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天花板《蝶恋花》,你最爱哪首?

霜月照孤舟 2024-12-15 15:53:17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又为“鹊踏枝、黄金缕”。历代词人借用以抒写爱恨情愁,像苏轼、晏殊等大词人都填过这个词牌,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为此,精心筛选5首经典的《蝶恋花》,在优美的词中,一起欣赏蝶恋花之美吧!

01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生命中,有过三个女人。

他虽曾为第一任妻子王弗写下千古传唱的《江城子·悼亡妻》,但他心里最爱的,却是自己的妾室,王朝云。

遇到苏轼那一年,王朝云只有12岁,是教坊里的歌女。

苏轼被她的歌喉吸引,便将她带在了身边。

我们已经无从考究,已经37岁的苏轼,初遇朝云时,是否对她有男女之情,还是出于怜悯惜才。

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王朝云仰慕苏轼的才情,苏轼亦欣赏朝云的聪颖。

有一回,苏轼从外面回来,拍着肚子问家中的婢女,自己的肚子里装着什么。

只有朝云,说苏轼的肚子里,装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说进了苏轼的心坎里。

两个人的感情也在这样的互相理解中,一点点加深。朝云终于成了苏轼的妾室。

苏轼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被贬到海南那一次,一向乐观豁达的苏轼也有点笑不出来了。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于是遣散家人,让他们各谋生路。

朝云却不肯走,非要追随苏轼一起。

最终,苏轼在广东惠州安顿下来。

有一天,朝云唱起了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苏轼的众多词作中,朝云最喜欢的,便是这一阙蝶恋花。

然而,这一次,王朝云唱到一半,却潸然泪下。

面对苏轼的询问,朝云说,“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苏轼是化用屈原的《离骚》中“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

这句话,是屈原的自我解嘲:“天涯哪里没有香草呢,又何必非得怀念故国呢?”从屈原的遭遇来说,他这话显然用了反语,不是豁达,而是无奈和痛苦。

苏轼化用这句诗,其中的感情,便不再你我读来的豁达。其中深藏的落寞和无奈,只有朝云懂。

朝云离世之后,苏轼再不听这首《蝶恋花》,以此来寄托对朝云的哀思。

王朝云过世之后,葬在惠州西湖。

苏轼为了纪念朝云,专门在那里建了一个六如亭,并亲笔写下一副对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疯暮雨倍思卿。”

这副对联,写出了朝云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她是他唯一的知己。

即使那位一直致力于捞哥哥,为了更好的捞哥哥,发愤图强官至宰相的苏辙,在这方面,也没办法跟朝云比。

王朝云,是走进苏轼思想深处的女人,是他的红颜知己。

红颜易得,知己难求。

02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背景: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当作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之后,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因怀念意中人而作此词。

赏析:

这首词因景思人,全篇充满着词人因身世飘零而生的落寞情怀和对情人无怨无悔的思恋,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上片写词人登楼所见。第一句直述,主人公在高楼之上倚栏远望,清风细细,无边的芳草直至天际,让他不由立生愁绪。为什么呢?春草萋萋,自己游心已倦,心爱的女子却远隔万里。夕阳残照,烟光烂漫,孤单落寞之感萦绕在主人公心头。然而他知道,此时此刻,是没有人明白他的心意的。正是由于孤单落寞无人可诉,对远人的思念才显得更加强烈。这里为下文埋下伏笔。

下片叙述自己如何情深。一个“拟”字,引出主人公想把满腹疏狂化为一场淋漓酣醉、狂歌痛饮而强颜欢笑。“还无味”则暗寓这样的消沉亦不能使自己摆脱愁绪,足见愁绪之深沉。直到这里,前面蓄积的感情终于轰然迸发,词人在最后喊出了自己爱情的宣言:衣带渐宽又有何悔,那个美丽的女子哟,就是值得人为她憔悴啊!

这首词幽婉而又活泼灵动,后两句更是成为后世情人们互诉思念之情的绝唱。“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王国维对这首词的评价绝非妄言。

03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传)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描述了一位闺中思妇极其苦闷哀伤的情思。

上阕起句连用三个“深”字,道出女子身居深闺的状况,隐含了巨大的孤独寂寞:其实不是庭院深,而是无人看顾、无人交流的处境深。转而写烟柳如幕,本是美景,然而在女子看来,那低垂的柳条也来欺负人,故意形成帘幕,将其与外界隔绝。这时她想到那薄情郎,在外四处游玩,可能去了烟花柳巷也未可知。然后下意识地望向妓女们所在的街道,但是什么都看不见。这一系列内心描写含蓄而又贴切自然,手法高妙。

下阕继续写景,三月里的风雨本不那么狂烈,然而在这心境之下,却也变成了摧折人的狂风大雨。已近黄昏,将重门掩去,试图留住这一片天地里的春意,只是徒劳。末句写女子的情绪累积到顶点,终于忍不住哭泣,甚至边哭边向花儿诉说心意。可怜无人可以对语,但是那花又怎么懂得人言?最终花儿还是纷纷散落,兀自飘飞。一种难以言说的惆怅、落寞,溢满纸间。全词少堆砌,全是自然之语,然而写景抒情,都浑然天成,自成名篇。

【作者】

欧阳修(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众多有名的文学家都曾受他奖掖。曾参与修撰《新唐书》《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传世,今存词200余首。

04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的人生无疑是让人羡慕的人生,他似乎什么美名都获得了,政治的、文学的,两者兼得。这样成功的人生,投射在词作中,就显得大气磅礴、雍容华贵。他特别不喜欢小儿子晏几道词中情情爱爱的小家子气,而他写的词早已超越了情爱,达到了一种人生的高度与广度。

【赏析】

整首词意境高远,引发读者进行更多的人生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儿女情长,具备了李后主词中那种“大境界”,从而让读者产生深深共鸣。

05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近现代·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生活于1877年—1927年,享年50岁,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初名国桢。浙江海宁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留学日本。病归,任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执事,又任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堂,授学部总务司行走。入民国,受聘为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一度为清废帝溥仪召为南书房行走。民国十六年(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天,长期奔走在外的王国维回到家乡海宁。他的夫人莫氏原就体弱多病,久别重逢,见她益显憔悴,不禁万分感伤。这首词,可能就是此时而作。

我早已历尽天涯离别的痛苦,想不到重回故地时,却看到百花如此零落的情景。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

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别后的相思。可是,一点点新的欢愉,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12-15 18:18

    前四首各有千秋,最后一首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