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大理古城了,云南建水这8个地方,也会让人流连忘返。

傲芙看旅游文化 2024-10-28 06:26:32

文章:转身山水

1、建水古城

在云南的红河之畔,有一座古城,它就像一位“岁月静好”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历史的宝藏。这就是建水,一座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颜值在线”的古城。它就像一部“活”的历史书,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木雕窗、每一座飞檐翘角,都在“诉说”往昔的辉煌。

走进建水,就像“穿越”到那个“车马邮都慢”的年代。古城的街道虽然不宽,但足以让你“屏蔽喧嚣”,找到一片宁静。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光亮”,每一步仿佛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街道两旁的古建筑,以“淡定”的姿态,迎接着每个“好奇宝宝”。

建水的古建筑,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它们或许没有北方宫殿的“霸气”,也没有江南园林的“精致”,但它们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无论是庙宇、书院还是民居,都透露出“质朴”和“大气”。它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遮风挡雨”,更是为了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在建水,时间似乎“慢了下来”。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慢生活”带来的宁静与和谐。午后的阳光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门前,闲聊“家长里短”,孩子们在巷弄间“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悦耳”。这里的生活,不急不躁,就像古城的节奏,“悠然自得”。

不得不提建水的“美食”。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尤其是烤豆腐,外皮烤得“金黄酥脆”,内里却依旧“嫩滑”,配上特制的蘸水,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夜幕降临,古城呈现出“另一种风情”。灯火阑珊中,古建筑的轮廓被柔和的灯光勾勒,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河边的垂柳轻拂水面,倒映里灯火和古建筑的身影,宁静而美好。此时的建水,就像一位“沉睡的美人”,静谧而迷人。

建水古城,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它用它的历史、文化、生活、美食,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去感受,去体验,去珍惜。这,就是建水古城的“魅力”所在。

2、朝阳楼

朝阳楼,这个滇南的“守护者”,比北京的天安门还早了28年,自明洪武二十二年就站在建水古城的东端,历经60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旧“坚如磐石”,守护着这座城。

楼里面,明代的大钟的沉重钟声,“回荡”着历史的“回响”。四十八根巨木柱子,用“螃蟹支撑”的结构,给朝阳楼“坚不可摧”的力量,抵御无数次地震的“挑衅”。木雕屏门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春夏之交,紫燕在檐下“打卡”筑巢,它们的“呢喃”和钟声“交织”,给古城楼带来“生机勃勃”。楼顶的“雄镇东南”巨匾,是清代云南四大榜书中的“独苗”,每个字近两米,笔力“遒劲”,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站在朝阳楼上,建水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蜿蜒的街道,熙攘的市场,都是生活的“缩影”,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朝阳楼不仅是东大门,更是文化交流的“舞台”,中原文化与滇南本土文化在这“碰撞”,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3、朱家花园

在建水古城,朱家花园是那颗最闪亮的“珍珠”,被誉为“滇南大观园”,这个清代的“豪宅”,不仅是建水的“骄傲”,更是历史的“缩影”。

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时期,朱氏家族兄弟及其后辈“组队”打造,历时近三十年,于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它是云南最大的私家园林之一,这规模,简直就是“高大上”。

庄园的建筑布局遵循“纵四横三”的格局,体现了建水传统民居的“风格”,以精美的建筑、合理的布局和独特的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充满绿意和泉水的庭院,以及一个拥有果树、竹林和亭台楼阁的花园,“颜值爆表”。

踏入朱家花园,就像打开一扇通往旧时的门。庄园的大门是一座装饰精美的垂花门楼,顶部覆盖着瓦片,三层檐枋上雕刻着象征吉祥的图案,如“鱼跃龙门”和“四喜临门”,展示庄园的优雅与庄重,真是“独具匠心”。

在朱家花园内,到处都有“诗和远方”。书法和绘画作品装饰着每个角落,无论是窗框、墙壁还是门扇,都透露出文化的气息。一道透空的花墙拱门上刻有“循规蹈矩”和“谨言慎行”的警句,提醒着人们要遵守规则和谨慎行事,真是“硬核”。

尽管朱家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但朱家花园依然屹立在建水古城之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一份宁静,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体会到文化的深度。朱家花园,这座清代的豪宅,成为了建水人心中永恒的文化遗产,这魅力,简直是“无法抗拒”。

