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打算从蒙古买煤矿却要求不从中国过境

青山依旧情不移 2025-01-18 12:45:24

近日,据印度官员透露,印度与蒙古国在矿产合作领域达成一项初步协议,着重规划了煤炭与铜矿的供应路线。然而,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尽管借道中国过境更为便捷,印度却毅然倾向于选择俄罗斯。这一舍近求远的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在 2024 年粗钢产量飙升至 1240 万吨,仅次于中国的 7.84 亿吨。随着国际市场对钢铁需求的持续攀升,以及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其钢铁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印度对煤炭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据此前 NAA 报告预测,2024 年印度煤炭需求量将高达 13 亿吨,这一数字不仅超过欧盟与美国煤炭消费总和,更是中国的 2.5 倍有余,增幅超过 5%。

虽然印度本土也蕴藏着煤矿,主要分布在中央邦、贾坎德邦、恰蒂斯加尔邦等地,2024 年煤炭产量达到 10.84 亿吨,但供需缺口依然巨大。印度工商部数据显示,2024 年 1 - 9 月,印度煤炭进口量累计达 1.94 亿吨,较上一年同期增长 8%。此外,印度国内煤炭品位较低,炼钢所需的焦煤尤为匮乏。据悉,印度每年炼焦煤消耗量约 7000 万吨,其中 85%依赖进口。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印度主要的焦煤供应方,然而近年来,印度钢铁公司却饱受澳煤供应不稳定之苦。

反观蒙古国,堪称煤炭资源大国,境内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高达 326 亿吨,焦煤资源尤为丰富,且矿产分布集中,开采成本低廉。例如,位于蒙古国南部南戈壁省、距中国边境仅 250 公里的塔本陶勒盖煤矿,便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焦煤矿,资源储藏面积近 400 平方公里。不仅如此,蒙古国的铜矿资源同样十分可观。据 SML 数据,该国已探明铜矿储量超 6600 万吨,拥有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额尔登特铜钼矿等多个世界级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印度与蒙古国在矿产资源上优势互补,双方达成合作并不意外,而运输问题则成为关键所在。

蒙古国地缘格局相对封闭,仅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邻国,且地处内陆,并无出海口。这就决定了蒙古国若要与外界开展贸易往来,必须借道中国或俄罗斯。长期以来,中国承担了这一过境角色,并为便利蒙古国贸易进出口,专门修建了铁路专线,从蒙古国边境口岸经二连浩特,借助中国境内发达的铁路网络,从天津港出海,全程仅约 1000 公里。

然而,印度明知借道中国更为便捷,却执意选择借助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向东从海参崴出海,再南下走海运。这一路线长达 4000 多公里,不仅耗时久、运输成本高,还需应对西伯利亚恶劣气候以及俄罗斯铁路设施老旧等不稳定因素。在旁人看来,印度舍弃中国这一现成的便捷路线,无疑是多此一举。那么,印度为何不愿过境中国呢?

一直以来,印度将中国视作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加之两国边境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致使印度在涉及与中国相关的贸易合作及地缘关系等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谨慎。对于印度而言,煤炭是其当前工业发展与电力供应的重要能源支撑。印度方面认为,若能源运输通道过境中国,便如同将自身能源命脉置于中国掌控之下。但这种想法,实在是多虑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只要印度从蒙古国进口煤炭等矿产遵循合法合规原则,按正常程序流程并按时缴纳过境费,中国不仅不会加以阻拦,反而会提供优质服务。如此一来,对中国、印度、蒙古国三方而言,实则是共赢之举。

不过,也有人推测印度或许另有图谋。要知道,印度若想提升工业实力,将“印度制造”推向全球,所需的不仅仅是煤炭、铜、铁等传统战略资源,石墨、锂、稀土等关键矿产更是重中之重。印度工商部数据显示,2023 年,印度从国际市场进口近十种关键矿产,进口额高达 110 亿美元,且每年还以超过 10%的速度增长,足见印度急于跻身“世界工厂”行列的迫切心情。

而蒙古国境内恰好拥有丰富的铀、稀土等资源,尤其是稀土。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蒙古国今年稀土储量高达 3100 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五分之一,仅次于中国。几年前,澳大利亚亚帕拉贝伦资源公司经长期勘测发现,在蒙古国南戈壁省,距中国边境仅 140 公里处的霍特戈尔,存在一座超大型未开采稀土矿,预计品位超 0.4%的矿石储量高达 2.75 亿吨。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竞争的日益激烈,蒙古国在国际资源版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美国就曾盯上蒙古国稀土资源,并与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意图建立空中直航运输通道。如今,印度也与蒙古国在地质和勘探领域签署初步协议,尽管目前主要目标聚焦于焦煤和铜矿,但对印度而言,只要能绕开中国建立新的运输路线,未来与蒙古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领域展开合作便更具可行性。

至于蒙古国,若能借助印度拓展国际销售市场,尤其是打开西方市场,将是其“第三邻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但问题在于,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发展难以绕开中俄。去年,蒙古国加速推进与美国开通直航专线,却仍需过境中国领空,航线审批依旧要获得中国许可。同样,即便印度获得俄罗斯批准,能够借助远东铁路和港口运输货物,但货物运转周期的延长、运输成本的增加,都可能削弱印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其难以获得预期经济效益。况且,印度也深知蒙古国对中俄的依赖,以及中俄蒙长期在东北亚地区构建的地缘平衡关系并非轻易能够打破。如此看来,印度此番冒大风险舍近求远,是否值得,着实需要慎重权衡。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