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书院是滕州历史上最早也是唯一一所传承有序的著名官办书院,它也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依然发挥着教育教学功能的“活书院”。性善书院历元明两朝,几兴几废,再废再建,始终弦歌不辍。清乾隆十年(1745年),滕县知县王志曾在滕县城内西南隅(今书院街一巷城郊粮所)重建了毁于清初大地震的性善书院,并改“性善书院”为“道一书院”。
“性善,道一,一也。”性善书院之后,道一相继,滕州书院也由此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近二百年间,道一书院“弦歌为盛”。
究其发展兴盛的历史原因,首先应该归功于其一以贯之的名师讲学、名家治校、兴教助学的优良办学传统。近二百余年间,“相国师”赵诚品、“翰林师”黄来麟、“诗人”齐振锡、教谕成兆丰等大儒掌教书院,知县吴华(进士)、张国泰(进士)、彭斗山(进士)、张秉锐(进士)、洪调笙(举人),教谕王宗汉(举人)、张莘田(解元)等一众官员主讲书院,名儒殷献昌(举人)、谢钦宝(举人)、李维文(贡生)、杨浩(贡生)、赵来麒(拔贡)等任教于书院“十数年”,纪淦(举人)、杨浩(优贡)等“崇奖风流,助修捐田”,他们老成宿望、学行兼优、造士育才、训诲不倦,使书院的教育与学术等各项事业兴盛昌明,极大地促进了滕州的人才培养与文化鼎盛。
在众多的书院名师中,有一位在道一书院主讲时间虽短,但却为滕州留下一段“三顾茅庐”杏坛佳话的书院先生,他就是“堂开道一”的王廷赞。
王廷赞,字子襄,一号若谷,又号思斋、榆园,晚年自号排云道人。王先生是泗水县城关榆园街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曾“旧籍三千,遗田八百”的诗书之家。根据《光绪壬辰科会试同年齿录》中的记载,其先祖曾为明代鲁王府教授。在王廷赞的孩童时期,其祖父王慎修就对他精心培养并寄予厚望,直至临终之际犹不忘叮嘱王廷赞的父亲:“吾家书香已中断,如赖祖宗之灵,死灰复燃,其在汝子(王廷赞)乎?!”王廷赞果然没有辜负祖父的厚望,他十六岁即“立志问学”。同治五年(1866年)应府试,同治八年(1869年)补为廪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名列拔贡榜首。光绪二年(1876年)乡试中第四名举人,并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高中进士。其曾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后升直隶州知州。在四川为官的十五年间,王廷赞秉公执正,政声卓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年辞官归乡,寓居在济宁,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逝,享年八十岁。关于王廷赞与滕县道一书院的历史交集,我们通过认真查询史料,终在其著作《排云诗集》中寻找到了一些有力的证据。在其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的诗作中,有这样一首诗:“百里滕阳币聘通,经师枉辱庐三顾,乐正终惭术四崇 。才望南乔歌秣马,旋听北向逐征鸿。劳劳坐席何曾暖,坛杏移栽蜀县红。”
下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到底讲了些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首联“百里滕阳币聘通,堂开道一待春风”。滕县在金代曾为滕阳县,“滕阳”在这里就是滕县(今滕州)。“币聘”,即“聘币”,指古时聘人所备的束帛等礼物。“堂开道一”指到道一书院讲学。“待春风”是形容滕人的殷勤期盼之情。这句的意思是:滕县的友人携带聘礼不远百里之遥来泗水聘任我去任教,道一书院的师生们都殷切期盼着我的到来。
其次,在颈联“经师枉辱庐三顾,乐正终惭术四崇”中,“经师”指王廷赞的自称。“枉辱”为自谦语。“庐三顾”这里借用三顾茅庐的典故,指代道一书院多次延请自己任教。同时根据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十三《王制第五》的解释,“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大乐正之官论造士之中最秀异者。崇,高也。高尚其术,以作教也。四术指《诗》《书》《礼》《乐》以造士。”全句的意思是:我辜负了滕县道一书院的友人们如“三顾茅庐”般的求贤若渴的邀请,其实我的才学是难以胜任的。