4、建水文庙

在建水古城的青石小巷深处,隐藏着一个静谧而庄严的圣地——建水文庙,它是儒家文化在滇南大地上的传承与象征。

这座文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旧保持最初的庄重与神秘。作为云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之一,它的设计仿照山东曲阜孔庙的风格,六进空间的布局,每一进都透露着儒家文化的严谨与深邃。

走进文庙,仿佛打开一扇“穿越门”,回到“书声琅琅”的年代。这里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庙宇的飞檐翘角,像古代文人的笔锋,凌厉而不失优雅。每一块石碑、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都在“传递”着儒家文化的精髓与智慧。

建水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场所,更是建水文化繁荣与昌盛的“打卡地”。在这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被一代代传承,影响无数建水的学子。它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建水人民追求知识与文明的道路。

5、双龙桥

在建水古城的西边,泸江河和塌冲河蜿蜒交汇处,横卧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双龙桥。这座桥始建于乾隆年,道光年间又续建,形成现在的十七孔桥,因横跨的两条河像“双龙”蜿蜒,因此而得名。

双龙桥是一座典型的廊桥建筑,全长148米,由6根大木柱和约500块平整的石块构成,设计上“脑洞大开”,有效地分散了桥梁的承重,保证其稳固性。桥面铺设木板,两侧以石条为栏,上方覆盖瓦顶,形成一条“空中长廊”。

桥上的三座飞檐式阁楼,尤其是居中的一座,宏伟壮观,内部装饰精美的木雕和漏窗屏门,刻有“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统故事和各种花卉、鸟兽,可谓“视觉盛宴”。

在晴朗的日子里,双龙桥的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美如画”,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其著作中将双龙桥列为中国最著名的古桥之一,重要性可见一斑。双龙桥,横跨在两河之上,古色古香,远看似楼船排开,近观如长虹卧波,是建水乃至云南的一道亮丽风景。

6、团山民居

在云南建水县,团山民居就像一颗被岁月精心“打磨”的宝石,藏在滇南的山水之间,这里是张氏家族自明代以来的“聚居地”,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这个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团山,古名“突舍尔”,意思是“藏金埋银之地”喻意富饶之地,村落坐落在山间,背靠青山,远望广阔的西庄坝子,泸江河的水光和现代的铁路、公路在这里“混搭”,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风光”。

在团山逛一逛,就像走进“历史剧”的拍摄现场。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老故事”,每块石头仿佛都在“讲述”过去的辉煌。建筑上的木雕、石雕、砖雕,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故事,都“栩栩如生”,展现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团山,这个“云南的楼兰古城”,不仅是个古村落,更是个“活生生”的文化遗产。这里的居民,依然过着“传统生活”,他们的笑容和热情,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暖如春”。

7、大板井

在建水古城,有一口古井,它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当地文化的“打卡地”,它就是大板井。这口井建于明洪武初年,已经600多岁了,是建水乃至云南的“网红”古井之一。

大板井的井栏由六块石板拼成,井口直径超过三米,规模大,让人“惊呆了”。井水清澈透亮,四季不干,水质纯净、甘甜,被当地人誉为“水味之美,贯甲全滇”。井水冬暖夏凉,是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水源,也是制作建水特色小吃——烤豆腐的“秘方”。

大板井,是建水人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每天,当地人都会来这里取水,这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井边挂着水桶,供大家共同使用,不少游客也来体验,拎起水桶,尝试着打水。古井见证了建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古城儒家文化兴盛的印记。

8、佛映莲花岛

在云南建水,有一个地方被誉为“小加州”,它就是佛映莲花岛。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休闲胜地,依托建水独有的五色土山,被巧夺天工地打造成一幅别样的风景画。

这里的沙滩细腻柔软,赤脚走在上面,感受沙粒与肌肤之间的亲密接触,让人仿佛置身遥远的海滨之畔,简直是“沙滩控”的福音。仙人掌以独特的姿态伫立在岛上,它们或挺拔或弯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为这座小岛增添野性的自然之美,这就是一幅“荒漠风情画”。

人工湖是岛上的点睛之笔,湖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宁静和愉悦。这里有西域丹霞地貌的神秘旷远,也有热带海岛的浪漫。在这里,无论是在沙滩上晒太阳,还是在湖边散步,或是在仙人掌丛中探险,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好啦,就到这里,欢迎来评论区讨论,留下您的精彩点评![比心][送自己一朵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