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 !分享不一样的视角和不一样的体验。
网闻,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带母上学”,开学两个月,在厕所自缢身亡结束了30岁美好人生的悲惨事件,让人扼腕痛惜!
悲剧中,最刺心的莫过于她残忍的自杀方式:用两根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结束生命。
专业人士分析,这种自杀方式过程长,痛苦程度大,只要她有一丝求生念头,稍微站起来就不会窒息而亡。
年轻、漂亮、有才,数载寒窗苦即将熬出头,是什么让她痛下决心,做出如此惊人的举措,决绝了自己的生命?
我梳理了事件的始末,这篇文章主要从杨元元悲惨人生中,探索不可忽视的心理健康和关系型疗愈。
先来看杨元元的家庭成长环境
1979年,杨元元出生在湖北宜昌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她7岁时,无情的病魔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望瑞玲羸弱的肩膀上。
元元不仅要照顾弟弟,还要帮母亲分担家务,她变得比同龄孩子更加成熟、懂事。
为了供儿女们上学,杨母当过车工、当过保安,一家三口相依为命,依靠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
家境贫寒却不失上进心,元元和弟弟的学习成绩一路飙升,姐弟俩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元元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失去了父爱,生活过早给了她苦和难,她自卑又自信,幼小的心灵多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悲伤。而杨母失去精神支柱后,逐渐把女儿当成了她依赖的对象。
其次看杨元元求学路上的艰难
元元考入了令人羡慕的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然而,家庭的经济现状无法支持高昂的学费,她只能办理助学贷款。
她经常勤工俭学,打零工挣钱支撑学费和日常花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攒下来的钱都给了母亲和弟弟。
期间,元元始终没有停止考研的脚步,大四那年,收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然而,面对3万元高昂的学费,她挥泪、咬牙放弃了读研的机会。
因为未能还清学校的助学贷款,她的毕业证被扣留在了学校。
本科“毕业后”,她曾试图通过做销售、办杂志等多种方式找到就业途径,但最终皆未能如愿,没有毕业证成了“硬伤”,给就业路上添了不少梗阻。
看到往日的同窗好友大都找到了风光的工作,她不甘心,不服输,更不愿向命运低头。
性格要强的她渴望在自己身上验证知识能改变命运不争的事实,曾相继4次考研失败,但她愈挫愈勇,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一边准备再次考研。
她给自己许下了承诺,如果再考研成功,就一定去读。
后来,她攒够钱还清了助学贷款的3970元的同时,终于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
然而,当大家认为元元前途即将一片光明之际,悲剧发生了。
再次看杨元元求学、就业中母亲的过度干预直至悲剧发生
第一干预
1998年,元元考入了武汉大学经济学系。然而,这所大学并非她心中理想的大学,她想通过学习法学来实现人生价值。
因为杨母劝说,学经济学与商业打交道,将来可赚大钱。心底善良的她,想到母亲几十年为了她和弟弟日夜操劳,心软了,违心上了武汉大学,遂了母亲心愿。
第二次干预
元元读大三时,望瑞玲所在的工厂职工宿舍将搬迁至外地,需要职工承担一部分租金。
因为她手头没有多余的钱交给工厂,于是产生了和女儿同住的念头。这样房租、水、电费都不用交。
宿舍里突如其来的“妈妈”,搅黄了年轻人的生活,室友们自然不愿意“买单”,开始对元元指指点点。
更让元元没面子的是,母亲频繁进出宿舍楼,每天摆地摊赚钱十几块的事,同学们在她背后议论纷纷,说她“带母上学”、说她家境不好等特别伤人的话。
而杨母沉浸在摆摊中,全然不顾及她的感受。元元把贫穷和无奈揉碎了吞咽在肚子里。
此时的元元像另类似的,同学们都躲着她,之前最要好的朋友也开始疏远她。
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元元不仅要在学业上拼搏,还要在生活中照顾母亲,性格越来越内向、腼腆,少了之前的温柔和开朗。
第三次干预
