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几天前,公号刊出文章《活得有滋有味》,
介绍了34年前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作品集。
文章发表以后,有读者建议,选择此书中的好作品,
刊登出来,供大家阅读参考。
这是一个好建议。
今后,老詹将陆续在《旧作新读》栏目中,刊载一些当年的作品。
今天是第一篇。
改革,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写作背景:副总编点将,逼上梁山,逼出个"本报观察家"。
我是1982年2月初到《经济日报》报到的。
"文革"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77级,报社一共分来7人。
7人中,我年龄最大。时年三十有二,不但成家,且已为父。爱人孩子,远在四川。
我成了单身汉。
每天下班之后,并不回家。吃完晚饭,留在报社,埋头读书。日积月累,天天多出四个小时,获益匪浅。
工作安排,先是在总编室上夜班,校对稿子,熟悉情况。未久,调到新筹建的"思想教育部",主办《年轻人》专版。接着,"思教部"改名"国内政治部",充实若干年轻人。我因年龄较大,"比较成熟"而被提拔为"负责人"。接着,又因老同志调任而"主持工作",成了"最年轻"的部主任。
工作比较顺利,甚至相当顺利。
然而,业务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忙碌碌,没有定向,没有也从来未认真思考过,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1987年5月,时代给了我一个机会。
当其时也,中国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成就举世公认,但改革的艰巨性也已初露端倪。农村改革在连续几个"一号文件"后,似乎已没有多少新招,而城市改革又碰到了大中企业总是搞而不活这个难题。
中央要求新闻单位加强对改革成就及改革必要性的宣传,要求有声有色,造成气势。
社领导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决定搞几个漂亮的专版,轰轰烈烈,干它一场!
专版第一块,在头版隆重推出。除精彩的照片及形象的图表外,还得写一篇有分量的赞扬改革的文章——以"本报观察家"名义,排老五号字,加框刊登!
担子很重,谁都清楚。
谁来承担此重任?大家面面相觑,面带微笑,却无人说话。
"小詹来写吧。"主持会议的副总编罗开富直接点将,"小詹平时爱动脑筋,文笔也不错,别推辞了,就你干!"
大家皆曰可以,于是散会。
散会之后,我有些激动。既然大家看得起我,我想,决不能给报社丢脸!
于是,查报纸,找资料,马不停蹄。
于是,苦思索,细琢磨,夜不能寐。
大约一周时间,写出了这篇本报观察家。除对改革给人们带来的"有目共睹"的变化大加称颂外,文章从8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改革8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深层发生的"看不见变化"。
初稿交上去,总编辑老范很满意,一字未改,吩咐总编室,一版头条,隆重推出!
文章发表以后,引起较大反响。因为这是全国性报纸首次对改革的深层变化作出条理性归纳。有同事自广东来,说一些单位曾将报纸复印,交职工学习,还有的学校,将此文作为改革教材,给学生参考。
自那以后,我对有关改革的"宏观述评"发生兴趣,写作时常有一种登高鸟瞰、纵横驰骋的快感。
改革,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本报观察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
八年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工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希望的田野上一张张舒展的笑脸,菜篮子里日益多起来的菜蔬肉食,陆续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彩电、冰箱、收录机……这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与此同时,在经济运行机制的若干环节,在社会深层,一些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然而也是更加深刻的变化,正悄悄发生。
一是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搞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经济模式,国家曾试图用包罗万象的计划总揽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并依靠行政命令加以实施。实践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在改革大潮中,农村冲在前头,率先突破,改变了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种粮种棉都要靠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做法,还农民以耕作稼穑的自主权,全面实行联产承包,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城市改革,紧跟而上,迅速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化。计划,已不再是行政命令的代名词。价值规律,市场调节,这两个过去被我们漠视和冷落已久的"闲人",开始登堂入室,叱咤风云。
二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轻重比例的战略性调整,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是八年改革的又一显著变化。以此为契机,农业劳动者向非农业领域转移步伐的加快,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部门的超前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潜力的发挥,中西部资源的有步骤开发,正构成一幅我国产业结构穿插组合,布局日趋合理、均衡的宏伟蓝图。
三是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宏观经济的调整,牵动了微观经济的变化,突出表现,即是在所有制结构上改变了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的单一模式,在全民所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和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外商独资经济、股份经济……异彩纷呈,各显神通。
四是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随着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过渡,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呆板、机械的经营方式正为多样、灵活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同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商业企业有颇具特色的"改、转、租、售",国营工业企业有不拘一格的多种承包:两保一挂,减亏包干,超基数分成……石油、煤炭、石化、冶金、有色、铁道、邮电、民航,八大行业,更有威武雄壮的全行业投入产出包干。
五是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变化。八年改革,启动了由于种种原因而关闭已久的国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郑重宣告:对外开放,将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率先敞开大门,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相继开放,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后来居上,从南到北,绵延数千里,形成弧形开放前沿地带,中国的封闭经济,正走向开放型经济。
六是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拥有上百万企业的大国,国家要组织好经济建设,不可能直接面对众多的企业,客观上需要发挥中间层次管理经济的职能。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的是部门和地区,结果往往是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矛盾扯皮,屡屡发生。八年改革,使我们把目光投向城市,全国正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产品、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各种横向经济网络,城市的财权和经济管理权限逐步扩大,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大大加强。
七是企业地位发生了变化。企业,过去不过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执行者,它的任务只有一条: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各项指标,既无自主权,更谈不到活力。改革八年,是企业逐步扩大自主权、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八年,是企业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学习游泳,成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八年。企业正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增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开始"活"了。
八是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存在决定意识。回顾八年变化,我们惊异地发现,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人,其变化尤为深刻。当初,刚刚摆脱"文革"梦魇的人们,余悸未消,战战兢兢;现在,无论是皤然老翁还是黑发少年,改革开放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信息观念,市场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潜移默化,日益深入人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改革的第八个年头,多少人在思索、在总结,透过大量的数据和方块字,人们看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勾勒出轮廓。改革,刚刚起步,变化,初露端倪。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奋进不息,更深刻、更巨大的变化,还在后头!
(刊载于《经济日报》1987年6月6日一版头条)
编后小议:
认真重读上面这篇文章,不由感慨万端!
说实话,这样的文章,如今的我,是写不出来的。
一是没有那份激情。
二是没有那个精力。
真没料到!1987年,老詹刚分到经济日报5年,也就三十多岁一年轻人,
一篇如此重量级的“本报观察家”,任务竟然落到我的头上!
而且,就我一人,没成立什么“写作小组”。
可见,老范等报社领导当时是何等放手。
亦可见,老詹当时已经有点小小的底气。
否则,这样一篇重头文章,弄得不好,非但作者出丑,
经济日报这样一家中央大报,面子上也是说不过去的!
忆往昔,真是非常怀念八十年代那些激情满怀的日子!
倘若人生可以重来,老詹真希望回到那个难忘的年代!
亦因此,8年前,我曾撰写两篇回忆文章,
恩师老范
我的激情燃烧的岁月(点击可读)
那真是一个让人回想起来就热血沸腾的日子哪!
我们敬爱的总编辑范敬宜。