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云南男子将父勒死,抛尸到200米远的坟头,被捕后:我为他好

姑苏九歌 2024-10-15 10:41:40

2020年中秋,一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却被一桩惨案笼罩在阴霾之下。

云南南涧县无量山镇华山村,一具冰冷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坟头,离家仅200米。

死者李某贵,生前饱受病痛折磨,皮包骨头,形容枯槁。凶手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常正才,一个在村里以孝顺善良著称的贫困户。

常正才坦言,自己只是想让父亲解脱,可这一善意,却让他走上了弑父的不归路。

父子命运多舛

常正才和父亲李某贵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他们的家族史,充满了坎坷与不幸。

常正才的爷爷,曾经是当地有名的上门女婿。在那个年代,能够做上门女婿的男人并不多见,因为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原本的姓氏,成为妻子家族的一员。

常正才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特例,他在婚后生下了三个儿子,但这三个儿子都随了奶奶的姓氏。

三兄弟在爷爷的襄助下,在华山村的一座老房子里生活。

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爷爷去世,房子才成了三兄弟的共同财产。

常正才的父亲李某贵是老三,不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成为上门女婿,而是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

婚后,他育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常某斌,而常正才则排行老幺。

原本,这个四口之家应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不幸却接踵而至。

常正才年仅6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年仅32岁。

李某贵从此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生活变得格外艰辛。

随着时光流逝,常某斌长大成人,也到了适婚的年龄。

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选择了和爷爷一样的道路,成为了村里另一户人家的上门女婿。

从此,常正才和父亲李某贵相依为命,生活在那座古老的房子里。

常正才本就体弱多病,身高也只有1米6。小时候贫困的生活环境,加上母亲早逝,让他从小就营养不良。成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因此,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到了四十多岁,他仍是独身一人,成了村里公认的老光棍。

父子二人的生活,完全依赖政府和村里的帮扶。

2015年,他们被定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享受低保和医疗补助。

帮扶干部经常会来家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尽管生活艰难,常正才父子俩的为人处世却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他们为人谦逊有礼,对国家的帮扶政策心存感激。

面对贫病交加的生活,他们毫无怨言,反而更加勤劳。

在腿脚不便的情况下,常正才仍然会下地干农活,鸡鸭猪羊样样不落,为改善生活而努力。

常正才还是村里的志愿者,经常帮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大家都说,常家父子虽然穷,但为人实在,是难得的好人家。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对朴实善良的父子。

病痛折磨无尽期

对于常正才和他的父亲李某贵来说,贫穷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但真正让这对父子身心俱疲的,却是接踵而至的病痛。

2015年,常正才和父亲被纳入了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包括低保金和医疗补助。

但这些帮助,对于已经病入膏肓的李某贵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李某贵的胃病越来越严重,几乎无法进食。

一天天下来,他的身体迅速消瘦,皮包骨头,形容枯槁。

剧烈的胃痛如影随形,让他日夜难安,痛不欲生。

为了给父亲看病,常正才不得不四处借钱。

他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了医药费,把父亲送进了医院。

但昂贵的医疗费用,很快就耗尽了本就贫寒的家底。

更雪上加霜的是,李某贵的病情并没有丝毫好转。

从医院回来后,李某贵的状况更加危急。

他整日昏睡,就连喝水都困难。常正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日渐消瘦,无能为力。

绝望之下,常正才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开始在村里捡拾废品,用赚来的钱给父亲买酒。

他知道,酒精可以麻痹神经,暂时缓解父亲的病痛。

于是,一瓶瓶啤酒成了李某贵的"止痛药"。

借助酒精,他可以暂时忘却病痛的折磨,得到片刻的安宁。

常正才虽然心疼父亲,但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变成一个醉鬼。

渐渐地,酗酒成了李某贵生活的全部。他开始整日酩酊大醉,在村里醉态百出。

村民们虽然理解他的苦衷,但也不免指指点点。

而常正才,则不得不承受着世人异样的目光。

每到帮扶干部来访时,常正才总是尴尬而不失礼貌。

他向来以孝顺著称,此时却要为父亲的酗酒而找借口。

他说父亲是实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才会借酒消愁。

但内心深处,他比谁都清楚,父亲这条路走不长久。

病魔和酒瘾,在李某贵的身体里爆发,终于在2020年迎来了可怕的高潮。

这一年,李某贵的胃病愈发严重,整个人几乎瘦脱了相。

剧痛折磨得他嗷嗷直叫,整夜整夜地失眠。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愿去医院。

"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常正才听到父亲这样说。

但他怎么舍得?他开始变卖家里为数不多的值钱物什,希望能给父亲寻求更好的治疗。他甚至不惜远赴外地,搜寻偏方秘方,试图找到疗愈父亲的灵丹妙药。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李某贵已经病入膏肓,每况愈下。

酒精麻痹神经的效果越来越差,李某贵开始喝得更凶。

整日里,他醉醺醺地在村子里游荡,成了远近闻名的"醉汉"。

看着父亲生不如死的样子,常正才的内心几乎崩溃。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

望着父亲枯瘦如柴的身体,他甚至生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也许,让父亲解脱,才是最大的孝顺……

