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鸿朗说健康 2024-08-06 12:54:41

炎炎烈日,人们期望天快快凉下来。大暑之后盼立秋,只有立秋过后,天才会慢慢变得舒服,惬意。古代文人将立秋分为三候:候凉风,候白露,候蝉鸣。吴藕汀有诗:檐果栏花落叶惊,瑶池仙种正滋荣。立秋欲试鸣虫候,砚北先听蝈蝈声。

“秋”字在甲骨文里像一只“蟋蟀”,“蟋蟀”是秋季有代表性的昆虫,遍地都能看到。它很喜欢鸣叫,声音响亮。而它的叫声跟“秋”的音节很相似,因此古人辨别秋季的到来,有时就以蟋蟀的鸣叫声为准。昆虫成熟的时节,也是大自然收获的季节。各种庄稼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尔雅》:“秋为收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说文解字》对“秋”解释:“秋,禾谷熟也”。秋季确实是丰收的日子,田地里玉米、花生、水稻、小麦、地瓜、谷子、高粱、芝麻、红豆、绿豆,好一幅“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丽景象。再看山坡上,沙地里,湖泊中,百合、秋葵、菱角、莲藕、栗子、西红柿、胡萝卜、山楂、橘子、火龙果、番石榴、葡萄、红枣竞相争红斗艳,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真乃“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管子》也有“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之句。立秋之后,暑热寒凉交替,阴阳互转,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下沉而收敛,从繁茂趋向成熟。

《淮南子·说山训》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此叶是指梧桐叶。明人张岱在《夜航船》中认为此种说法源于古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是秋的报信者,南宋时“梧桐报秋”曾经是一种宫廷仪式。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宫中“以梧桐树植于殿下”,待到立秋交节之际,太史官穿着隆重的礼服,手持朝笏,高声奏报“秋来了”,“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诗经·豳风·七月》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之语。这里的“七月”指农历七月,尽管已到了立秋节气,但仍赤日炎炎,各地多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俗称“啃秋”,既为解暑,也为防病。清代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嘉录》记载,清代立秋前一个月,江苏苏州坊巷中已有小贩担卖西瓜,也有乡人以小船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到了立秋这天,人们把西瓜作为敬宗法祖的供品和亲邻之间馈赠的礼物,俗称“立秋西瓜”。民国《首都志》也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的记载。如今,立秋祭祀的习俗慢慢淡了,不过吃西瓜的惯例却保留下来。

早在周代,逢立秋这日,天子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来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二来品尝新秋收成的米谷,以示庆祝,足见古代先民对立秋之日的看重。

  诗人们也会在立秋这天,吟诗寄怀。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诗中有“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这是他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元稹;清代乔崇烈《立秋日枕上》说“新凉涤残暑,细雨作秋声”,写立秋之景,突出节候变凉。

  在古代的诗词中,节令之秋往往隐喻着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态。如晚唐诗人令狐楚的“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北宋诗人宋祁的“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骚首问长安”。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最有代表性。诗云:“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作者联系自己一生为官,现如今两鬓如雪,感慨系之,无限悲思。起句感叹人生世事如过往云烟,承句感怀镜中之我已老态龙钟,转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鬓上白发,结句惜时怜己,岁将暮矣,人将老至。

  就在众多诗人抒发光阴虚度感怀悲秋情结之时,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树一帜。他在《秋词二首》的一首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反往昔悲秋的文人时尚,表达了爱秋喜秋的新意境。尽管王维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尚秋情绪,但这还只是一种归隐意识,而此诗却独辟蹊径,气势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立秋后,会迎来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早在汉代就已定型了。千百年来,也让诗人们为此留下了许多名句佳作。印象较深的是白居易的《七夕》,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写七夕秋色,抒七夕情怀,立意卓然,言简意丰。

  立秋后,炎热的暑气还一时难消,常有“秋老虎”的余威发作,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俗语,但不管怎么热,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转凉,立秋后下一场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这便应了民间的一句歇后语:“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不过,这句歇后语,其内涵在不少的文字表述中又有了另一层面的外延。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