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跨界出演电影《功守道》
2017年10月28日那天,马云在微博上发布的电影海报上,他身着一袭中国传统武术服装,背景模糊地勾勒出淡淡的太极图案,颇具中国传统哲学的意味。海报的设计简洁而深邃,只有冷静的黑白色调和马云那认真的表情,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重量。微博文字“那一夜,那一梦”,似乎在暗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和广泛的讨论。粉丝和媒体纷纷转发评论,对这位企业巨头转身成为电影演员的消息感到惊讶与兴奋。不少网友表示,他们迫不及待想看到马云如何在大银幕上展现太极拳,而这种跨界尝试也让人们对电影《功守道》的内容和质量充满了期待。
而电影的另一位核心人物,文章,此时正在紧张地进行剧本的最后润色。作为导演,文章面临的压力不小,毕竟他不仅要确保电影的艺术性,还要满足马云对电影质量的高要求。而李连杰作为监制,更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人物。
编剧选拔与导演的确定
电影《功守道》的筹备过程充满了波折和反复。最初,李连杰为了找到合适的剧本,邀请了十位编剧,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创作者。然而,这些编剧创作的剧本并未达到马云的期望。马云一再强调,他希望电影中的动作设计能具备真实感,不能流于形式。
由于首批剧本未通过,李连杰继续寻找新的编剧,又找来了十位业内经验丰富的编剧,希望他们能够提出新颖的构思。然而,经过几轮剧本修改,马云依旧不满意。他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设计,而是希望整个故事和动作情节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深刻的文化和哲理的传递感。
在多次的尝试后,李连杰意识到或许可以让文章试一试。文章虽然导演经验尚浅,但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对武术也有一定理解。于是,李连杰决定暂时不透露文章的身份,让他用匿名的方式提交一份剧本。文章经过几天的集中构思,将太极精神融入到剧本中,用一种含蓄而有力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韵味。
当马云审阅文章提交的剧本时,对其中的结构和人物设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被其中传达的武术精神打动,特别是剧本中对太极哲学的表达方式,既符合马云的期待,也能为电影带来深层次的吸引力。李连杰适时透露了作者身份,原来这个让马云满意的剧本正是文章所写。
演员的选择与拍摄
在《功守道》的演员选择上,制作团队主要考虑了动作演员的加入。影片涉及大量复杂的武打场面,因此,具有丰富武术经验的演员显然更符合需求。选角的过程中,团队还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发掘新面孔,于是很多第一次担当主角的动作演员被选中。
为了确保动作场景的质量,电影邀请了功夫电影界的传奇人物洪金宝和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李连杰和这两位搭档有着三十多年的合作经历,他们的加入为电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洪金宝和袁和平对于武术设计有着深厚的理解,注重每一拳每一脚的细节与力度。
洪金宝在拍摄期间,虽然刚刚做完手术,但仍坚持坐着轮椅到现场。他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所有剧组成员。拍摄的那几天,洪金宝在片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连续工作三天,亲自指导每一个动作细节,确保影片的武打设计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在关键场景中,他甚至亲自出演,力求每一个镜头都不留遗憾。
电影上映后,有关片酬的争议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很多观众和媒体纷纷猜测,邀请洪金宝、甄子丹等知名武打明星出演这部电影是否投入了巨资。对此,洪金宝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表示:“我承认马云很有钱,但他的财富和我们并没有关系。”他进一步解释道,参与这部电影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友情,和金钱无关。他指出,并不是因为马云的面子,而是因为这次邀请来自李连杰,才让他们甘愿为影片倾情付出。甄子丹、吴京等演员在片中也都是友情出演,片酬问题并未成为他们考虑的因素。
马云和吴京的“棍”上交锋
拍摄《功守道》期间,有一场关键的打斗戏份,是由马云和吴京共同演绎的。剧情要求两人手持长棍对战,动作紧凑且激烈。在设计好的场景中,马云逐渐占据上风,以展示角色的太极功夫深厚。在镜头前,马云和吴京来回对打,棍影飞舞。
然而,在实际拍摄时发生了意外。在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击打动作时,马云的棍子未能及时收住,结结实实地击中了吴京的头部。现场突然安静下来,所有工作人员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集中在两位主演身上。马云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立刻停下来,连忙向吴京道歉。吴京虽然被打得不轻,但他当即挥了挥手,表示没有问题,并笑着对马云说道:“马师傅,你这可是实打啊,那我也不客气了!”
李连杰作为影片的制片人,同时也负责整体拍摄的进度和演员安全。他看到这个情况,立刻走上前来调解,严肃地说道:“不行,不行。只许他打你,不许你打他。”毕竟马云并非专业武打演员,在体力和动作敏捷性上无法与吴京这样的功夫明星相提并论。
李连杰的这句话却让吴京忍不住反应了一下。作为一名职业武打演员,吴京对动作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无论是击打力度还是表情动作,他都习惯了严格的实战训练方式。对于他来说,演员之间的互相对打是为了追求真实效果,而并非只是一方单方面“受打”。
在接下来的拍摄过程中,为了确保演员们的安全,武术指导团队对动作细节进行了一些调整,确保双方在交锋时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意外。
上映与观众反响
2022年,再回头看《功守道》,许多人对这部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电影感慨万千。当年电影上线时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粉丝和媒体争相讨论,甚至在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大家对马云、李连杰等人带来的这部电影充满了兴趣。然而,五年过去了,这部作品似乎早已被遗忘,很少再有人提起它,也几乎不再有讨论。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页面也如同被尘封一般,很少有新的评论或互动,让人不禁感慨这部影片似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
《功守道》在刚上映时,制作团队表示希望通过电影向全球观众展示太极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武学的精神。影片中的一些打斗场景确实经过精心设计,其中不少动作桥段被观众认为是对经典动作电影的致敬。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的初衷和这些精心的制作细节似乎逐渐被遗忘,成了一个短暂的记忆。
然而,《功守道》的影响力并不止于这部电影。实际上,这部电影的背后还包含了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功守道”这一新型武术竞技赛事。电影上映四天后,2017年11月15日,李连杰和马云便宣布启动“功守道”赛事,意图将太极文化推广到竞技舞台上。尽管李连杰和马云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赛事的市场反响并不理想,观众对于这种新型竞技形式的兴趣并不如预期般高涨。
到了2022年,再回头审视功守道赛事的发展情况,人们发现,这个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赛事初期的热潮很快平息,主办方在之后的几年中几乎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赛事推广,也未能成功吸引到足够的参与者和观众。
李连杰和马云曾期望功守道能够成为一个具有长期影响力的品牌,甚至有能力改变武术竞技的格局。然而,五年后的今天,这一项目几乎没有留下实际影响,公众对它的关注早已转移。尽管功守道的出发点和意义依旧值得肯定,但现实情况表明,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竞技并非易事。五年前的努力如今看来只是昙花一现,功守道赛事和电影《功守道》一样,已经成为了短暂记忆中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1]黄毅,肖文霞,魏俊威.论“功守道”发展的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222-223
洪胖子装啥呢?当时咋不敢瞎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