中秋夜里起风波

2020年中秋节前夕,华山村一如既往地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着团圆饭。

然而,对于常正才和父亲李某贵来说,这个中秋节注定不平凡。

就在中秋节前两天,一个蹒跚的身影出现在村口的豆腐摊前。那是李某贵,常正才的父亲。

他脸色蜡黄,身形佝偻,眼神涣散。村民们早已司空见惯,知道他又是来买酒的。

豆腐摊的老板娘看着李某贵,心中不免唏嘘。

她知道,李某贵的胃病已经到了晚期,整日靠酒精麻痹自己。

她劝他少喝点,好好养病,但李某贵只是摆摆手,嘴里嘟囔着什么。

就这样,李某贵买了两瓶最便宜的白酒,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这是村民们最后一次看到他还能走动的样子。

中秋节当天,华山村张灯结彩,一派祥和。

常正才一大早就出了门,似乎是有什么要紧事。

村民们并未在意,只当他是去城里买节日用品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惊悚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有人在村外的坟地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消息传开的时候,常正才恰好回到了家中。

村民们蜂拥而至,想要问个究竟。面对众人的询问,常正才显得异常平静。

他说,昨晚父亲喝醉了酒,不慎摔倒,当场就没了呼吸。

他一个人实在抬不动,就把父亲埋在了离家最近的坟地里,也算是入土为安。

常正才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胃病缠身的李某贵,竟然死于一场意外。

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质疑事情的真相。

毕竟,常正才和父亲的关系一向很好,怎么会如此草率地把父亲埋在野地里?

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在他们看来,李某贵的死亡,也许真的只是一场悲惨的意外。

毕竟,李某贵酗酒的毛病村里人尽皆知,喝醉了摔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唯一让人疑惑的,是常正才的反应。

面对父亲的离世,他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

他安排父亲的后事,就像在安排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这让一些村民觉得有些不对劲。

但真相尚未大白,普通村民也只是隐隐的不安。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常正才一向是个孝顺的儿子,不至于对父亲做出什么。

况且,眼下正是过节的时候,谁也不愿节外生枝。

于是乎,李某贵的离世,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起意外背后的种种疑点。

常正才则一反常态的沉默寡言,整日闷在家里,不再像从前那样勤快。

直到三天后,一切才开始浮出水面。

那天,县城里来了几位警察,径直找到了村支书家。

原来,有人向警方举报,称李某贵的死因可疑,极有可能是他杀。

警方调查后认为,此案疑点重重,决定展开深入调查。

消息传开的时候,常正才正在家里喝着闷酒。

听到警察上门,他脸色一变,仿佛预感到了什么。

但他还是强作镇定,接受了警方的问询。

在审讯中,常正才解释说,父亲确实是醉酒摔死的。

但面对警方的步步紧逼,他的解释显得漏洞百出。

警方发现,李某贵的尸体上有明显的勒痕,不像是醉酒摔倒导致的。

真相大白人震惊

在审讯室里,常正才显得异常平静。面对警察的盘问,他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他重复着之前的说辞,称父亲是醉酒摔倒身亡。

但警察显然并不相信他的说法。李某贵尸体上的勒痕,以及常正才前后矛盾的供词,让案情变得扑朔迷离。

警察决定对李某贵的死因展开更深入的调查。

尸检结果出来后,真相完全浮出了水面。

尸检显示,李某贵的致命伤,是颈部和胸腹部的多处勒痕和瘀伤。

这些伤痕的力度之大,绝非醉酒摔倒能造成的。

更重要的是,李某贵的胃里几乎没有酒精残留。

这意味着,他死前并没有大量饮酒。

原来,就在中秋节前夜,久病成疾的李某贵再次向儿子提出了安乐死的请求。

他实在无法忍受病痛的折磨,希望儿子能帮他解脱。

常正才起初百般劝说,但最终还是心软了。

就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常正才亲手结束了父亲的生命。

他用一条麻绳勒住了父亲的脖子,直到父亲停止了呼吸。

事后,他把父亲的尸体埋在了村外的坟地里,谎称父亲是醉酒摔死的。

案情至此,终于真相大白。

常正才因犯有故意杀人罪,被警方正式逮捕。

消息传开后,整个华山村一片哗然。

没人想到,那个孝顺的儿子,竟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在村民们的议论中,常正才的形象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说他是个不孝子,为了摆脱负担,竟然狠心杀害亲父。

但也有人认为,常正才是在尽最后的孝道,免去父亲的病痛折磨。

对于常正才的做法,法律有明确的定论,那就是犯罪。

但在道德层面,人们却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毕竟,在一个贫病交加的绝境中,一个人到底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常正才的悲剧,再次将安乐死这一敏感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人们开始反思,像常正才这样的贫困家庭,究竟该如何面对病痛和死亡?

当亲情和法律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抉择?

这些问题,显然没有标准答案。常正才的案件,注定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个曾经温馨的小院,如今也只剩下了冷清与萧索。

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曾经,常正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孝顺父亲,给父亲一个安稳的晚年。

但他没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履行最后的孝道。

悲剧已然发生,一切都无法挽回。常正才将用自己的余生,来赎罪和忏悔。

他的故事,也将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课题,供人们反思和警醒。

在一个贫富分化加剧的时代,像常正才这样的悲剧,还会上演多少?

面对疾病和死亡,穷人究竟还有多少尊严可言?

这些问题,恐怕还要等待更多人的觉醒与行动。

而对于常正才,他的人生也许就是一个缩影。

在那个小小的院落里,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正在上演着最后的乐章……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