司徒雷登的人格魅力而追随他的,事实上作为一个满族老北京,傅泾波压根就不差钱。他在美国购置了房产,让司徒雷登加入了他的家庭,他的儿子女儿叫司徒雷登爷爷,他的孙子管司徒雷登叫太爷爷。
司徒雷登人生中的最后十几年,就是在傅泾波一家的悉心照料中度过的,至少在这里他还能吃到喜欢的中餐。而他晚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你,莎拉,你做的饭很好吃。”莎拉就是傅泾波妻子的英文名,而当时的司徒雷登已经患上了失语症,但是他能说出这句话,毫不费力。
1962年,司徒雷登在纽约悄然去世,杰克没有来,而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傅泾波放在了他原来房间的案头。临走前司徒雷登交代了傅泾波两件事情,一件是将当初周恩来赠予他的明朝彩绘花瓶还给中国,第二件是不要把他葬在美国,而是葬在杭州,和艾琳葬在一起。
傅泾波就这样等了十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不久后傅泾波应周恩来邀请回到中国,住了近一年。但是司徒雷登的骨灰,直到2008年才被葬入杭州,当时傅泾波早已去世二十年。
参考资料:
《“滚蛋大使”司徒雷登 的人生结局》 风雨人生
《司徒雷登,这一刻你有没有后悔》 观察论坛
《生于杭州归于杭州的司徒雷登》 徐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