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世人给孔子这位儒家开宗立派的先师加以多种头衔,如:文圣,至圣先师等。
在人们眼中,孔子是满腹经纶者,说出的每句话都蕴含着极深的哲理。
但让人们没想到的是,孔子曾对学生破口大骂,更离奇的是,这句斥骂还流传千年,如今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口头禅。
那么,孔子究竟说了哪句话能如此风靡呢?
周游列国孔子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按现在的位置来说,他是山东省曲阜市人。
孔子的人生是极为不幸的,三岁时,他的父亲就撒手人寰,他跟着母亲长大,家里穷的叮当响,身边的亲戚和朋友都看不起他,但孔子却并不以为然。
他少时开始学习礼制,对很多学说都极感兴趣,成年后,凭借才华,他在鲁国做了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官,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即便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他仍干出了一番成就。
孔子很好学,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还向名人请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老子。
孔子向多位名人请教,也衍生成了一个成语——圣人无常师。
直到现在,很多承担教育职责的部门仍秉承着这个思想教育学生,毕竟,用一个老师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未免太过于死板,而且有极强的局限性。
但如果用一群老师教育学生,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孔子50岁时,学问已经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他在鲁国也做到了大司寇的职位,这相当于鲁国的宰相。
但因为孔子的政治理念与鲁国统治者及世家们不符,所以他们千方百计的打压孔子。
对于鲁国君臣,孔子非常失望,于是他带领门下的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四处周游。
孔子是天下闻名的人物,经过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都会以礼相待,但也有暗藏祸心者想要将其杀害。
这时,孔子手下学生们的用处就凸显出来了,他们不仅是为了学而跟随老师,更是为了保护老师的人身安全。
这里着重要提到的是,孔子可是标准山东大汉,他手下的学生也个个身强体壮,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只是一群文弱书生而已。
开骂的圣人孔子在魏国,陈国都遭遇过不少危机,但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孔子认为,经历了生生死死后,自己和学生们会更加坚定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决心。
孔子教授学生的地点不限,周游列国时,他数次在荒郊野外开课。众人悉盘腿而坐,孔子则侃侃而谈。
孔子手下有个学生名叫宰予,是孔子手下优秀的学生之一,但在孔子门下,宰予非常“离经叛道”,他经常提出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想法。
他的独立思考性太强,经常质疑孔子,孔子讲仁爱时,宰予反问道:如果一个人学透了仁爱,在路边看到一人掉入井中,这个仁爱的人并不会水,那么他是跳还是不跳呢?
此话将孔子都给问住了,这还不算完呢,宰予又问道,如果去救了,那仁爱者也会丧命。如果不救,仁爱者就会违背原则,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最终,孔子摇头叹气。
古代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是儿女应尽的义务,但宰予却质疑道:守孝三年会大大影响国家发展的进程,而且三年的时间未免太多,我建议,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可以将守孝三年改为一年。
孔子非常震惊,这与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背道而驰。他问道:父母才去世一年,你就忍心吃肉喝酒,穿着名贵的衣服享乐吗?
宰予没有意识到老师已经生气了,他理直气壮的答道:我当然心安!孔子大怒,将宰予赶到一边去,随即对学生们狠狠批评了宰予这种行为
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宰予是少数敢向老师提出质疑的人,这也是他性格最为鲜明的地方。
宰予有次在课堂上呼呼大睡,孔子非常失望,他将宰予喊醒,愤怒的说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现在的人看来,这句话是文绉绉的,但在古代,这已经是一句骂人的脏话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腐朽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雕刻的,粪土垒的墙压根就不用粉刷。
背后的深意就是,和宰予这样的人没什么好说的,他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
说狠话归狠话,但孔子并没有放弃对宰予的教育,他一直秉承有教无类的思想,对每个学生循循善导。
后来,宰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他在老师活着时一直没能成为让老师最骄傲的学生。
孔子死后,宰予的才能被进一步挖掘,在学术和仕途上取得了非凡成就。
事实上,宰予独立思考的品质正是当代学生所需要的,在某些教条式教育中,很多学生只会拿一种想法来思考问题,并不敢和老师“绕弯子”。
更有甚者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书上说的都是对的,这样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只有放开思维,敢于质疑权威,才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千年“大骂”孔子骂宰予的话被一代代人传承了下来,尤其是老师,对于那些不好好学习,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们都会无奈的说:朽木不可雕也!
但和孔子一样,老师们说归说,教育归教育,毕竟,在老师的眼里,学生都是孩子,既然是孩子,那势必会犯错。
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此,只要能改错,学生仍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宰予和老师起过多次冲突,按照古代的封建观念来说,老师随时都有权利将他驱逐出师门。
可孔子对宰予却是诲人不倦,他嘴上说的话够狠,但实际行动却够柔。
是他将宰予培养成了大才,使宰予最终成为了齐国大夫。
后来因为复杂的政治因素,宰予被杀,斯人虽已逝,但他被后世人列入孔门十哲之一。
在孔庙里,人们能看到宰予的画像,他将与老师孔子一同千古留名。
——THE END——
参考资料:潇湘晨报——让孔子头痛的“坏学生”典型,何以跻身“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