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数亿元?39元月饼被标价1元,商家却笑“疯”了!

睿昊谈科技 2024-08-25 20:00:40

临近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本是月饼商家的狂欢季,然而却有商家搞出了个“大乌龙”。

近日,一家名为嘉华食品的品牌,由于内部操作的失误,将旗下在天猫平台售卖的一款原价39.9元的月饼,标为了1元,最终被疯抢600万单,损失数亿元。

此前,诸如此类的乌龙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一次嘉华食品的“月饼误标价格”事件,却疑点重重。

不仅消费者不买账,就连许多商家都站出来称之为“套路”,称嘉华食品是故意让消费者为其“刷单”,炒作做广告等,直呼“算盘都蹦到脸上了”。

那么,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我们商家从中,又可以吸取到什么教训?

是误标价格还是套路?

8月21日,有网友在小红书上称,其8月21日凌晨拍下的嘉华食品的“云腿团圆大饼”,商家未经沟通,就擅自把发货时间延迟。

到晚上打开商品链接时,商家已经甩出了致歉信。

推迟发货也得到了其他网友的证实,不少消费者随后陆续发出了吐槽贴,此事也因此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针对此事,8月21日上午,嘉华食品紧急在该款商品的购买页面上附上了《致歉信》。

信中称,由于嘉华食品内部操作的失误,导致将团圆大饼错误地以到手价1元上架销售,短时间内售出了近600万枚。

并且该售价远远低于成本价,此举预计会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团队和公司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嘉华食品进一步致歉称,为了尽快纠正失误,其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并将尽快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您愿意主动退款,我们真的万分感激!”

如果按正常情况发展,一般到这一步,除了质疑想贪小便宜的“羊毛党”们,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表示理解,只要有妥善的售后方案,也不会过多指责商家。

但嘉华食品的这次的“大乌龙事件”,不少网友都表示疑点重重。

首先,最让人百思不解的就是,这已经不是该品牌第一次发生此类将商品标成1元秒杀价的事件了。

不少网友表示,这几乎是每年都要上演的大戏,并且次次都不了了之。

去年就有鲜花饼事件,其将销量“刷”到1亿后,直接光明正大拿出来做宣传。

今年更是把月饼销量“刷”到100万+,随后直接把有道歉信的链接下架了。

其次,嘉华食品并非一家小店铺,作为一家年入19亿的品牌,是否为“惯犯”且不谈,为何遇到此次突发事件,应对得如此差强人意?

在此次事件中,其不仅在卖出600万单后才发现失误,且还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处理方案。

其客服和工作人员的态度也惹人诟病,对此事只含糊其次称“本次事故为其首次发生,事情发生原因正在调查中。”

重重疑点下,不少网友甚至商家都表示这是嘉华食品的套路,纷纷表示“这是拿消费者当猴耍吗”“这是欺骗消费者帮商家刷销量”。

正是因此,即使随后嘉华食品给出处理方案,声称“绝非营销行为”,并会全额赔付并补偿5元现金红包,网友们还是不买账,直接反手一个投诉。

其他商家如何解决“乌龙事件”?

事情发展至今,嘉华食品是真的误标价格还是套路,仍还是个谜团。

但不少人也开始好奇,其他商家遇到不小心标错价格时是如何解决的?

去年九月,在国货品牌洁柔抖音官方直播间里,因员工操作失误,将原价56.9元1箱的纸巾,误设置为了10元6箱,一时引发了疯狂抢购,成交超4万单,损失达千万元。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满意度,基于大品牌的充足货源与运转资金,洁柔“豪横”地发出声明,表示“所有超低价订单,正常发货”。

即便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营销事件,但洁柔此后就再也没有在价格设置上失误过。

且其极快速的反应速度,以及“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积极态度,甚至还在消费者心中“上了波大分”,品牌形象反而得到了提高。

然而,大部分中小商家在误设低价被疯抢后,情况却不容乐观。

就在不久前,一家厨电店铺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将优惠条件设置失误,一夜之间,就被“羊毛党们”以低价下单四千多单,损失将近两个亿。

店铺保证金耗尽,消费者退款索赔不断,商家难以承担巨额损失,最终不得不闭店。

因一时疏忽,多年只能心血付诸东流。

可见,大部分商家在价格设置失误之后,因无力承担损失,或受重创,或直接闭店。只有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品牌,为了自身形象和客户满意度,才会顺水推舟做一波“粉丝福利”。

那么,针对这种现象,法律层面有没有什么规定呢?

写在最后

想必不少关注过此类事件的人会举手回答——“重大误解”。

的确,根据法律规定,几种情形下合同可撤销,其中之一是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受损方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同自始无效。

但重大误解的前提是商家真的存在价格设置错误,这也是此次嘉华食品乌龙事件的争议点所在。

对此,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宋主任表示,该事件中该商品销售了近600万份,这表示平台对此事管理上的应急反应速度是有问题的,理应由平台和商家之前双方签订约定协议进行解决。

此外,在这600万份销售额背后,有不能被忽视的广告效应,消费者不自觉地为该产品做了广告,而商家要求主动退款是缺乏正当的法律依据的。

可见,无论是商家有意让消费者刷单、打广告,还是真的错误设置,都反映出了目前电商平台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这种漏洞不仅影响着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对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电商平台应建立更加严格的价格审核机制和商品上架流程,并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当出现类似价格乌龙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和商家的合法权益。

此外,商家们也切勿存在侥幸心理,毕竟这种方法无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此次嘉华食品乌龙事件应成为一个警示。

各电商平台和商家都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自身在运营管理和商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只有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才能推动电商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电商未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