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上弹神曲——咏音乐古诗词赏析(八)

川雪诗逸人生 2024-10-28 10:20:36

多景楼上弹神曲

——咏音乐古诗词赏析(八)

王传学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生动地描绘了筝声的美妙,及诗人听到筝声的感慨: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绵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

李留后:指北宋将领李宪。留后,北宋置节度观察留后,为虚衔。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李留后家中听歌女弹筝,有感而作的诗。。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诗一开始,诗人就感叹道:已经二十年未听到悲凉的筝声,今天突然听到纤纤素手弹奏的美妙筝乐,感到分外惊喜。把诗人多年未听到筝声的悲凉处境表露了出来。

“绵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筝声婉转欢快如花间鸟语婉转,筝音低沉幽怨如冰下泉水凝滞。诗人用形象的描写和贴切的比喻,把筝乐的美妙和演技的高超描绘得生动传神。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写诗人对弹筝者高超演技的好奇。诗人常常以为这美妙的乐声已经绝迹,不料现在却又听到了,不由得打听弹筝者从小得到谁的传承。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

“樽前笑我闻弹罢,白发萧然涕泫然”,写诗人的自嘲。在酒宴中,白发苍苍的诗人被筝声触动,感慨万分,泪流满面。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深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敏感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润州甘露寺弹筝》,生动地描绘了筝声的音乐美与自然美: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金山名)

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郡守陈天麟于唐临江亭故址修建。

这是一首充满音乐美和自然美的诗,给人一种深沉、悠扬的感觉。

诗人在多景楼上听弹筝者弹奏神曲,筝音悲哀,情感深沉。江妃出听,雾雨愁人,白浪翻空,浮玉动摇,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取出自家的古筝,筝曲化作三峡孤猿的号哭,音乐与自然的景象相互交融,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悲凉与寂寥。

最后,诗人与弹筝者合奏芳春调,引得啄木鸟飞来霜树的顶端,构成一幅春天的画卷,给读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意境深远,音乐与自然的景象相互辉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起伏与变化。

再看苏轼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词: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著名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所作。据《墨庄漫录》载: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见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中有一女风韵娴雅,方鼓筝,二客竞目送之。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公因作此长短句戏之。

词人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好与音乐的动人。词把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

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词人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从结构上看,这一句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载,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

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

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山间水际。

“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菩萨蛮》,写一位弹筝歌女当筵演奏所表现的心中幽恨: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缘。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叙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

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片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片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