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六日,锦衣卫校尉袁彬返回京师,带来了震动皇朝的消息 – 明军在土木堡大败,三大营的精锐近乎全军覆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也成了瓦剌的俘虏。
由于京师人心震动,国更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宫中的孙太后首先想到的最佳人选不是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也不是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而是英宗的叔叔襄王朱瞻墡。
因为此时朱见深才3岁,朱祁钰虽然已成年但毫无政治经验。值此风雨飘摇之际,孙太后不觉得他们有“扶大厦于将倾”的能力。而相对于他们,朱瞻墡至少在声誉、威望上要好上很多。
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不果召。
《明史·卷一百十九》
朱瞻墡不仅出身更好,明宣宗的胞弟(嫡三子),他还有段特殊经历。明仁宗驾崩时,皇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诚孝昭皇后张氏为防不测,命朱瞻墡在北京秘密监国(这也是明朝首次由藩王监国)。
也就是说朱瞻墡被赋予了承继皇统的资格,当朱瞻基无法返回京师,他将“替补”登基称帝。虽然拥有了合法资格,但朱瞻墡也明白机会渺茫。因此监国期间,朱瞻墡故意不涉朝政,也不表现出任何非分之想。既没得罪哥哥朱瞻基,也为了自己赢得了“庄警有令誉”的贤王美誉。
不过种种迹象又表明朱瞻墡对皇位的态度并不是看上去那么无动于衷。
宣宗驾崩时,由于皇太后的迟疑(宣宗驾崩后七天才发布遗诏),宫中就盛传张氏想将皇位传给亲子朱瞻墡。此后朱瞻墡不仅不避讳,还与京师、宫中保持着频繁联系,搞得忌惮的朝廷在正统三年将他敲打了一番。
注:正统三年襄王府仪卫正金聚密告朝廷,称襄王有不臣之心(万寿节那天占卜得“天数玄玄,妙不可言”)。朝廷立即派出大批锦衣卫前往襄藩搜查,后在张太皇太后的干预下才不了了之。
所以收到太后宣召金符的朱瞻墡心里不能说不欢喜,毕竟皇位已近在咫尺,但他却不敢马上答应。
首先,能不能守住京师他完全没底。万一守不住和自己侄子一样成了俘虏,不但这辈子完了,亡国之君的骂名也背定了。其次就算是守住了,也会非常尴尬。
此时英宗有三个儿子(朱见深、朱见潾和朱见湜)和一个弟弟在世,按照《皇明祖训》规定的皇位继承原则,朱瞻墡排在他们四人之后(张太皇太后的嫡次子朱瞻墉已在正统四年病故)。
朱瞻墡如果强行登位,名不正言不顺,搞不好会有人举兵讨伐他这个“贼子”。如果先监国再挟功谋位,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乱臣贼子”了。虽然有朱棣这个榜样,但也不是谁都能下这个决心的。
如果只是监国,就对朱瞻墡意义不大了。不但压力大、责任大、好处少,朱见深亲政后能不能容他也很值得怀疑。“周公”不是那么好当的,还不如继续做他的逍遥王爷。
由于这些顾虑朱瞻墡选择以退为进,他决定先婉拒孙太后的宣召。为此他上书朝廷提了三个建议,立朱见深为皇帝、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招募智勇之人救驾(英宗)。
首先,可以观望朝廷的态度。毕竟太后只是宣召他入朝,没有直接说让他入京干嘛。因此先用最安全的说法,直接点明皇位承继的问题。然后再依据太后和朝廷的态度,决定自己的后续行动。
其次,朱瞻墡这么做也暗藏了一个小心机。如果朝廷能保住京师,日后朱见深不说感激他当年的拥立之功,至少也不会整治他。如果朝廷保不住京师,如同北宋一样被瓦剌一锅端了。那么他朱瞻墡就可以去南京,依祖制名正言顺的登基承接皇统了。