最后,在“才望南乔歌秣马,旋听北向逐征鸿。劳劳坐席何曾暖,坛杏移栽蜀县红”一节中,“南乔”是指能够像树木一样,从一颗树苗,经历风吹雨打之后,在春日暖阳的沐浴中成长起来。“秣马”指喂好马,准备战斗,这里指作者准备为培养人才贡献力量。征鸿即征雁,象征着出征。“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后多指教书授人的地方,“坛杏”即杏坛,用来比喻教育。这四句的大概意思是:在短暂的时间,我正准备致力于道一书院讲学工作,但却被迫中途放弃,去往四川任职了。
对于中途放弃的原因,王廷赞在诗的开头就交代了事情的本末:“徐亮甫、黄锡晋两先生邀主道一书院讲席,连年未果,今岁已三使聘,义难再却,既就,复试礼部获隽分蜀即用,愧辜盛意,吟以志谢。”关于徐亮甫、黄锡晋,我们没有查到具体信息,但考虑到滕县城内有“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旺族之说,想来此二位大概为徐、黄两大家族的成员,既可能是滕县乡贤才俊之辈,亦或是滕县道一书院的董事。徐、黄两位曾多次赴泗水力邀王廷赞来滕任教,不知什么原因,王先生一直没有答应。只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道一书院方面又一连三次敦请,王廷赞深感盛情难却,遂答应到校任教。但到校讲学没有多久,就逢大比之年,王廷赞于是赴京参加会试并考中进士,并被分派到四川去当知县。由是,他深感愧疚,遂写诗来表达谢意。
对于道一书院几次三番的延请其来滕任教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他的才学出众。王廷赞以“诗”“书”“文”三绝闻名于世,其诗“近体则律切精深,志和音雅;古风则大气磅礴,语硬盘空,雄浑而不缛纤,沉着而不窳腐,岿然杜、韩后出焉”;其书法正楷习欧体,端庄秀丽,并兼百家之长,故时人以“得其片纸双字宝重之若珠玉”;其文体裁广泛,如训诂、考据、医卜、星命、天文、地理等都有所涉猎,文章脍炙人口,传颂一时。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时任滕县知县秦应逵有关。秦应逵(1850-1915),字鸿轩,湖北孝感人,曾连中两元(解元、会元),并考中进士。其自幼秉性忠直,聪明好学,每次静读,必带笔而读。凡妙处、奇处、疑处、异处、感人处,必将看法和感受注在书楣、字缝、页边。他是清末名臣,也是著名藏书家与教育家。根据《续滕县志》的记载,光绪十七年(1891年),秦应逵出任滕县知县。另据《光绪壬辰科会试同年齿录》中的记载,王廷赞参加山东乡试的同考官就是秦应逵,秦为王的“受知师”,两人有名义上的师生之谊。王廷赞乡试能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自然少不了秦应逵的青睐与举荐。正所谓“惺惺惜惺惺”,后来作为知县的秦应逵在为道一书院聘请主讲的时候,当然会顺理成章的想到了王廷赞。
对于老师的知遇之恩,王廷赞也一定是十分感念于心,并一直伺机报答。恰巧的是,王廷赞到任道一书院没有多久,就赶上了秦母王老夫人的“贞寿”。关于贞寿,在清康熙九年即规定:“命妇女孀居,寿至百岁者,题明给予‘贞寿之门’匾额,建坊银三十两。”王老夫人年过百岁,恪守贞节且教子有方。怀着感激及对这位伟大母亲的满满敬意,王廷赞代表道一书院欣然写下名为《滕县道一书院寿秦母王太孺人贞寿》的贺寿诗。在贺诗中,王廷赞不吝溢美之词的赞扬道:“安贞应地吉无疆,苦节甘临萃一堂。古雪炼成松柏寿,慈晖荫到桂兰芳。筵开瑶圃仙披籍,诏建巴台国有光。孟母伯姬徽未泯,风声喜复树滕阳。”他把这位老寿星比作《列女传》中的“贤母”——孟母与伯姬,并由衷地赞叹老夫人的德寿“风声喜复树滕阳”。
即将到四川赴任的王廷赞曾经一度返回滕县与峄县(其也曾在峄县任教),与道一书院的友人及门生等把酒话别,在《再游滕峄,留别书院并及门诸友》一诗中,他再次表达了对道一书院的愧疚之情:“出山游宦去匆匆,愧谢徐黄币聘隆。”对于自己在滕县与峄县的讲学经历,时间虽短但却令其难忘,“坛荫虚留滕国杏,琴材重访峄阳桐”,让我们读出太多的不舍与眷恋。在送别的宴会上,友人们为他送上祝福,此时的他更是豪情满怀,“云兴岱岳浓含雨,浪破岷江快送风。到处情深樽酒别,西南天末望征鸿”。他依依惜别了道一书院,踏上了前往四川的征途。
王廷赞来了,又去了,道一书院却永远记住了他。
杨仲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滕州书院小学副校长。专注于书院文化的发掘,积极规划并筹建书院小学校史馆。
冯君斌,中共党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枣庄市政协文史馆特聘馆员,山东省钱币学会会员,滕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华夏文化促进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