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九十八讲
第二册 宋朝、金朝书法批评
第二章 "探析苏轼与黄庭坚:文人书法中的艺术意蕴与美学追求"
第六节 黄庭坚的“韵”论
一、黄庭坚以“韵”论书
“韵”起初指的是音乐节奏的和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韵,和也。”黄庭坚以“韵”论书,为“韵”赋予了新的内涵。“韵”不仅涵盖了他对书法美的认知,还是他衡量书法价值的标准。
黄庭坚在评价王洗的书画藏品时曾言:昔日在都城,驸马都尉王晋卿时常送来书画让我题品,我总是将其贬低得一文不值。王晋卿认为我太过了。我说:“书画以韵为主。您囊中的藏品无不是以千金购得,所欠缺的正是韵啊。”收藏书画之人看到我这番话,三十年后应当会对书画多些认识。黄庭坚多次阐述这一标准。当然,这个故事并未告知我们“韵”的具体所指,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韵”乃是决定书画作品有无价值的关键。
黄庭坚将“韵”与“工”视作相对应的范畴。他表示:书家谈论徐会稽的笔法,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依我来看,此言不虚。像季海的笔,若能稍让韵更胜一筹,那便能与稚恭并驾齐驱、一争高下。季海的长处正在于用笔劲正且心圆。若论工而不论韵,那么王著要优于季海,季海不逊于子敬。若论韵胜,那么右军、大令之门谁会不心悦诚服?
前朝翰林侍书王著,笔法圆劲,如今所藏的《乐毅论》《周兴嗣〈千字文〉》皆是王著的书法墨迹,他的长处不逊于季海,所缺的只是韵罢了。
黄庭坚指出徐浩书法虽具“力度”与“气势”,然而“韵”略有不足。王著书法笔法圆劲,其所补智永《千字文》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黄庭坚觉得王著所下功夫甚至高于徐浩。但他们二人皆缺“韵”,因而难以与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魏晋书法相提并论。
此议题不禁令人联想到南朝时期“天然”“工夫”相对的理论模式,还有唐朝张怀瑾区分优劣时的“风神骨气”“妍美功用”之论。黄庭坚的议题依旧是个历史问题,只是把“天然”“风神骨气”换成了“韵”这一新概念。这为我们理解其“韵”的含义提供了极佳线索。
黄庭坚于上述言论中认定真正“韵胜”的典范为“二王”父子的书法,所谓“右军、大令之门,谁不服膺”?不仅如此,王羲之、王献之在黄庭坚心中乃是书法的标准。在《跋法帖》中,他还称:“余尝论近世三家书云:王著如小僧缚律,李建中如讲僧参禅,杨凝式如散僧入圣。当以右军父子书为标准,观予此言,乃知远近。”自南朝以来,人们借助王羲之的作品来探寻书法的内涵,这个认识过程逐步推进,反过来也加深了对王羲之等名家作品美感属性的了解。
书法的历史在发展,唐朝书法在“骨力”“神气”方面超越了魏晋。如此一来,便出现一个问题,倘若依旧从“骨力”“神气”等方面去对比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法和以颜真卿等为代表的唐朝书法的优劣,结果会是颜真卿等书法家高于王羲之。这原本无可非议,毕竟后来者在某些方面超越前人乃历史的必然。但关键在于,宋朝以前的理论体系因自身存在缺陷,掩盖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法的真正价值。
在黄庭坚之前,苏轼提出的“萧散简远”“远韵”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予以新解,进而让晋、唐书法各自的特性得到恰当界定,这一难题得以化解。
黄庭坚所提出的“韵”继承了苏轼的理念,且相较苏轼更为具体、缜密,还进一步推广了“韵”论,使其成为阐释文人意韵的核心范畴。黄庭坚论“韵”以“二王”父子为准则,既针对其作品的形式美,也关联到作者的风度胸怀。就“二王”作品的形式特点而言,其笔力的浑厚、筋骨的强健、字势的跳荡无法与张旭、颜真卿等书家相较,之所以能受后世敬仰,在于其变幻无常的节奏,以及于万千变化中保有始终如一的优雅韵致。由其作品联想到他们高逸出尘、不拘常规的处世姿态,又仿若与作品的精神融为一体,彰显出黄庭坚论书兼论作者为人的基本意趣。此乃黄庭坚品鉴“二王”书法之“韵”的核心,是理论史上对王羲之所代表的魏晋书法意义的全新认知。
孙过庭曾以“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来描绘王羲之书法的境界,亦是此意,只是未形成概念。“韵”字本义为音节的和谐,引申为风度洒脱、不拘一格,这恰是“神”所无法涵盖的美感。“神”的品格更契合唐朝书家,而“韵”则更契合魏晋时期的书风。这应当是后来“晋尚韵”之说的源头。
黄庭坚论“韵”虽以“二王”书法为标准,但这一审美范畴绝非只为“二王”书法做注解。他企图借助“韵”重新阐释魏晋以来书法的意义,同时表明自己对于书法内涵的理解。
故而,黄庭坚的“韵”说具备更宽广的历史视野与文化价值内涵。以下这些材料能够协助我们逐步深入到黄庭坚有关“韵”的论述。《题摹燕郭尚父图》云:凡书画当观韵。往昔李伯时为我创作李广夺胡儿马,挟儿南驰,取胡儿弓拉满以瞄准追骑。观察箭锋所指,发射出去,人马皆应弦而动。伯时笑道:“让凡俗之人来创作,定会是中箭追骑的情景。”我由此深刻领悟画格。这与文章是同一关键,但难得有人能出神入化地领会。
(此讲内容共计:2003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