瞻墡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书至,景帝立数日矣。
《明史·卷一百十九》
真实的历史远比朱瞻墡想象的复杂,在他还在琢磨朝堂反应和后续应对时,原本不起眼的朱祁钰已被朝臣们拥立为新帝了。如果朱瞻墡没有先上这道奏疏,而是直接去了京师。虽然被直接处死可能性不大,但是让他返回藩国的可能性也不会大。
而且这道奏疏也让他直接跳出了至高权力斗争的旋涡。毕竟朱瞻墡是站在祖制和至高大义的角度说的,其他三方虽然各怀心思,但是也都不能说他什么,更别说在此事上揪他的辫子了。
这到底是谨慎带来的运气,还是朱瞻墡拥有诸葛之能,朋友们就各抒己见吧。
此后朝廷在景泰帝朱祁钰的带领下守住了京师,太上皇英宗也结束“北狩”返回大明。本应让自己日表现得没有存在感的朱瞻墡,却干了件大事儿 – 教训对他颇为忌惮的景泰帝朱祁钰。
英宗返京后,景泰帝对他的态度很差。不仅将他软禁在南宫、限制朝臣探望,也恶性降低英宗和他后妃的衣食供给,搞得英宗皇后钱氏一度做起女红补贴用度。朱瞻墡知此消息后上书景泰帝,要求他善待太上皇。
英宗还京师,居南内。(朱瞻墡)又上书景帝宜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无忘恭顺。
《明史·卷一百十九》
由于相关史料的匮乏,朱瞻墡为何这么做,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笔者猜测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景泰帝的做法有些犯了众怒。当时很多朝臣都上过类似内容的奏疏,包括拥立朱祁钰的王文等重臣。所以朱瞻墡提出同样的要求,只是从众并不突兀。
其次,作为宣宗一系在世宗亲中地位最高的长辈,朱瞻墡也有责任站出来指正晚辈的问题,这也符合他一贯的贤王人设。
再者,这么做可以示好英宗和皇太子朱见深。日后朱见深登基,有此伏笔不说嘉奖,起码也不会给他小鞋穿了。可以说这是投机,也可以认为朱瞻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最后,“授人以柄”有时候也是向人示弱的方法。如果景泰帝在朱瞻墡身上什么辫子都抓不住,相信他不会变得更信任这个“贤王”。在一个占理、从众且并不重要的事情上留下“把柄”,就算景泰帝要抓,应该也不会揪得太紧。
作为旁证,除这件事之外,景泰一朝朱瞻墡不仅不参和朝堂事务,触皇帝和朝臣的霉头(如景泰帝易储、太子朱见济薨逝),还处处示弱。
以自己身有风疾、命定不长(实际活到73岁)为由,请求朝廷同意自己开修墓园。在营建过程中,凡会涉嫌违规的行为(如出城探查墓园进度)都会提前请示朝廷。日常朱瞻墡也高调的“寄情”琴棋书画,多次上奏朝廷请求赐书,景泰帝自然也很欣慰自己叔叔有此雅兴 ……
不过朱瞻墡如此小心,也只能保证自己不主动走进旋涡,他挡不住从天而来的“锅”。
景泰八年,为了让“夺门”之名更顺,也是为了打击自己的政敌。石亨、徐有贞等人诬告于谦和王文在景泰帝重病期间“欲谋立外藩”,这个外藩说得就是贤王朱瞻墡。
虽然没有实据,但数次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让英宗非常怀疑朱瞻墡。而让皇帝怀疑,别说杀头,灭门都不“冤”。
但是气运站在了朱瞻墡这一边,之前上奏朝廷的两道奏疏或者说“后手”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英宗还未决定怎么整治朱瞻墡时,他自己看到那两道奏疏。这不但消弭了自己的疑心,也解脱了朱瞻墡。此后英宗不但两次宣朱瞻墡入朝觐见、把酒言欢,对他也一直礼遇有加。
不论是智慧还是运气,多次陷入朝堂至高权力斗争中的,并且拥有皇权最为“反感”的贤王美誉的朱瞻墡,终其一生未受什么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