“毕业后”,元元就业中屡屡受挫,好不容易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北枝江县的公务员。
未曾想到,杨母竟然上前阻拦:“我一辈子都不想再回去(老家),元元好不容易才考到武汉,我不回去。”考虑到母亲的情绪,元元忍痛割爱,放弃了任职公务员的机会。
第四次干预
后来,西北大学邀请元元当助教,她备好行囊出发时,杨母担心女儿被骗,再次阻拦,无论如何都不让她出门。面对抛来的橄榄枝,元元放手了,她与就业的好机会再次失之交臂。
第五次干预
2009年,杨元元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专业的研究生,母亲再次跟随她前往上海,强挤在1.2米的单人床上。为此,室友向学校提出退出宿舍的申请。
期间,学校为元元提供勤工俭学,并多次找她和母亲谈话,建议杨母到校外租房住。
一边是校方的规章制度,一边是执拗的母亲,孝道不能没有,校规不能违反,学业要有成就,生活还要继续。她垂死挣扎在残酷的现实中。
悲剧发生:
在多次劝阻无果后,校方采取行动,禁止杨母继续入住宿舍。元元在与母亲寻找租房期间,预订了两天廉价宾馆,一天的价格是130元。杨母得知后,称自己找到了50元一晚的住处,离开了宾馆。
当天晚上,元元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发呆,一夜未眠。
两天后,母女搬来铺盖住进了新租的空房,晚上,元元蜷缩在地板的角落冷得直打哆嗦。
因为空房太冷,次日,她回到宿舍,试图找到新的方案。
然而,现实一边是校方规章制度,一边是执拗要跟着她的母亲。孝道不能没有,校规不能违反,学业要有成就,生活还要继续,备受煎熬的元元内心早已不堪一击。
就在当天晚上,她心灰意冷,在水龙头上系了一条毛巾,将毛巾一端套在脖子上,极度痛苦中,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在生前留下了一封遗书: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那么多知识,也没见有什么改变。
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
“摊上这样的母亲,就是一条毒蛇永远缠着你,可惜了高材生。”
“这丫头活得太憋屈,简直失去自我了,难怪选择这条路,生活没有盼头,活着太累。”
“在身心健康面前,任何感情都可以放弃,要用身心健康去维护的感情不值得珍惜。真心对你好的且理性的人绝对会尊重你的选择,当然未成年例外,人是单独且完美的个体不可复制应有自主性。”
小时候,母亲是元元的倚靠;长大后,母亲的过度干预犹如一座大山,内心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可是,有人面对困难却能积极生活,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而她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脱不堪重负的痛苦。
如果再给自己一点希望,再坚强一点,度过了眼前生活给予的层岚叠嶂,也许翻过这座山,眼前就是一片海阔天空。
最后,说忽视的心理健康和关系型疗愈。
心理学所言:“人类诸多悲剧的产生,源于对一段关系寄望过深。”
悲剧中,母亲与元元相互依靠,彼此对关系过分给予厚望和期盼。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被高度关注。
这种对关系给予厚望的现象或许是一种情感错位,母亲依赖孩子来获取本该由伴侣提供的情感支持,甚至在某些时候将孩子视为自己的伴侣,这种关系充满混杂的被遗弃感。
是一种变向的对外在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控制,母亲的过度干预和依靠使元元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权和自主性。
资深心理治疗师皮特.沃克的不少来访者有着与元元相似的经历,他们在接受治疗时,父母仅仅通过每周一个电话就能实现这种控制。
走出这种创伤的有效方法是切断与父母的联系。
皮特.沃克通过深入探索童年创伤,许多来访者终于摆脱了父母的过度控制,平生第一次实现了心理自由。而这种自我抚育能力的提升,往往和大幅减少或完全断绝与父母的关系有关。
结束语:
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社会保障、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思考。也给所有父母敲响了警钟:没有人甘愿被脐带拴一辈子,千万别向孩子释放“毒素”,“窒息的爱”会让整个家庭支离破碎。
若文章对你有收获,点个关注吧,一起成长,一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